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关于人际关系
在职场上,人际关系的本质是相互交换,而不是情感倾诉,理性看待关系,才能处好关系。
处好关系不是目的,目的是要通过处好关系,促进于工作,或者拓展自身的权益。如果处好一段关系,需要你付出很多东西,但得到的却很少,那你就应该果断放弃这段关系,因为你的投入和付出是没有性价比的。
关系本身就是功利和现实的,不要遮掩,不要回避,直视这种功利和现实,才有助于把方方面面的关系处理好。也正是因为如此,不能把关系看得太重,能处就处,处不来拉倒。
另外,我们也应该明白,人际关系是受利益关系影响和支配的。也就是说,当人和人的利益关系和谐的时候,才能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否则必然导致冲突和矛盾。就像你不听领导指挥一样,那你跟领导之间肯定不可能存在和谐的关系。
看待人际关系,要从本质上看,只有这样,当关系来来往往的时候,你才能保持清醒理智。
02 关于是非黑白
记住一句话,对不一定绝对好,错也未必不好。是非黑白,有时候需要服务于环境和形势。
比如,领导因为不了解情况,当众批评了你,也就是说批评错了,这时候你能跟领导解释或反驳吗。显然不能,为什么,因为越是公开场合,领导的权威就越重要,如果你非要证明是领导的问题,或者领导错了,那领导一定会不顾一切斥责你。
为什么很多领导都不喜欢下属解释,特别是在公开场合的时候,因为解释本身就是一种反驳,是一种对领导权威的抗拒。所以,有时候,不管领导说什么,听着就好,不要去解释。
再举个例子。很多单位的大会小会,领导都会说“不让老实人吃亏”“让实干者实惠”,以及“个人关心工作,单位考虑进步”等等,但现实真是这样的吗,显然不是,否则领导就不会刻意强调了。面对类似的问题,如果用是非对错的二分法来处理,肯定是没有答案的。
事实上,我们工作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是处于一种灰色的维度,根本没有那么多的绝对。
03 关于优点缺点
看人长处,身边的很多人都可以打交道,甚至是合作;但看人短处,则无一人可以相处。
任何一个人处在社会的群体中,都不可能不处理人际关系,但要想处好人际关系,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则,就是要多看人长处,而不是一直盯着别人的短处看。这就好比,高段位的领导知人善任,用的都是下属的长处,而低段位的领导,则总在斥责下属无能。
面对别人的长处,要秉持着多学习、多利用的原则,而对待别人的短处,则要留上一些余地并适当防范。如果真有的人什么都不行,你不跟他打交道就好,何必非常跟他过不去呢。
对待别人尚且如此,对待自己也就更要多一些包容了。你要知道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分别在哪里,面对自己长处,不要骄傲,要用好自己的长处,不要因此而掣肘,而面对自己的短处,则要多加完善,不要自己跟自己过不去。
我们常说的慧眼识人知人善任,指的就是多看别人的优点,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上。
04 关于平台机会
没有平台和机会,纵然一身的本事和能力,也很难做出成绩,真正稀缺的是平台和机会。
举个例子。能力相当的A和B两个人,谁更能做出成绩,并走得更远呢?毫无疑问,上级把机会和资源给谁,谁往往就能走得更远。岗位和平台,不仅仅意味着信任和授权,更意味着不断的磨砺,循环往复,能力和成绩就会形成良性循环。
为什么我们所在的社会非常注重人情世故,因为人情世故的本质是向上争取机会。古话说得好,干部源自熟悉,领导都不熟悉不了解你,凭什么用你,凭什么把资源和机会给到你。
参加工作多年以后,我才明白:曾经自恃能力素质强而不把领导放在眼里的我,是多么的幼稚和可笑;也知道了,当做出成绩的时候,一定要感谢领导,感谢领导给机会,通过树立感恩的人设从而持续地争取资源和机会。
说实话,不管在哪里,都不缺能力素质强的人,缺的事有能耐有本事而且还懂规矩的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