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一线生活-深圳论坛
关注我们
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版
手机扫描直接访问

【先锋引领】扎根小山村 倾心助振兴——王炳文驻村纪实

0
回复
586
查看
[复制链接]

9782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2804
发表于 2025-1-3 21:04: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扎根小山村 倾心助振兴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今年31岁的王炳文,是甘肃省科技厅派驻陇南市康县长坝镇刘沟村驻村第一书记。自2023年6月来到这个鲜为人知的小山村以后,“90后”王炳文怀着“不忘初心,一心为民”的情怀,长期穿梭于村间小道,忙碌在田间地头,穿房入户,倾听村民诉求,为民解忧,倾力而为。用心、用情、用力为当地的乡村全面振兴写下了新的篇章,带来了新的希望与生机。
助力产业发展 方兴未艾

刘沟村是位于康县长坝镇东部的一个典型的小山村:山大沟深,土地分散,农业生产设施落后,抗灾能力弱,村民居住点多面广。村内主要以小规模杂粮种植、养殖和劳务输转为主要收入来源。驻村以后,王炳文经过反复地调查研究、分析论证,并根据刘沟村的地域特点、传统种植习惯与自然资源优势,争取到了“三区”科技人才项目,为村里中药材种植产业的“二次发展”提供了新契机。
在王炳文的积极努力下,甘肃省科技厅农业工程技术研究院专家组来到刘沟村进行实地勘察,因地制宜地利用村里的撂荒地,拓荒开垦,引进优质艾草种苗3万株、白芨种苗1万株,并建立起了示范面积4亩的种植基地3个,通过现场指导开展技术培训,让当地农民初步掌握了种植技术,为后续推广奠定了基础。与此同时,王炳文还主动联系到甘肃省农业工程技术研究院“三区人才”负责团队,专门赶赴刘沟村开展多达20种新型杂粮的前期种植实验,他亲自带头种植示范,从翻地、播种到施肥、除草,再到管护,每一个环节都亲力亲为、勉力为之。




















“刘沟村以山地为主,种植面积有限,所以想办法提高单位面积效益非常关键。”王炳文说,依靠项目支撑和科技手段,发展特色产业 能大力促进山区农民收入的可持续增长。“中药材和小杂粮种植属于多元化、长期性特色产业,在市场上也备受消费者青睐,这些‘宝贝’明年就能帮助刘沟村的乡亲们大幅增收。







拓宽增收渠道 致富为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基于此,王炳文凭借敏锐的经济嗅觉,身体力行,在实际工作中也是想方设法促进刘沟村农民持续增收。
王炳文积极帮助村里致富带头人熊秀梅建立起一个小型加工厂,主动联系收购桔梗近10吨进行加工销售。为了惠及更多村民、尤其是村里无收入的留守老人与留守妇女,他还极力组织这些弱势群体利用空闲时间,参与到桔梗的初级加工中来,在家门口就做到了就业与增收,实现了联农带农的良好发展模式。














在刘沟村,农民除了种植中药材之外,还有少许农户选择种植黑木耳。但长期以来,由于“养在深闺人未识”,品质优良的黑木耳却因销路不畅与价格偏低,制约了它的健康发展,也无法成为农民增收的“利器”。一次偶然机会,王炳文去镇上赶集,无意间听到几名游客在商量去哪儿购买木耳问题。有心的王炳文马上毛遂自荐,当起了“刘沟村黑木耳”的“形象大使”。为了能把农民辛苦种植的黑木耳推销出去,他不厌其烦,一趟又一趟地拿木耳样品给游客挑选、品鉴。终于,木耳样品得到了游客的充分肯定,在确定以较高的市场价格购买后,王炳文才联系村民把木耳送来,顺利地完成销售。此后,王炳文还请自己的帮扶单位、社会关系,主动联系客商、购买“刘沟村黑木耳、土蜂蜜”,产品推介、包装发货、售后服务等每一个环节他都“事无巨细,悉以咨之”,积极充当村民和市场之间的“桥梁”与“纽带”,极大地促进了刘沟村包括黑木耳、土蜂蜜、中药材等在内的特色农产品多元发展。






王炳文认为,多元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是乡村全面振兴过程中的必答题。“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我还会继续努力,让我们刘沟村的产业走得更远、卖得更好,让农民的钱袋子更鼓起来。”




牢记民之所忧 枝叶关情

刘沟村,曾是一个相对偏远且发展面临诸多难题的村落。村里产业基础薄弱,年轻人大多外出务工,留在村里的多是老人、妇女和孩子,空心化现象较为严重。
自王炳文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以来,他与帮扶工作队一道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忧群众之所忧,全心全意当好群众的知心人、贴心人和带路人。在日常工作中,他们把为村里特困供养户劈柴、为村里清理边沟、为村民拆除旧房、打麦子、修缮屋顶等等生活、生产中的“琐碎小事”都不遗余力,尽力干好,深得民心。















作为牵头人,王炳文主动联系、热情服务,请帮扶单位甘肃省科技厅计算中心还多次组织了义诊活动,积极邀请甘肃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的专家、医生免费为村民进行义诊看病,嘘寒问暖,把党和政府的细致关怀送到村里,温暖到农民的每一个庭院、炕头与心间。“村里有许多留守老人、孩子和妇女,需要爱与关怀,我们驻村干部有责任与义务,实时关心他们的身体与身心健康。”王炳文说。
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此外,春节期间,王炳文与帮扶工作队还对接其帮扶单位甘肃省科技厅计算中心,广泛开展慰问送温暖活动,为刘沟村全体村民发放米、面、油等生活物资共计210份,让村民在寒冬中感受到了浓浓的温情。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长期以来,王炳文与帮扶工作队坚持以百姓心为心,把事情做到群众心坎里去,深受百姓爱戴。





“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多年来,甘肃省科技厅持续对康县进行帮扶,目前已累计派驻帮扶干部63名,先后投入帮扶资金5000余万元,得到当地干部群众的广泛赞誉,群众满意度随之也在逐年提升。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如今的刘沟村,在驻村第一书记王炳文的倾心帮扶下,正一步步向着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目标迈进,一幅美好的乡村画卷正在这里徐徐展开。相信在未来,刘沟村会在甘肃省科技厅的赓续帮扶下,迎来更加灿烂的明天。(来源:陇南康县长坝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

免费联系电话

400-8855-271

客服QQ:2524604571

服务时间:周一到周日8:00-23:30

关注我们
  • 关注官方微信

  • 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