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 ChatGPT 刮起的 AI 旋风,马上就 2 年了。在将近两年的时间里,全世界仿佛被 AI 摁下了加速键,打工人也不可避免地被 AI 裹挟着向前走。
近日,一项覆盖了全球 15 个国家、超过 1 万 7 千多名受访者的最新调研,呈现了在 AI 热潮支配的职场中,当下打工人复杂且矛盾的具体感受:老板们对 AI 充满期待,既想降本增效,又想创新突围。而打工人们,默默用上 AI 之后,又爱又恨。
老板们都在 All in AI,打工人却开始“下头”
在这份 2024 年 8 月的调研数据中,99%的老板计划未来一年会对 AI 投入,97%的老板迫切地想要将 AI 运用到业务当中。“ All in AI(力推 AI)”,几乎成为了全球老板们的统一策略。
在老板们的期待里,用 AI 的好处有很多:既能实现降本增效,又能推动工作创新,还能辅助决策,简直就是一举多得的好帮手。
然而,老板们在热火朝天地“All in AI ”的同时,打工人对 AI “下头”了。
AIGC 刚出现时,大家都在畅想,让 AI 来帮自己打工,这得多爽呀!数据显示,76%的打工人希望自己能成为 AI 专家,渴望提升自己的 AI 技能。截至 2024 年 8 月,全球有 36%的打工人会在工作中使用 AI,相比 3 月份增加了 4%。
可是,用 AI 的打工人更多了,他们也逐渐对 AI 祛魅了。在过去的 3 个月时间里,打工人对于 AI 帮他们干活这件事,感到兴奋的比例下降了 6%(从 47%下降到 41%)。这也是自 AIGC 出现以来,在这份问卷的出品方 Slack Workforce Lab 的多次调研中,首次出现了 AI 热情减退。
具体到各个国家,法国、美国、日本和英国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降温,其中法国员工对 AI 赋能工作的兴奋度,更是减少 12%(从 53%到 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