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一线生活-深圳论坛
关注我们
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版
手机扫描直接访问

【一强三引领】两河镇:党建引领谋发展,多点开花兴产业

0
回复
151
查看
[复制链接]

9745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2658
发表于 2024-12-19 13:31: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年以来,两河镇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火车头”引领作用,紧紧围绕“三个共同”机制创建,因村施策、精准发力,发展多元特色产业,探索出了一条“党建引领谋发展,多点开花兴产业”的阔步前行之路。
廖坝村
在党组织的带领下,廖坝村建立“千亩野生板栗林”种植基地。村集体以劳动力入股的方式发动周边群众,对板栗林进行精细化管护,收获时节,鼓励群众积极捡拾,由村集体专业合作社统一收购向外销售,搭建起一个共管、共享的富民强村平台。
食用菌基地规模发展,食用菌大棚丰收连连。创建“党支部+基地+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廖坝村食用菌种植示范基地共建成标准化食用菌大棚100余座,发展椴木食用菌1300余架,羊肚菌100余亩,菌种厂生产食用菌55万袋,带动当地农户50余人就业。


















丁山村
“小香菇”成为增收致富“大引擎”。丁山村立足资源优势,积极发展特色香菇产业,在党组织引领下建设香菇基地大棚8座,发展椴木香菇900余架,增收之余带动周边村民就近务工,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强村富民之路。






中营村
中营村立足优越的地理环境,探索出一条党建引领茶产业发展的富民之路。以“党支部+股份经济合作社+企业+农户”发展模式,采取村集体牵头以“春采摘、夏锄草、秋修剪、冬施肥”标准集中管护、农户自行采摘、股份经济合作社统一收购、党支部对接企业销售的方式,推动茶产业规模化发展。
充分利用资源,积极探索“庭院+”模式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党支部发挥堡垒作用,利用村社家庭院落和房前屋后闲置空地,鼓励农户在空地种植椴木香菇、椴木金耳、椴木木耳,在房前屋后放置蜂箱,利用圈舍养殖猪、鸡等,发展庭院“小种植场”、“小养殖场”,让“方寸之地”变成“增收之所”,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吴营村
鼓励能人大户养殖冷水鱼,带动产业发展。吴营村党支部精准施策,依托冷水资源,动员能人大户积极发展冷水鱼养殖,通过建设鱼塘、引进优质苗种、实行科学养殖等方法,鼓励农户发展冷水鱼养殖1万余尾,带动养殖产业发展。
食用菌产业赋能乡村振兴。在吴营村党支部引领下,村集体建立了食用菌基地,大力发展椴木香菇、袋料香菇、青冈木木耳、金耳等食用菌产业,吸纳村民到基地务工,实现村集体经济和群众双增收。









马坝村
党支部发力,统筹资源发展产业。马坝村党支部发挥作用,将村内闲置土地进行流转,发展香菇、木耳等食用菌产业,既盘活了闲置土地资源,又有效增加了群众财产性收入,更为富民产业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聚焦产销对接,成立农特产品收购站。马坝村为了拓宽群众产业销售渠道,增加群众产业收入,成立了马坝村农特产品收购站,由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收购农特产品,组织党员干部开展“农品配送”,打造“产购销一体”模式,将产业规模转变为经济效益。





















后营村
小金黄玉米带动产业发展焕发“金光”。后营村党支部动员群众种植小金黄玉米78亩,放眼望去,一杆杆玉米排列整齐、长势喜人,等到收获时节,党支部积极组织党员干部、群众收获玉米,进一步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中坝村
露天养殖开辟产业发展新“鸡”遇。中坝村党支部发挥指导作用,因地制宜制定发展规划,立足地理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露天养鸡产业,助推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
产业兴旺菇飘香。中坝村在党支部引领下,建立香菇种植专业合作社,村集体发展青冈木香菇500架,吸纳周边群众到基地务工,进行采摘、分拣、烘烤、包装等工作,小香菇托起了群众增收致富梦。












刘山村
生猪养殖“拱”出增收致富路。刘山村发挥党建引领作用,联系技术人员,为养殖户提供生猪养殖技术指导,并联系销售渠道,为养殖户搭建销售桥梁,实现群众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巩坝村
椴木木耳开出“富贵花”。巩坝村立足本村区位优势和生态禀赋,在党建引领下,依托巩坝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大力发展椴木木耳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吸引周边群众就近务工,从事木耳采收、晾晒、管理等工作,带动了就业,增加了群众收入,更为巩坝村特色产业发展助推村集体经济壮大奠定了基础。






瓦场村
能人大户带头发展冷水鱼养殖、食用菌种植产业。瓦场村党支部聚焦于能人大户带动作用,积极发展扶持产业大户、种养能人,带动群众发展冷水鱼养殖2万尾,发展椴木香菇800架,椴木木耳200架,带动村民40余人就近就业,使特色产业结出了使特色产业结出了乡村振兴“致富果”。


















赵坝村
党建引领集群智,就地取材搭大棚。赵坝村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由村党支部牵头建立村集体合作社,大力发展产业,为了使袋料香菇长势更好,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有力发动党员群众志愿者们,就地取材,用竹子作架子,用木头作主架,搭建起了大棚,为发展食用菌产业奠定了基础,真正做到了“共建共享共富”。














来源:陇南康县两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

免费联系电话

400-8855-271

客服QQ:2524604571

服务时间:周一到周日8:00-23:30

关注我们
  • 关注官方微信

  • 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