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乡村要发展,产业必振兴。今年以来,迷坝乡以党建工作提质增效为统领,找准党建工作与中心大局的结合点,按照“党建+”融合发展理念,坚持做实“链”上党建,走出了党建引领、支部推进、头雁带动、群众增收的产业发展新模式,全面激活乡村振兴动能,以特色产业撑起群众“致富伞”,激活乡村振兴“动力源”,活力图景不断涌现。
洋葱产业
为进一步壮大集体经济、促进村民增收,迷坝乡八罗村支部通过市场调查,发现有机蔬菜很受欢迎,尤其洋葱的市场需求量增大,农户大量种植洋葱能确保稳定收入,便多次开会讨论,决定采用“村党支部+农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方式,通过流转土地100余亩种植洋葱。起垄、覆膜、下苗、定植、施肥、浇水......每一个环节用工需求都很大,带动了周边闲置在家的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务工,帮助农户实现增收。
天麻产业
迷坝乡地处西汉水南岸,境内森林覆盖率高达80%,气候湿润,雨量充足,土壤肥沃,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悠久的天麻种植历史为天麻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近年来,迷坝乡采取“党支部+合作社+种植户”模式,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天麻产业,促进群众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羊肚菌产业
近年来,迷坝乡依托自身发展优势,在全乡范围内持续扶持壮大羊肚菌产业的发展,通过“支部引领+合作社主导+能人大户示范带动+群众参与”的模式,采用土地轮作的方式,带动脱贫户、“三类户”等发展羊肚菌产业。目前,仅腰镡村就搭建了255座羊肚菌大棚,计划种植羊肚菌120亩。既促进了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又带动了农户稳定增收,走出了一条农村发展、农民致富的特色之路。
香菇产业
今年以来,迷坝乡在马莲咀、姚家山、四方庄等村大力发展高品质香菇产业,通过“党支部+村集体+基地+农户”发展模式,充分盘活当地资源,搭建村群共富平台,进一步完善联农带农机制。整合资金为村集体经济种植香菇45000袋,预计增收25万元,真正实现了村集体创收、群众增收的良好局面,为乡村振兴奠定坚实的产业基础。
木耳产业
椴木木耳(青冈木耳)在迷坝已有近百年的栽培历史,近年来,迷坝乡采取“电商+基地+合作社+农户+市场”模式发展木耳产业,充分盘活村内闲置资产,实现了让土地增值、农民增收、村集体增速的目标。迷坝乡利用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目前,全乡有300余户农户从事青冈木耳栽培,每年稳定在6000余架,产值高达200余万元,青冈木耳种植已成为了群众持续增收的‘铁杆’庄稼,不仅带动迷坝乡周边村民就近务工,促进农民稳定增收,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活力。
养殖产业
迷坝乡积极探索“党支部+村集体经济+能人大户+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鼓励支持各村养殖大户和群众积极养殖,坚持以生态化、规模化、基地化为重点,鼓励农户充分利用已有养殖设施条件,依托房前屋后的空地、闲置附属用房等进行散养和圈养。今年来,迷坝乡累计完成畜牧肉牛养殖148头,中蜂1000箱,由村集体合作社、养殖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龙头企业牵头带动农户养殖生猪180头,养鸡5万只。
01
02
乡村振兴
产业振兴是基础
迷坝乡将继续发挥
党建引领作用
持续推动
特色产业大力发展
使农村产业兴旺、农民增收有路
来源:陇南康县迷坝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