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我在35岁以前在职场上晋升的比较快,而到35岁以后就基本没有在职位上有所上升了。
如果把35岁以前作为一个阶段,35岁以后作为第二个阶段,这两个阶段还是大有不同的。
第一个阶段,对职场的规则并不了解,对待工作一丝不苟。该出差出差,该加班加班,对待领导安排的工作从来都是一声不吭,埋头就干,以至于那个阶段每天是一身工作服,常常忙忙得头晕目眩,最后颈椎病,肩颈痛,甚至甲亢,各种增生全都找了来。这个阶段,职位的晋升倒是比较顺利。
第二个阶段,对职场中的一些规则已经有所了解,对待新布置的工作总会有自己的想法,也总是会在心里权衡如何能高效的完成工作,如何能化解工作中的痛点和难点。这个阶段似乎更在意个人的意识,总想着明天能穿的更精神。在工作过程中能更好的照顾到自己的感受,也更想在维护自己的健康上下功夫,不愿意再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去完成工作,更想把劳逸结合放在前面,但不知道为何职位的晋升便再也没有实现过。
对比这两个阶段,我觉得自己应该总结并且再提高一下自己。第一个阶段,作为职员执行力必须放在第一位,不去思索领导布置的工作和指导思想的对错,而是闷头去干,少发表或者不发表个人的看法。第二个阶段,已经有一定的工作经验了,对很多领导布置的工作会有自己的思路和想法,总想发表自己的意见,提出自己的看法。其实呢,这并不是领导们想要的,他们想要的,恐怕更多的仅仅只是执行力
那么在第三个阶段应该如何提高自己呢?首先就是要少发表个人对待工作的意见,就是有自己的想法要说出来,也是要基于领导的思路和讲话,其次就还是要提高执行力,工作中该做什么工作就去做,想的太多反而做不动,有许多事情是在做的过程中去调整的,多听多看,多想少说。
无论是什么年龄阶段,都应该多找找自己的问题,想办法提高自己对待工作想法,简单也许效率会更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