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人说:一天做不到董事长,挨骂就是必不可少的。
明明看到领导在忙,偏要因为一点小事,三番五次打扰领导工作。
这些可以在百度查到的问题,却要一次又一次问领导。
遇见问题先想到的是求助自己的领导,而不是去思考。
每天都在挑战职场潜规则却不自知,莽撞行事,自然会被领导批评。的确,在职场,任何人都少不了挨骂、被批评,无论你处在什么职位。
尽管很多人都知道这个道理,却依然无法接受,凭什么要承担领导的怒火?但是却很少有人知道,被领导批评以后才是真正检验我们的能力和认知的时候。
每一个职场小白都是在频繁的“被骂”中成长起来的,因为每一个肯花时间骂你的人,都是对你好的。
领导批评你,是认为你有进步空间。
如果一直批评你的领导不批评你了,那说明你已经没救了,他放弃你了。
忠言逆耳,良药苦口。如果将领导的批评看成是一种逆境,接受领导的批评并改正自己的不足,就是培养坚毅性格的途径,接受领导的挑战,就是危机中看到转机,实现逆境重生的毕竟之路。
《逆境成长》是一本帮助你培养坚韧型人格的成长手册,教你如何在危机中看到转机。全书从逆境中成长的心理基础讲起,阐明了积极乐观主义、果断的行动力、人际支持等是坚韧人格的组成要素。书中指出,人们要在生活中培养“我会成功”的信念,因为只要认为自己能成功,很大程度上就会成功。本书可以帮你抵御一些极端挫折和压力,让你受益终生。
在“被骂”中成长是个艰辛的过程,但是,有些路只有走过才知道,有些骂只有挨过才懂得。挨骂也能令人成长,许多人正是因为无法正视领导的批评,才让自己一次又一次错过进步的机会。
任正非曾说过:“要感谢骂我们的人!他们不拿华为的工资和奖金,还骂我们,是帮助我们进步。”
站在更高维度看待被领导批评你会发现,“挨骂”是一种能力,如果你能在“被骂”的过程中,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正视自己的问题,在“骂声”中成长,在“被骂”后吸取经验,幡然醒悟,其实这是自我提升的过程,也是从自我否定走向新的肯定的过程。
每一次被骂都是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那些花时间骂你的领导,也一定会在凌言厉语中教会你做事的逻辑。没有人愿意被骂久,每一次解决问题过后,都要去思考,争取下一次提早的发现问题,不被领导批评。
认清问题、解决问题和发现问题的思路是不一样的。《高维度思考法》是一本教读者从固有的解决问题思维模式进化到发现问题思维模式的实用指南。是一本教你认清解决问题和发现问题思路差异,进而通过上升维度发现问题的书。作者通过蚂蚁型思维和蝈蝈型思维的对比,向读者展现了发挥长处、克服短处的重要性,以及提升思维高度的必要性。书中指出,运用类推法、找到新视角思考的“轴”、重复询问“为什么”等方法能够帮你站在全新的视角定义问题、发现问题。
面对错误与批评,人往往容易陷入自欺欺人中,不正视错误,用无数的借口去逃避错误,其实是阻碍人进步的最大绊脚石。
错了就要认,被批评了就要接受批评,放下面子,正视自己的不足,不盲目自大,才能在错误中吸取经验教训。
《别找替罪羊》是一本讲管理的故事书,巴德先生用自己的几个故事和汤姆进行了一场关于“盒子”的谈话,当我们眼里只有自己、只能看见自己的优点、总无视自己缺点的时候,我们就陷入了“自我欺骗”的盒子里;当我们觉得应该做些什么却没有做的时候,我们就掉进了“自我背叛”的盒子。
这两个盒子会造成借口和错误泛滥,阻碍个人和组织的进步,如果想跳出盒子,就要把别人看作是和自己一样有需求的人,如果想一直留在盒子外面,就必须要按照自己心里正确的想法去做事。
全书通过生动活泼的寓言故事,形象地讲述了我们是如何一步步陷入自欺欺人中的,并通过具体案例详细地介绍了我们该如何避免自欺欺人。阅读本书,你将跟随作者的脚步重新审视自己的内心,在自我剖析的同时收获个人的成长。
成功的背后,不是只有光鲜亮丽,还需要别人“泼冷水”,如果你的身边有这样一些敢“骂”你的人,请一定要好好珍惜他们,虽然他们未必比你厉害,但却是真心希望你变得更厉害。
当有一天,你变得真正强大起来,你再回头看那些曾经挨过的“骂”,或许你会自内心地对那些“骂”过你的人说一句:谢谢你曾经“骂”过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