深圳都市圈的建设,外界高度关注。 1月22日,国务院批复同意《东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 批复中提到,构建支撑新发展格局的国土空间体系,增强东莞城市综合实力,积极共建粤港澳大湾区,联动深圳、惠州共建深圳都市圈,主动融入广州都市圈,促进形成主体功能明显、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 东莞毗邻深圳这座“工业第一城”,刚刚过去的2024年,深圳工业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预计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5万亿元,全部工业增加值突破1.2万亿元,有望连续3年保持全国城市“双第一”。 东莞除了承接深圳外溢产业外,如今,东莞在科技创新方面与深圳合作密切,深莞两地正在上演产业深度融合的“双城记”。 《规划》中提出,加快构建区域协调、城乡融合的城镇体系,提升中心城区和片区中心服务能级,深化松山湖、滨海湾等片区与深圳融合发展,推动水乡新城与广州东部地区协同联动。 《规划》中还提到,完善城市功能结构和空间布局,协调产业布局、综合交通、设施配置和土地使用,优先保障电子信息等先进制造业和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的空间需求,为推动存量产业用地提质增效、优化布局提供土地政策保障。 就在本月,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先进阿秒激光设施在广东东莞正式开工建设(密集建设运营,大湾区又一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开工);在东莞,世界第四台、中国第一台脉冲型散裂中子源——中国散裂中子源正在紧张进行二期工程建设…… 这些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将与深圳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串联成珠,为突破重大科技前沿问题和产出重大成果奠定坚实基础。 在大湾区协同发展方面,《规划》中提到,加强粤港澳大湾区港口群协调联动,完善多向联通、多式联运的对外对内通道,建设安全便捷、绿色低碳的城市综合交通体系。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城市间合作不断加强,此次《东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出台,为深圳都市圈建设提速助力,深莞惠融合发展亦在提速。 记者 / 靳阳懿 排版 / 李婷 审校 / 毛芸 |
一线QQ:2821046851⋅小黑屋⋅免责声明⋅一线生活-深圳论坛 ( 豫ICP备14009102号-1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