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一线生活-深圳论坛
关注我们
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版
手机扫描直接访问

“撤辣”一年后,香港楼市究竟发生了什么?

0
回复
103
查看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4050
发表于 3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要说2024年香港楼市的关键词,莫过于“撤辣”、“减息”了。



图源:香港文汇报
如今,距离港府于去年2月底发表的《财政预算案》已经过去了近一年,香港楼市也已经全面“撤辣”一周年了。
那么,这一年的香港楼市怎么样了呢?



整体表现

在过去的一年里,随着政策的变动,香港楼市呈现出一种微弱反弹后又回归低迷的局面
虽然有大批内地客来港买楼,但全港私楼市值却不升反降,撤辣后再跌近4800亿元,平均每位业主身家贬值约47万元。



图源:星岛头条
根据中原数据显示,自港府宣布全面“撤辣”后,楼市气氛在短期内有所改善,市场成交量明显上涨。



图源:am730
尤其是在一手和二手私人住宅市场的交易量上,由第一季度的平均每月2873宗,升至第二季度的平均每月5387宗,单月成交量几乎翻了一番。
这说明在政策调整初期,市场对“撤辣”反应积极,买家入市意愿强烈。



图源:香港01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楼市自第三季度开始起伏,回落至平均每月3017宗。到了去年10月,施政报告再出招救市,第四季度回升至4554宗。
从全年来看,“撤辣”后整体私人住宅买卖有45773宗,按年升幅为32.7%



图源:东网
内地客成市场关键

值得肯定的是,受惠于港府的“撤辣”政策和各项人才来港政策,2024年的香港楼市靠内地客撑起了半边天。
来自内地的买家热情高涨,纷纷来港置业。



图源:联合早报
中原楼市的数据显示,普通话拼音的买家占据了极大的市场份额,涉及入市金额高达1282.8亿元,买家宗数为11522宗,按年升幅分别为80.3%及103.6%,创下历史新高。



图源:香港01
内地买家的购买力逐渐成为香港楼市的重要支撑力量,尤其是在启德、何文田等热门区域,内地买家的比例甚至超过了30%。



图源:香港01
内地客的活跃参与,给香港楼市带来了短暂的热度,推动了成交金额的增长,但这种“热度”却并未能扭转楼价下跌的趋势。
“撤辣”后,香港楼价一度连升两个月,升幅超2%,但在2024下半年却经历了长达5个月的价格下跌



图源:星岛头条
当前,中原城市领先指数CCL为138.47点,与去年“撤辣”时的145.37点相比,跌落了近5%。这表明,现在的楼价已低于“撤辣”之前。
若再和2021年的历史最高位191.43点对比的话,楼价已经累计下跌了28%。



图源:香港文汇报
从私人住宅的平均楼价来看,到2025年1月,楼价总值大幅下滑,平均楼价下落至699万元一套,比2021年9月的高位楼价——平均982万元一套,整体减少了约283万元。
也就是说,虽“撤辣”近一周年,楼市成交量明显增加,但楼价却并未实现持续的增长,可见“撤辣”力度不够,楼市的真正“回暖”似乎依旧遥不可及。



图源:am730
低价楼成为市场亮点

相较于高端市场,500万元以下的低价楼在“撤辣”后成为市场的亮点。
由于价格较为亲民,低价楼成为不少首次置业者的首选,成交量大幅上涨。



图源:星岛头条
从二手私人住宅的成交量来看,价值500万港元及以下的私宅成交数为12580宗,较之前一年急增81.6%。
而同期500万港元以上的私宅成交量仅增加10.6%,低价楼升幅明显跑赢大市。



图源:香港01
“辣招”和“撤辣”

去年港府决定“撤辣”,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是为了刺激楼市回暖
“辣”即“辣招”,是港府在2010年时,为了防止楼市过热而出台的一系列楼市调控政策。
这些政策主要包括:额外印花税(SSD)、买家印花税(BSD)和新住宅印花税(NRSD)。



图源:香港01
这些“辣招”政策曾在2010年代起到了一定的降温作用,打击了炒房行为,抑制了投机买卖。
然而随着香港经济形势的变化,港府逐渐认为这些政策过于严厉,尤其是在全球疫情后,香港经济面临较大压力,楼市的“冰封”状态令人担忧。



图源:网络
因此,政府选择通过撤销这些措施,即“撤辣”,以此来降低购房成本,恢复楼市活力,吸引更多资金流入。



图源:点新闻
不过,虽然港府在政策上已经全力支持楼市复苏,但香港本地买家依旧处于谨慎状态。即便在减息和政府措施的作用下,本地需求并未完全释放,市场交易活跃度依然受到制约。
未来政府是否会出台新的刺激措施,或是采取其他楼市调控手段,将是香港楼市走势的关键。



图源:网络
刚好,港府将在本周三(2月26日)发布最新的《财政预算案》,有望推出振兴经济措施,或许能再为楼市带来正面刺激作用。
那么,大家在“撤辣”后有没有买房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

免费联系电话

400-8855-271

客服QQ:2524604571

服务时间:周一到周日8:00-23:30

关注我们
  • 关注官方微信

  • 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