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1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有关情况。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表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会同财政部、自然资源部、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等部门,指导各地迅速行动,抓存量政策落实,抓增量政策出台,打出一套“组合拳”,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倪虹表示,“组合拳”怎么打?概括起来就是“四个取消”“四个降低”“两个增加”。
支持居民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四个取消”就是充分赋予城市政府调控自主权,城市政府要因城施策,调整或取消各类购房的限制性措施。主要包括取消限购、取消限售、取消限价、取消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标准。
“四个降低”就是降低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降低住房贷款的首付比例,统一一套、二套房贷最低首付比例到15%;降低存量贷款利率;降低“卖旧买新”换购住房的税费负担。通过落实这些已出台的政策,降低居民购房成本,减轻还贷压力,支持居民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五项政策支持货币化安置房
第一个“增加”,是通过货币化安置等方式,新增实施100万套城中村改造和危旧房改造。城中村安全隐患多、居住环境差,群众改造意愿迫切。
“这次提出的新增实施100万套,主要是对条件比较成熟、通过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可以提前干的项目。”倪虹说,城中村安全隐患多、居住环境差,群众改造意愿迫切。据有关调查,仅在全国35个大城市,需要改造的城中村有170万套;全国城市需要改造的危旧房有50万套。
倪虹表示,货币化安置可以更好地满足群众自主选择房型、地点等要求,有利于群众根据自己的意愿和需要来选择合适的房子,减少或不需在外过渡,能够直接搬入新居。此外,可以消除安全隐患,改善居住环境,完善城市功能。在当前房地产供需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有利于消化存量商品房。
对于什么样的项目可以获得政策支持,倪虹表示,首先是群众改造意愿强烈、安全隐患突出的要做重点选择;其次是项目的两个方案要成熟:一个是征收安置方案成熟扎实,另一个是资金大平衡,做到项目总体平衡,避免新增地方债务风险。主要支持政策有五项:一是重点支持地级以上城市,二是开发性、政策性金融机构给予专项借款,三是允许地方发行专项债,四是给予税费优惠,五是商业银行根据评估发放贷款。
倪虹表示,在前期城中村危旧房改造基础上,再新增100万套,并通过货币化方式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前期工作做得好,还可以在100万套上继续加大力度。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认为,这是此前房地产三大工程后,对城中村赋予新的使命。同时此次明确提及了货币化安置的方式,与2014年的模式有很大的相似性,预计城中村改造工作将成为消化住房库存的重要动力。
同策研究院研究总监宋红卫认为,城中村和危房改造政策对于核心城市影响较大,本次提及的改造规模较大,并明确采用货币化安置,这将会直接带动核心城市楼市成交量的上升,量的上升会加快价格止跌回稳,量升才能价格稳。
将商品住房项目贷款全纳入“白名单”
第二个“增加”,是年底前将“白名单”项目的信贷规模增加到4万亿元。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要将所有房地产合格项目都争取纳入“白名单”,应进尽进、应贷尽贷,满足项目合理融资需求。
金融监管总局副局长肖远企表示,金融监管总局正在贯彻落实加大“白名单”项目贷款投放力度等要求,要将商品住房项目贷款全部纳入“白名单”,做到“应进尽进”;进入“白名单”的项目,商业银行要做到“应贷尽贷”;优化贷款资金的拨付方式,做到“能早尽早”。
广东省城规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认为,以上举措意味着,不仅要扩大“白名单”覆盖范围,还要彻底打通从“白名单”到“融资落地”的堵点,加大问题项目修复力度,确保合规项目应进尽进和应贷尽贷,这样房企资金链紧张得到缓解,风险得到控制,而且“保交房”也有了坚实的保障。
专项债聚焦房地产堵点问题
如何盘活存量资源、加快促进市场供需平衡,是当下房地产的工作重点。
财政部部长助理宋其超表示,为了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财政部拟会同相关部门实施利用专项债收储土地和收购存量商品房政策。这两项政策聚焦房地产市场的堵点问题,既是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的重要举措,也是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策部署,扩大专项债支持范围和用作项目资本金领域的重要内容,有利于促进土地市场的供需平衡,缓解地方政府和房地产企业的流动性和债务压力,也有利于增加保障性住房来源,增进民生福祉。
宋其超表示,在具体操作上,关于专项债用于土地储备,主要是支持各地结合实际情况,与存量土地的业主企业合理确定收购价格,妥善处理回收存量土地涉及的债权债务关系,合理确定专项债券项目内容和地块范围,及时安排债券发行和支出,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债券资金的使用效益。
同时,支持专项债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这项政策主要是由地方自主决策、自愿实施,遵循法治化原则,按照市场化运作,在确保项目融资收益平衡的基础上,地方可安排专项债券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该政策将与其他相关支持政策协同发力,进一步拓宽地方的资金来源渠道。
财政部将会同相关部门抓紧明确政策的细则和要求,推动政策尽快落地。
本文源自青岛财经日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