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创作挑战赛#
首发头条平台,抄袭搬运必究!
(有看到抄袭搬运的读者朋友也请帮忙举报一下,首发和原创标签只有在头条平台。感激不尽!)
这是熊猫贝贝的第2431篇原创文章
517楼市新政浪潮已经公布第二周,全国楼市进入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状态。
各种信息互相矛盾,亢奋和恐慌交织,很多维度,都是复杂的情绪和人性的纠结。
但是一个新的共识已经逐渐开始清晰,包括连很多利益关联的房吹,房V,还有自媒体都一样,那就是:未来的中国楼市,只有在核心城市,房子才有金融价值和流动性的说法了。
其实这样的共识和认知的形成,对于中国的楼市和房产来说,是一个巨大进步。
但是新的共识之下,叠加“517”史诗级楼市新政出台的拉动刺激,一个新的问题就出现了:
仅仅依靠核心城市的市场回暖,能让已经陷入债务困境的开发商群体,特别是民营性质的开发商们,缓过神来,并且继续生存下去吗?
或许,现实的一些最新动向和表现,已经给出了答案和趋势信号。
这一个月发生了太多的事,东原地产和雅居乐等民企相继暴雷、老牌房企中南建设和世茂退市……
前不久,又一家民营房企——弘阳地产公告债务违约了。
而备受瞩目,过去几个月非常艰难痛苦的房企优等生万科,也迎来了新的转机动向:
图片来源:见图
政策和舆论热度之下,来自行业的这一系列最新的动向,是很有看头的。
这篇文章,就和大家聊一聊517楼市新政前后,中国房地产行业的一些最新洗牌动向,深入挖掘这些房企洗牌动向背后的核心原因,并对后续中国的房地产经济,行业,还有市场的几个可能走向,进行一次有深度,有态度,有依有据的专题讨论和分析研究。
关注动向,把握本质,看清主线,研判趋势,指导行动。
本文已反复自查合规,不碰红线,语言平和公允,不带价值导向。
内容有依有据,分析理性客观。
硬核内容,错过不再。
以微见著,洞察先机,把握趋势,指导决策。
PS:
- 文章略长,内容的阅读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耐心,并且需要进行思考。
- 内容不求讨好所有读者,写作分享也是一个阅读群体和写作群体互相选择的过程。
- 每个人的认知层次不同,不做强求,这篇文章的内容不是什么大路货,也不是什么看完能够带来轻松愉悦精神满足的爽文,请结合自身需要和认知需求理性看待。
(如果这篇文章在其它资讯平台被看到,不用怀疑,就是抄袭搬运,厚颜无耻)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1
2025年5月,新政前后,有哪些地产行业的洗牌动向,值得重视?
经济时代,“洗牌”可能并不是一个好词。
就和赌场一样,每一轮的洗牌,就意味着一轮财富的转移完成,或许,还有一些人,因为输光了筹码,不得不进行艰难的抉择:是继续借钱,只为留在牌桌之上?还是愿赌服输,黯然退场?
从人性角度出发,绝大多数人,其实都是希望继续留在台面上继续玩下去的,毕竟,只要不下桌子,总是有翻盘的希望不是?
2024年5月份,发生在中国房地产领域的这一轮洗牌,不可谓不残酷,几个标志性事件,为大家进行一个梳理:
- 5月14日,被称为业界“华南五虎”的雅居乐也“爆雷”了。
5月14日开盘前,雅居乐公告,鉴于公司面临的流动性压力,于公告日公司尚未支付2020票据的有关利息,该票据利息支付的宽限期于2024年5月13日到期,并预计将无能力履行其境外债务项下的所有付款义务。
雅居乐表示,将与债权人保持积极沟通,并将积极探讨最佳的解决方案以实现长期持续发展,以维护各持份者的利益。
此次的公开声明,也意味着雅居乐正式宣布了实质性的违约,也就是市场所说的暴雷。
雅居乐成立于1992年,并在2005年于香港联交所上市,由陈氏家族成员经营,并通过家族信托持有雅居乐逾66%权益。曾与碧桂园、恒大、富力、合生创展一同被称为“华南五虎”,是一家老牌民营房企。
就在5月10日,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显示,雅居乐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广东新美居房地产发展有限公司、天津雅逸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广西雅顺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新增一则被执行人信息,执行标的8.12亿元,被执行信息由广东省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执行。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显示,雅居乐集团现存5条被执行信息,累计被执行20.84亿元。
- 5月7日,重庆第一家上市民营企业宣布公开债务首次违约。
5月7日,渝派房企东原地产的母公司迪马股份(600565.SH)披露其公司债券“ 21迪马01”未能在到期日按期足额偿付本息。屋漏偏逢连夜雨,该A股上市公司5月6日收盘价为0.95元/股,首次低于人民币1元,将面临交易类强制退市风险。
图片来源:网络
此外,因为已经连续三个会计年度亏损,根据相关规定,该公司股票于5月6日起实施其他风险警示,更名为“ST迪马”,仅在风险警示板交易,股票价格的日涨跌幅限制为5%。
目前,迪马股份拥有专用车制造、房地产开发、物业管理服务三大板块业务。
随着房地产行业的发展,迪马股份的大部分营收都来自于旗下子公司东原地产。在发展巅峰时期,东原地产曾喊出过销售额千亿的口号,其规模顶峰是2020年,根据克而瑞统计,那一年东原地产年销售额达到了602.1亿元。
从2021年起,迪马股份也深陷房地产市场下行的困境中,该公司2022年亏损了26.28亿元。
根据其2023年年报,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3.01亿元,同比减少20%;归母净利润-36.51亿元,扣非后净利润-29.80亿元。
根据年报,迪马股份的起家业务专用车制造在营收中占比较低,而且也出现较大幅度下滑。2023年,迪马专用车制造板块实现营业收入7.91亿元,同比减少17.70%,毛利率同比减少2.13百分点。而房地产在整体营业收入中占比仍较高,去年营收达到157.42亿元。
截至2023年12月31日,迪马股份合并资产负债表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人民币13.00亿元,一年内到期的银行借款和其他借款合计人民币103.66亿元,已到期尚未完成展期的借款本金合计人民币 19.50亿元。
迪马股份的控股股东东银控股目前持有该上市公司股份885,737,591股无限售流通股,占公司总股本的35.55%;东银控股及一致行动人重庆硕润石化有限责任公司、赵洁红共计持股1,074,450,283股,占公司总股本的 43.12%,但上述股份目前均被司法冻结及轮候冻结。
迪马股份目前遭遇的一系列困境,已不是个案。受行业大环境影响,去年沪港两市中共有12家房企被退市,其中阳光城、蓝光发展、中天金融、嘉凯城、宋都股份、泰禾、美好置业、粤泰等房企均属“交易类”退市,即因连续20个交易日股价低于1元触发面值退市规则。今年,曾经的2000亿规模房企中南建设遭遇“1元面退”的危机,该公司控股股东在地方政府牵头下也在进行一系列努力。
5月13日晚间,ST中南(原证券简称中南建设,SZ000961,股价0.56元,市值21.43亿元)发公告称,于5月13日收到深交所发出的终止上市事先告知书,公司股票在2024年4月3日至5月8日期间,连续20个交易日的每日收盘价均低于1元,深交所拟决定终止公司股票上市交易。
15日晚间,*ST世茂(600823.SH)发布公告称,根据相关规定,上交所对公司股票作出终止上市的决定。
根据公告,*ST世茂于5月15日收到上交所下发的《关于拟终止上海世茂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上市的事先告知书》。告知书显示,2024年4月12日至2024年5月15日,该公司股票连续20个交易日的每日股票收盘价均低于1元,公司股票已经触及终止上市条件。
同时,*ST世茂将于5月16日开市起停牌。
*ST世茂成立于1992年, 1994年2月4日便登陆上交所主板上市,至今已浮沉资本市场30年。该公司前身是上海万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更名为“上海世茂股份有限公司”。作为许氏家族地产板块的重要平台,*ST世茂是A股上市企业中为数不多的商业地产企业。
- 最新的,就是弘阳地产6只美元债全部违约,违约规模达17.4亿美元。
5月20日,弘阳地产(01996.HK)公告称,“REDSUN 7.3 05/21/24”预计无法兑付本息,将在到期后摘牌。
图片来源:网络
公告显示,弘阳地产2024年5月票据的所有未偿本金连同其应计和未付利息将于2024年5月21日到期并应付,但公司预计不会在到期日支付。
弘阳地产到期时未能支付该等款项,将构成2024年5月票据以及其他美元票据的违约事件。
另外,由于2024年5月债券将于2024年5月21日到期,到期后将从港交所退市。
值得注意的是,这并非弘阳地产首次发生美元债违约。
2022年7月,弘阳地产3.5亿美元债利息未能支付,随后“REDSUN 10.5 10/03/22”也违约,并构成其他美元票据项下的违约事件。
2023年9月20日,弘阳地产2亿美元债“REDSUN 9.5 09/20/23”无法兑付。
有媒体统计,目前弘阳地产6只美元债全部违约,违约规模达17.4亿美元。
2023年9月22日,穆迪将弘阳地产公司家族评级(CFR)从“Caa2”下调至“Ca”,将该公司的高级无抵押评级从“Caa3”下调至“C”,并维持负面展望。
弘阳地产是中型房企可持续发展样本,坚持“做透大江苏、深耕长三角、做强中心城”的布局战略。
弘阳集团旗下弘阳地产和弘阳服务(01971.HK)在香港主板上市。
去年市场仍处于低位调整期,销售端未见明显起色,今年更是惨淡,前4月百强房企业绩同比下降44.9%。
如今民营房企因资金链问题暴雷,已经是常态化事件。
但5月份以来,几家房企的集中暴雷,还是让人不禁担心,是不是新一轮的暴雷潮要来了?
毫无疑问,这些最新的行业动向,给当下被各路媒体吹捧的新政,蒙上了一层阴影。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2
从数据到现实:导致房企持续洗牌的核心原因是什么?
拆解各家房企公开的利润表和各种经营报表,其实不难发现,毛利率下滑和资产减值是拖累房企利润,导致房企陷入债务困局的最重要,也是最关键的直接因素。
对应到现实楼市,大白话就房企的一切问题,都是房价承压,楼市低迷带来的。
2023年样本企业毛利率中位数为12.69%,较2022年下降了3.51个百分点。根据年报披露,房企毛利率下滑的原因主要为,行业下行背景下施行“以价换量”的去库存政策、低利润项目结转占比提升、拿地向一二线城市集中等。
在2023年合约销售额超过千亿元的14家上市龙头房企(下称“龙头房企”)中,华润置地毛利率最高,为25.15%,中国海外发展紧随其后,毛利率为20.32%。
资产减值方面,2023年样本房企中A股公司累计确认资产减值628.37亿元,为上述公司全年净利润的5.3倍,减值规模较2022年缩减6%,小幅收窄。
在计提资产减值中,近九成为存货减值。2021年以来,随着市场下行,房企预计项目可变现净值低于账面价值,故而加大了减值计提力度。2021年至2023年,仅在A股上市的样本房企计提的资产减值已合计达1654亿元。连续三年的大额减值计提,有效挤去了资产高价格的水分,若市场企稳,则未来业绩释放压力相对较小。
当然,有观点认为,市场正处于筑底阶段,随着政策利好释放,带动市场供需关系改善,行业景气度有望整体回升。
乐观没有错,但是现实教做人,就看看头部房企,优等生的万科,在2024年5月的新动向,可能能够看到更多的东西:
过去2个月,是万科成立40年以来最黑暗的时刻。
先是3月,几十亿的债务展期没谈妥,再是股债双杀,市净率仅为0.46,跌至十年最低点,评级下调为“垃圾级”,还被爆出被烟台合作方举报、济南公司负责人被带走等传闻。
一时间,这个地产标杆、行业底线被巨大恐慌情绪笼罩,大家对地产的未来也悲观到底。
5月的万科出人意料的迎来了大反转,只需要一点利好,立马回到舞台中央。
5月17日,随着一系列的利好消息下放,地产圈掀起涨停潮,万科更是领衔其中,股债大涨,A股强势涨停,成交额78.17亿元,市值重返千亿大关,境内债连日大涨超10%,颇有昔日王者归来的气势。
5月10日,万科向邮政银行申请了13亿贷款,13日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北京银行为万科提供了共计73.39亿元抵押担保贷款。
5月16日,据两位内部消息人士透露,万科已与银行贷款人就其拟议的800亿元人民币(约合111亿美元)岸上银团贷款的抵押品达成初步协议,而贷款的提取额预计将不超过500亿元人民币。
很现实,万科这次死不了,但是,旧债换新债,曾经的好日子,也不要想过了。
说到底,能让中国的房企,实现企稳甚至换暖,依靠债务的腾挪是绝对无法实现的。
还是只能看,楼市什么复苏,房价什么时候企稳。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3
趋势研判:本轮新政的刺激之下,房地产行业是否能够实现企稳回升?
从517新政公布,到随后的两周不到时间里面,实际上,全新关于楼市和房价的共识正在逐渐形成:只有头部城市,核心城市,好地段的好房子,才有未来价值想象力空间了。
另一面,则是市场和舆论热度背后,依然冷清的中小城市楼市。
理性预判,这一轮政策最好的结果,是实现一线和部分新一线的房价企稳,并且能够实现一轮相对有规模的以价换量,拉动楼市成交和流动性出现回暖。
从最好的结果来推断,这对于当下正在面对“毛利率下滑和资产减值”双重压力的绝大多数房企而言,恐怕是救不了命的。
连万科这样的头部明星,标杆房企,接下来恐怕也只能践行“活下去”的路径,而别想着短期内,就能翻身,做大做强了。
而对于绝大多数房企,特别是没有背景的民营房企,恐怕接下来的境遇,远远没有到可以乐观的时候。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写在最后:
基于对房地产行业的动向梳理,能够得到哪些启发和警示?
自2021年以来,房地产行业陷入债务困境,已经出现了几次集中暴雷潮。
以恒大倒下为信号,众多民企纷纷选择躺平,开启境外债务重组,只剩下几家还在苦苦支撑。
直到2024年,还在坚持未暴雷的一些民企也陆续开始歇菜了,选择官宣债务违约。
一边是房企暴雷声不断,一边是房地产救市政策出台不停。
当下没有争议的是,政策进入宽松期,然而却并不能立马就能展现出效果,最终实际效果如何,需要时间和结果去给出答案,站在当下,被舆论杂音环绕,显然仍未可知其关键的。
目前民企的资金流动性问题依然突出,修复市场对行业的信任工作也任重道远。
债务违约和退市,只是表象,放到现实来看,对应的就是行业动荡,烂尾楼风险持续增加,以及关联产业的坏账风险,还有后续的资金和交易成本的居高不下。
市场不复苏,从现实来看,很多民企有可能难以撑过这个过渡期,只怕下一轮暴雷潮将至。
洗牌是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但是退场的体面与否,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从人性的角度出发,对于当下很多房企和项目来说,体面退场,可能已经成为了一种奢望。
产业端持续风险出清,给市场端,带来的就是潜在持续的不确定性风险。
从这个逻辑去看,当下市场参与者,从资金和债务关系,警惕涉房企业,从购置和交换维度,秉承眼见为实,或许就是这一系列房企洗牌动向,能够给出最大的启发和警示。
以上,就是对517新政热度背后,中国房地产行业的最新洗牌动向,进行的一次专题梳理和分析讨论内容,和各位头条的读者朋友们,进行一个交流和分享。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根据国家有关部门的最新规定,本文内容和意见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关于置业,投资等行为的明确建议,入市风险自担。)
以上正文,来自@熊猫贝贝小可爱
交个敢说真话,会说实话,善于观察的年轻人朋友,可好?
原创写作分享不易,如果觉得文章不错,欢迎转发点赞。关注本人
实力原创,头条独家,如有抄袭搬运侵权行为,必究!
有问题欢迎留言,再不行就私信也行,文明交流,有问必答,谢谢各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