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市,为什么这么多人关注?
因为他锁定了73%的大众财富,能怎么办?
12月初,克而瑞公布了2024年第49周,即12月2日-12月8日(12月第一周)的新房成交指数。

一线城市新房成交指数由166.41降至119.2,降幅达47.21点。
其中,北京12月第一周新房成交面积环比降幅为19.9%,上海环比降幅达43.9%,广州环比降幅为19.9%,深圳环比降幅为13.4%。
据相关数据显示,北京10月新房成交量约为15.7万平方米,11月约为14.2万平方米,而12月第一周仅为12.6万平方米;
上海10月新房成交量约为36.8万平方米,11月约为36.1万平方米,12月第一周则降至20.7万平方米;
广州10月新房成交量约为22.9万平方米,11月约为20.4万平方米,12月第一周为18.3万平方米;
深圳10月新房成交量约为17.2万平方米,11月约为15.3万平方米,12月第一周为14.9万平方米。
如果说一线不具有代表性,那么还有二线的数据。
二线城市新房成交指数由118.29降至75.73,降幅达42.56点。
在二线城市中,重庆降幅达64%,其12月第一周新房成交面积较前一周减少近20万平方米,前一周成交面积约为31.3万平方米;
武汉降幅58%,12月第一周新房成交4667套,较上周减少5277套,而近十周周均成交套数为3610套;
杭州降幅53.8%,12月第一周新建商品房成交1366套,较上周减少1392套,近十周周均成交套数为1685套;
青岛降幅51.4%。大连、福州、宁波等城市环比跌幅也均超过了40%,如福州12月8日住宅签约仅39套,面积4551.55㎡,与此前的周均签约套数相比大幅下降。
三四线城市新房成交指数则微涨2.72至101.51点。
这跟我们之前文章说的也基本一致,我们不能拿10月份和11月份的销量去判断楼市是否正在回暖,因为这两个月正处于密集政策的发力期。
在如此强力的政策加持之下,销量出现回暖是正常现象,但是我们不能因为两个月销量的增长去判断以后的楼市走势。
毕竟楼市下行已达三年之久,正常的话,我们应该去看未来的数据,但是没想到12月第一周销量就开始断崖式下跌,这是让人始料未及的。
当初涨的有多狠,现在跌的就有多惨。
还记得当时10月份数据刚出来的时候,就有人喊着,楼市彻底逆转了。
当时北上广深四座一线城市,销量逆势而上,连续打破近几年的销售纪录,终于是硬气了一次。
趁着10月份的热度还未消退,北上广深又纷纷出台政策,大幅降低房屋交易的各种税收,利好空前,楼市的火爆又维持到了11月。
但是到11月份的时候,其实销量比10月已有所下降,又靠税收政策强行拉升了一波,维持了个把月的时间。
如今,12月都已经过半,销量已经开始出现断崖式下滑,楼市的疲软显现无疑,政策的刺激作用没那么大了。
毫无疑问,12月剩下的时间,楼市的数据不会太好看。
12月9号的高层会议上,仍然强调了2025年的工作目标:稳住楼市!
其背后的含义就是,目前,楼市还是不够稳。
这里的稳,包含两个意思,既要稳销量,又要稳房价。
因为两者相互羁绊,如果销量不好,房价不可能稳得住;同样,如果房价继续下跌,销量同样会跟随下跌。
这两者的关系也决定了稳楼市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靠一两个政策在短时间内稳住。
因此在2025年,仍然会有政策推出,政策越多,就省得越多。
对我们普通人来说,真的不要急,不要被媒体和中介搞得特别焦虑,大概率你能买得起的房子会越来越多,买不起的豪宅再降,也买不起。
有需要就考虑,不需要就等等。
从投资到消费的转变,很多人的认知还是别扭不过来,一不留神就中招。
不要看跌幅,也不要看市场和别人怎么说,看自己需求,看自己的现金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