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两天有位读者朋友私信房君,“看了您解读了很多楼市咨询、政策方面的文章,数据详实,感觉很受用,期望看到您自身是如何看待未来楼市的?”。我便答应了,“新年伊始,确实有些观点想与读者朋友分享,也算是感谢大家对我一直的支持!”,如果大家觉得读后有所帮助或者启发,也顺手点赞,打赏一点稿费也未尝不可,呵呵,开个玩笑。
实际上,我此前写过很多房产专栏方面的文章,近1年多时间基本上就没写了,至于为什么,相信很多朋友都应该知道,确实也没什么可写的,因为我写的文章基本都是给买房和卖房朋友看的,就这个市场,你怎么买?怎么卖?个别人可以操作,但不适合大多数人,写出来给人看有误导嫌疑。不过,随着新的一年开始,楼市政策走向、房地产新模式轮廓也逐步清晰,为未来5-8年市场判断提供了一些重要参考,可试着做出一些判断。
下面看看总结的这26条吧(不分先后),权当是闲谈,不求精准,但或是大概率!欢迎畅聊。
1.楼市调控就是这样,冷了放,热了控,目前主要剩一线城市的限购政策,这轮行政性限制性措施将基本全部放开,这是市场回暖的前提和标志。
2.大多数房企被将淘汰,现在近10万家,到几千家就差不多了。原因很简单,蛋糕没那么大了,资本红利和人口红利也少了,弄不好就亏,没法干,何况现在大部分80%的杠杆率,不可能一直撑下去,被兼并、重组和关门是必然。
3.一直喊的存量房时代真的来了,从大城市到中小城市,二手房成交量逐步超出新房成交量的城市将越来越多,开发商的议价能力远不及业主,新房卖不过二手房将成为常态。
4.有了第3点的背景,房产中介或发展成一个新兴行业,参照日本。开发商离不开中介,卖房人也更依赖中介,专业和口碑较好的中介将越来越受欢迎,中介职业经理人将越来越多,收入可观,社会地位上升。
5.二手房进入双向收费模式,这是供求关系变化所决定的,这个不展开讲。
6.买房不一定赚钱,但开发商新拿的地块基本能盈利。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不好的、不确定盈利的地块不会拿,拿到的地块基本是在未来2-3年能变现的。
7.目前都市圈的楼市很难,但城市化下半场,人口向都市圈迁移的方向不会改变,但需要说明的是,我们的人口多,规划了50多个都市圈,但最终能成气候的大都市圈就那么几个,参照东京都市圈和首尔都市圈,西部如成都、西安,中部如武汉、郑州、长沙,全国其他人口大部分还是要汇聚到长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这些地方的都市圈有更大概率建成。
8.“不要被大城市房地产市场就好,中小城市房地产市场就不如”的观点误导。大而不强,摊大饼式发展,建的顶多是房子,而不是资产。有些经济发达、收入高的中小城市的房地产可能更有支撑力,这些城市往往是都市圈的卫星城。
9.土地财政迎转型,土地收入占地方财政收入4-5成的时代一去不返换,地方会逐步适应,但带来的结果是,新规划的新区没有土地收入支撑(除雄安,集全国之力),基本很难再建起来了,这些地方的房地产将被打回原形。
10.不会再有类似棚改货币化安置的去库存方式出来,未来楼市去库存基本采用两种方式,一是房票安置,拆迁的项目不再建新房,而是发房票给你买库存新房;二是国资收购库存新房作为保障房,以实现去化库存和保障无房人住有所居的双重目标。外加一个“人地挂钩”,这三驾马车,基本就是本轮楼市去库存操作全貌。
11.房票安置选择有讲究,因为房票所积累的“房源超市”基本都是位置地段不怎么好,且品质属性也一般的房子,除非比较适合自己住,否则,发到手上的房票暂不使用,待到期兑换成货币。由此我们也想到,拆迁暴富时代已经成为历史,也没有必要去买那些老破小赌拆迁,风险太大。
12.未来5年,房地产新房市场规模大概就在10-12亿平米之间,相比2021年高峰期,大概有40%左右的降幅,新房关联的上下游产业,该缩减缩减,该转型转型,不要有什么犹豫。但二手房成交规模会保持高位甚至继续增长,与二手房相关的行业迎来扩张机会。
13.普通刚需房将迎来最强劲敌。国家对未来住房发展的安排是,商品房归市场,保障房归政府,为了不走原来的老路,要让商品房回归市场,保障房充分供应是前提,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看到房地产新模式中,保障房被列入三大工程重点推进。这样,品质属性不强的刚需房,未必有新建的保障房有竞争力,何况一些保障房本身的来源就是收购的新建商品房库存。
14.基于第13点逻辑,好房子将被重视和重新定义,更多决策将推动好房子建设。住建部提出2024年将在一些城市开展建设好房子试点,这其实是一种趋势。你想啊,除了过去二十多年“高周转、高杠杆”模式下建设的房子大多确实不咋样外,如果要让房地产市场保持一定的份额,如果没有品质好房来拉动需求,如何稳市场,如何保持满足更持久的改善需求呢?
15.什么样的房子才算好房子?户型要与时俱进,房间空间功能独立,对突然公共事件有应对能力;外立面能保持常新,包括运用新技术新材料;配备养老设施;房子的品质要过硬,防水、隔热、隔音等环保素质要高;物业服务水准要匹配。相信未来几年试点推进好房子建设的城市将会逐步总结出经验模板,并加以推广。
16.好房子不一定有“只涨不跌”的免死金牌,但流动性将越来越强是不可置疑的。
17.关于买房面积选择。未来买房,大多数是以自住为目标。我们可以想一下,如果自己都住得不舒服,别人怎么愿意接盘呢?一般而言,好小区,建议买大户型,一般的小区,建议买小户型,前者是稀缺品,后者是为以后脱手。
18.房价没有只跌不涨的道理,长期还是看好房地产市场。老美疫情期间到现在,短短3年时间住房均价涨了两波,第一波涨了30%以上,第二波也就是去年涨了7%,现在还没停止。经济其实只是一方面,主要还是货币超发原因。我们发了这么多货币,股票没涨,物价没涨,这是不正常的,终究还是传递到商品价格上的,需要时间。
19.房子分化也是必然。鉴于好房子和普通房子的逻辑,品质好房调整市场更抗跌,回暖市场回升更快更久。基于人口净流出城市和大都市圈化此消彼长逻辑,前者变现是个难题,更别谈价值,后者有较强流动性,可称为真正意义上的资产。
20.关于地段和产品选择,优先选地段,同样的地段,产品力放第一位,价格放在次要位置。
21.主城与近郊的选择,各年龄段侧重点不一样,无所谓对错。有养老打算,选择近郊低密房,年轻人选择主城,为了工作也为了孩子上学。
22.远郊逻辑跟都市圈有一致性,主要因为没那么多人口填充,没有那么财力,也无必要继续大兴土木,浪费资源,这些地方的房子能变现要早变现,不要以为亏了就僵持下去,没有意义,受损的是你的时间成本、资金成本。
23.无论一个区域的市场有多烂,总有那么一两个小区不但价格还可以,流动性也比较棒,这为你买房或者置换提供思路。
24.本轮楼市很多人错过了高峰期变现或者置换,2021年上半年卖、现阶段买是神仙操作,没有后悔药可吃,过去就让他过去,起码让我们知道一个道理,楼市与经济、与外部环境紧密相关,以后当你看到这些讯号时,多留个心眼,操作起来才有较大胜率。
25.普通人最好不要碰商铺、公寓和旅游养老房。热市是这样说,冷市还是这样说,住宅都卖不完,有几个买公寓,住宅还减免税费,公寓税费只有你转卖时才知道头疼。除非电商政策变了,商铺也尽量不要碰,查查当地商铺存量就知道个大概。全国除了海南(但也要精心选,坑多),旅游养老房没什么流动性。一句话,不要低总价的宣传吸引,要考虑你的接盘者能否接受。当然,土豪买几套养老房、买几层几栋公寓、囤半条街商铺作为沉淀资产之用,这已不是普通人关心的范畴了。
26.房子“在精不在多”,这是我最近几年频繁提及的一个词,应该也是我在楼市中第一个运用的词。原因不多讲,以前解释过了。
本文欢迎转发分享,如果对您有所帮助,不妨动动发财的小手,算是给房君持续创作的一点鼓励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