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圳新闻网2024年2月21日讯(记者 范洋航)近年来,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碳排放强度显著降低,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取得历史性成就,但生态环境保护形势依然严峻,结构性、根源性、趋势性压力总体上尚未得到根本缓解,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愿景仍任重道远。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同时面临实现生态环境根本好转和碳达峰碳中和两大战略任务,生态环境多目标治理要求进一步凸显,协同推进减污降碳已成为我国新发展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必然选择。
为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阶段生态文明建设有关要求,2023年12月,深圳市政府发布了《深圳市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旨在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挑战,推动全市绿色低碳发展。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深圳市生态环境局积极探索利用市级生态环境专项资金支持企业开展减污降碳工作,拓宽、丰富专项资金相关资助政策内涵,更好地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撬动作用。
据了解,最新发布的2024年度深圳市生态环境专项资金项目申报指南聚焦7类项目,分别是污染处理设施更新改造项目、污染源自动监控设备更新改造项目、污染处理设施提标升级项目、生态环境技术发展项目、强制性清洁生产奖励扶持项目、绿色创建补贴及环境污染责任保险保费补贴等。该指南力求多方位助力经济社会发展低碳转型,推动企业开展减污降碳协同创新示范,打造污染物和二氧化碳“双近零”排放标杆企业,鼓励低碳、环保公益组织和社会团体等积极开展全民节能低碳环保宣传教育,引导公众践行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加强源头防控,助力企业绿色低碳转型
深圳市生态环境专项资金近年来一直在支持企业的污染处理设施更新改造、污染处理设施提标升级、污染源自动监控设备更新改造等项目,并对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的优秀企业进行奖励。2024年将继续以“节能、降耗、减污、增效”为目的,通过资金扶持鼓励企业在污染物排放达标的基础上,优化治理目标、治理工艺和技术路线,优先采用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强化多污染物与温室气体协同控制,实现生产过程中大气、水和固体废物等多种污染物以及温室气体大幅减排,显著提升环境治理绩效,增强污染防治与碳排放治理的协调性,自愿采取先进适用的工艺技术和装备,达到清洁生产先进水平。
提升科技实力,强化减污降碳创新引领
“君子之学必日新,日新者日进也。”实现减污降碳的根本途径,无论是发展新能源推动能源革命,还是结构调整推动产业的转型升级,无论是源头减少碳和污染物的排放,还是末端治理,都离不开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和科技创新。2024年的专项资金将通过生态环境技术发展类项目鼓励开展减污降碳协同控制关键核心技术示范应用,持续推进烟气超低排放与碳减排协同技术创新等,为形成减污降碳领域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供资金支持。
分担企业风险,提升企业绿色信用水平
企业要成功做到绿色低碳转型,除了需要自身在设备、工艺等“硬件”上下功夫,也需要市场分担企业的环境风险,形成内外合力,共促绿色经济。与其他金融业态不同,保险业可以发挥风险转移功能,提升从事绿色生产经营活动主体信用,降低融资成本,成为企业绿色低碳转型的坚强后盾。同时,保险的风险调节功能也可以实现市场主体之间的成本重新配置,通过负债与资产端的绿色转型,为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目标提供市场化保险风险管理服务以及资金支持。
深圳市生态环境专项资金仍将通过环境污染责任保险保费补贴项目,扶持鼓励企业积极购买环责险,大力推进环责险在企业中的普及程度,从而更好地发挥绿色金融工具的杠杆作用,将市场经济这只“看不见的手”转化为企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实现减污降碳、系统增效的有力推手。
推进绿色创建,倡导绿色生活方式
绿色发展离不开绿色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推进绿色发展,共建美丽中国,必须加强公众环境教育,让每个人对自己的行为承担环境保护责任。随手关灯、绿色出行、理性消费,节约每一滴水、珍惜每一粒粮食……过一种绿色生态的文明生活。公民需要在真实的场景和生活中接受环境教育,“在地化”教学、场馆教育、体验式学习是环境教育的基本方式。2024年的绿色创建补贴类项目重点鼓励各类环境教育场所、向公众开放的环保设施管理单位等积极开展公众环境教育,引导公众知行合一,从点滴小事做起,亲近自然、热爱自然、关怀自然,自觉通过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呵护自然生态环境,从而增强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十四五”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
希望社会各企业行动起来,踊跃践行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积极申请深圳市生态环境专项资金,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绘就美丽中国新画卷。来源:深圳新闻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