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一线生活-深圳论坛
关注我们
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版
手机扫描直接访问

职场下半场,你需要的不再是知识本身,而是深度思考能力的强化

8
回复
456
查看
[复制链接]

300

主题

300

帖子

91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910
发表于 2020-1-9 16:14: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认真思考,多花时间思考真的可以拥有深度思考吗?”周末与往常一样,约了好友二哥一起聊天时他这样问到。一开始我很疑惑,他为何这样发问。后来才知道,他说老板交给他一个任务,然后他接到任务之后说:“做这个方案一天就可以搞定了”,然后老板说,给你两天的时间,给我做个高质量的方案出来。



但是两天后他将方案上交过去,却被领导很批了一顿,说自己没有上心,花费多一倍的时间并没有产生高一倍的质量。其实二哥心里也清楚,真正投入工作的时间也就是第一天的时间,方案成型之后的那一天基本上都没有怎么修改,自己也思考了,但是发现绞尽脑汁儿也想不出来更好的优化方法。所以花两倍的时间,却没有收获倍增的质量,他自己也是很懊恼。

我们很多人都会犯这样的错误,好像只要给了充分的时间去思考,就一定可以获取更高质量的结果。其实对待工作,问题我们认真思考是很有必要的,但是花费时间去思考跟深度思考没有太大的关系。因为我们很多人都只是从表现而非本质的去思考问题。比如老板的定性思维就是我投入了两倍的时间就应该获取两倍的“收益”,员工也在想,我花费了两倍的时间,我就应该拿出比第一版质量高两倍的方案出来。

这很显然就是思维定式给了阻碍了我们的深度思考,这也是我做咨询师接触到很多朋友,经常提到的问题。我不是不努力,只是感觉花费了很多时间去思考,好像最后的结果跟不去“认真”的思考也没差多少,所以就慢慢的放宽了对自己要求,后面也就无所谓了。



接下来呢,我就针对阻碍我们深度思考的一些常见的思维定式做个分类,深度思考对我们作用,深度思考四步骤强化训练等方面进行阐述,希望大家能够真真切切的学习到深度思考的方法,在我们职场的下半场不再那么辛苦。

01

常见的思维定式以及对我们的影响


歌德这样说过:世上最艰难的工作是什么?思想。凡是值得思想的事情,没有不是人思考过的;我们必须做的只是试图重新加以思考而已。

这话说的没有错,我们现在很多人也越来越开始注重对思想的提升了,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总是会被一些假象所迷惑,形成的一些思维定式阻碍了我们进行深度思考。说几种最常见的思维思维定式,希望我们能够多多去思考我们是如何思考的。



1、因果倒置

这种现象最常见,不梳理现象背后的本质,却把现象作为原因去回答,因果倒置的思维就是我们最常见的思维定式。因为它简单,可以让我们很轻松的去思考,也容易得出结论。比如我上面同事的老板,他说,多给你一倍的时间你就应该给我做出质量高一倍的方案来,但是这种质量的高低如何评判呢?

再比如说,公司的产品销量一直提不上去,销售部门的负责人不去思考为何销售不出去,却给团队下死命令,这个月产品的销量必须要达标。这种就属于最典型的因果倒置,尽管我们的最终目的是要将商品售出,但是仅仅下达让销售商品的指标,却不去思考为何产品滞销的原因,终究是走不长远的。

2、依赖框架模型

这一点呢,主要说的是当我们学会了一个框架之后,就很容易将沿用某个框架,但却仅仅是通过框架对信息进行梳理,让我们觉得自己思考了,也理解了,到这一步也就停止思考了。

比如常常被我们提到的SWOT框架(S:优势、W:劣势、机会、威胁)如果我们仅仅是将这个框架拿出来帮助自己整理信息其实作用并不大,而是要通过框架的使用,可以快速整理好相应的资料。依赖框架的思维定式的危险之处就是:通过整理了信息本身而获得了成就感,却忽略了问题的本质。



3、忘却思考的初衷

这个其实是特别常见,有最不容易被大家察觉的。比如我们做一件事儿之前需要准备大量的工作,但你很多人却在不知不觉中把整理材料当成了工作的目的,却忘记了为什么要这样做。为了搜集信息而搜集,这样我们只会停留在事物的表面,但却忙的不亦乐乎。

还有一种形式就是说话做事儿没有策略,最后说着说着,自己竟然都不知道想说的重点是什么了?比如说有些人汇报工作,总是先给别人讲原因,然后最后得出了一个结论。这种倒立的金字塔模式,让人就摸不着头脑,一旦有人发问你就需要不断的去解释,最后反而把问题的原因当成重点去解释,反而忽略了结论,这种思维定式也是我们工作中时常遇到的。

思维定式小结:

其实关于思维定式还有很多中,我们今天列举出来这三种比较典型的,希望能够给大家一些启发。思考的方法和框架再好用也只是作为我们深度思考的一个辅助工具,既然是工具就应该被我们使用,而不是我们受到它们的束缚。



机械性的让信息符合工具,是不可能实现深度思考的。那接下来我们就来说一下,到底什么才是深度思考呢?我们为什么要学习深度思考?

02

什么是深度思考

从概念上来讲深度思考就是:能够在复杂的信息社会中,透过现象看到本质的思考。这也是我们现代为什么要进行深度思考学习的一个重要原因。当我们没有深度思考能力时,很容易在做事儿的时候抓不住重点,因果倒置,付出了努力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

香奈儿前全球CEO莫琳·希凯回首自己从普通职员到职场巅峰的进阶之道,为我们逐一揭开在所有领域获取成功的共通秘笈-《深度思考 不断逼近问题的本质》,其实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作者说的这几句话:

遇到复杂的问题时,像剥洋葱一样逐层分析;

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学习,从低成长区跨越到高成长区;

让自己冷静下来后,更容易看清问题的本质;

刻意练习深度思维的能力,使之成为习惯。

我将此书推荐给我的朋友,他们却说这本书读了之后,没有太多的感觉,只知道这就是一本关于莫琳·希凯的“逆袭”故事书。



我当然没有贬低朋友的意思,只是觉得如果我们去读一本书的时候,抱着一种读故事书的心态去读,压根儿就没有想着通过看他人的经历来探寻他人逆袭背后逻辑的话,其实读书就很难让我们有大的提高。

就拿看书来讲,我们到底是喜欢看纯干货的书呢,还是喜欢看故事类型的书籍呢?多数人都会说,我喜欢看干货类的书,但事实上我们都喜欢看的是故事书。希望能够通过故事的形式把道理给我们讲明白,因为这符合我们接受事物的普遍认知,但是我们都喜欢追求个性化,不喜欢随大流,更不喜欢被他人认为是一个没有思想深度的人,所以很多人交流时喜欢谈论一些自己都不清楚的概念和书籍。这其实也是一种社交的手段,将“高级”的东西作为谈资。

而来自日本的著名作家平井孝志在他的著作《麻省理工深度思考法:从模型及动力机制来思考现象 》这样描述到:深度思考是当下社会让我们看清本质最重要的一种思考方式。

而平川孝志却提出了通过“模型”及“动力机制”捕捉本质,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来锻炼我们深度思考的能力。

知乎大V 叶修老师在《深度思维》一书中也这样提到:面对同一个问题,有些人能够找到深层原因,有些人只能找到浅层原因,甚至是错误的、无用的原因。很多时候,这是深度思考能力的差别,这种差别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与人之间的差别也就越来越大,直到整个人生都发生不一样的变化。



既然深度思考对我们那么重要,到底我们该怎么学习它呢?接下来,我们就来到本篇文章的重头戏,深度思考“四步走”。

03

深度思考“四步走”

这个四步走战略还有一个高级的名称:麻省理工深度思考步骤。本方法是平川孝志以MIT的系统动力学理论为基础,结合自身的经验,总结出来的一种对深度思考进行训练的四步骤。

1、建立模型

之所以第一步要建立模型,就是为了我们更好对所要处理的事情进行一个全面的梳理,让隐藏在现象背后的模型可视化。被可视化的“思维”更有利于理解和记忆,因此可以有效提高信息加工及信息传递的效能。

这样做的目的其实还有一个就是梳理我们大脑中的形成的逻辑链条,如果仅仅是说我明白了,我清楚了。真的去实施的时候会发现设想与现实还是差距蛮大的。



建模的要点:

1⃣️ 放入5个构成要素:可以列举出 5 个应该思考的要素——“输入源”“输出点”“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影响者”,其实这个跟波特五力模型有些相像。



2⃣️ 层次考虑:考虑层次结构的厚度,其实也是为了让我们加深对本质的理解。比如如果我们参加一项运动比赛,普遍的会思考什么会影响我比赛的成绩呢。比如对手的情况,天气情况等。但是我们还可以根据层次这一角度来思考,比如跳出“比赛”这一层,从技术层面,是不是可以提前苦练几种必杀技,又或者从体力的分配上做调整。

这就从上面介绍的5要素中跳到了“比赛-技术-体力”的三层结构上来了。

3⃣️ 注重因果关系:所谓的因果关系是指两个事物之间真实存在互为因果的关系,比如我上面提到的例子,老板给我朋友多一倍的时间,让他做出质量高一倍的方案出来,他们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再比如,英语能力强办公能力就强吗?



2、解读动力机制

这个前面也说过,因为这个锻炼深度思维模型的步骤是根据MIT动力学基础而得出来的,所以它里面包含了一些动力学的概念。其实大家不必在意这些名词的,这里我给大家拆解一下具体的点儿:

1⃣️ 分开研究存量和流量:这里说一个简单事例,比如说水龙头往蓄水池里蓄水,蓄水池下面有个小口,水龙头流进的水和池子底部流出的水就属于流量,而在池子中的水就属于存量。在商界中这个存量、流量应用的特别广。比如电视机销售,厂商一般都会根据往年的销量来预估今年的需求量,这个就是流量,但是为了刺激消费,扩大流量可以采取以旧换新的策略,进一步刺激流量。
2⃣️ 对事物进行非线性解读:线性的思维我们很好理解,比如按照某个系数进行线线增长,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线性增长还是非常少见的,多数都属于非线性增长。其实对于非现象增长大家也不必过于担心,因为这种现象其实普遍存在的,比如你努力学习,那你的成绩会上升,好好工作你的绩效会好,但并没有一个固定的上涨系数。



3⃣️ 研究作用和反作用:这个作用是指我们一开始采取的行为,而反作用是指周围人的反馈。比如某人戒烟,戒了一段之后复吸,你会发现他比之前抽的还厉害。有人努力减肥,但是一旦反弹,你会发现他比之前还要胖。这就是生活最常见的作用与反作用的例子。

4⃣️ 从各要素的视角进行深层次的思考:我们知道如果看待问题仅仅从一个角度进行思考,很容易产生错误的解读。我们就像下棋一样的深入思考,推测棋局是以什么样的形式开始,又以什么样的方式展开。

对于动力机制的解读其实主要的关键就是:在研究问题解决方案的同时理清思考的脉络,找到解决问题的切入点。

就像李善友教授在《第二创新曲线》一书中描述的那样:在找到10倍速变化的单一要素之后,下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便是如何有效击穿破局点。所谓击穿,指的是突破“阈值”。

破局点也就是拐点。

要想真正地解决问题,思考“拐点会以何种形式出现”,及 “拐点将在何时出现”是必不可少的。



3、寻找改变模型的策略

改变模型才是解决问题的真正方法,想从本质上解决问题,就必须回归模型去思考。只要模型不变,无论现象怎样改变,结果都是相同的。盲目地从现象入手,有时甚至会导致问题进一步恶化。

这段话怎么理解呢?就是我们上文提到的尽管很多思考模型很有用,但是我们不能被模型束缚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一定是把模型当工具,来辅助我们去思考问题的,捕捉到问题的本质,进而解决问题的,而不仅仅是通过模型来分析问题,梳理问题。

4、行动-实践-反馈

从实践中得到反馈,从反馈中提高思考深度,然后进一步的辅助我们接下来的实践。通过深度思考寻找治本疗法并不是轻巧快速就能得到的,而是需要缜密的思考以及对模型与动力机制的探索。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不断的重复1-3步,对我们的思考进行锤炼,因此这一块儿对理性的忍耐力要求还是很高的。



事物总是很复杂的,让我们从复杂的事物中理出头绪更是很难,但是却非常必要,所以在进行深度思考能力训练的时候,一定要耐住性子,根据训练的方法进行执行。比如工作中如果我们被安排了一项任务,尤其是那种对我们有难度的任务,如果没有一个截止日期,这个工作就会一直被拖下去。一旦限定了具体的时间,即便是非常困难,我们也会想尽办法推送任务的开展。这其实就是提高外界的压力促使我们进一步的深度思考。

就像写文章也是一样的,想要输出,必然是先输入,也就需要我们不断的思考。这其实就是提升思考能力的一个基本循环。有人说“没有经历何谈思考”,也有人断言人类唯一的成长机会就是从失败或成功的经历中学习。可以说反馈就是如此重要。可以看得出,反馈是多么的重要啊。

将这种深度思考的训练应用到我们具体的工作中,结合自己的具体业务,思考出模型及动力机制后,通过实际行动来验证其精确度,并在获得反馈后对其加以提升,这就是实现深度思考的方法。

04

结语

我们都知道深度思考很重要,但是却不得其法,甚至在不断的经过一些不当的训练之后,竟然丧失了对新事物的判断力。这就像有些人被骗了一次之后,就选择以后再也不相信其他任何人,这其实就是一种自我封闭的状态的,何必用他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呢?受到欺骗也是一种社会给我们的反馈嘛,那我们应该去调整如何在下一次识破骗局,而不是对所有类似的事情都采取“一刀切”的武断措施。

深度思考的提升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所以我们需要不断的结合“四步走”的方法进行训练。我们接下来简单的进行回顾下本篇文章中提到的深度思考“四步走”训练法:



1、建立模型:

1⃣️ 放入5个构成要素

2⃣️ 层次考虑

3⃣️ 注重因果关系

2、解读动力机制:

1⃣️ 分开研究存量和流量

2⃣️ 对事物进行非线性解读

3⃣️ 研究作用和反作用

4⃣️ 从各要素的视角进行深层次的思考

3、寻找改变模型的策略:

想从本质上解决问题,就必须回归模型去思考。永远记得任何方法和模型都是辅助我们思考的工具,只有不断的建立模型,调整模型,甚至改变模型,我们才能够更高的应对变化的市场环境和不确定性的社会。

4、行动-实践-反馈:

前面的准备都是为了这一步的实操,只有真正落地实施的策略才是好策略,只有在落地、实践中获得返回的学习者,才是优秀的深度思考学习者。要进步我们就必须不断的去行动,还是李笑来老师的那个句话:在行动中去思考,思考后继续行动。只有形成了这种正向循环,我们的思考深度才会像打井一样,越来越深。

通过本篇将近6000字的一篇文章,希望大家能够对深度思考的训练有个进一步的了解,也希望大家能够根据文中提到的方法进行操练,在学习的过程中有任何问题,都可以随时在文末留言,我会及时回复大家,职场中一起进阶,一起加油。

我是@杨子翔 专注于思维模型的研究和学习,每日分享职场类故事和思维模型的知识,

喜欢我的可以点个关注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10万

帖子

1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47098
发表于 2020-1-10 21:18:05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主题

10万

帖子

1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47289
发表于 2020-1-12 04:06:11 | 显示全部楼层
说的跟真的一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10万

帖子

1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47171
发表于 2020-1-14 08:28:44 | 显示全部楼层
学到了,哈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10万

帖子

1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46717
发表于 2020-1-14 15:46:02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到真的很羡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6

主题

10万

帖子

1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48134
发表于 2020-1-15 08:23:45 | 显示全部楼层
顶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9万

帖子

1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45756
发表于 2020-1-15 20:48:10 | 显示全部楼层
学到了,哈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主题

10万

帖子

1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47289
发表于 2020-1-18 02:16:59 | 显示全部楼层
顶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9万

帖子

1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46506
发表于 2020-1-18 18:01:13 | 显示全部楼层
说的跟真的一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

免费联系电话

400-8855-271

客服QQ:2524604571

服务时间:周一到周日8:00-23:30

关注我们
  • 关注官方微信

  • 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