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一线生活-深圳论坛
关注我们
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版
手机扫描直接访问

孩子的压岁钱,发到几岁合适?别超过这一年龄,以免双方尴尬

0
回复
331
查看
[复制链接]

8607

主题

1万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9279
发表于 2023-8-1 15:10: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逢年过节给家中的孩子一份压岁钱,既是为了亲情维系的人情往来,
也饱含了长辈对于晚辈的美好祝愿和希冀,
简单的一个红包,承载了关心也承载了一片拳拳之心、殷殷之情。
但是随着孩子的年龄渐长,有了自己独立的思考和健全的人格。



有些时候面对长辈热心的给家中孩子发压岁钱,总会感到纠结和尴尬。
不知道这钱是该收还是不该收,更不知道该如何回绝抑或是收下压岁钱之后又该作何反应。
那么孩子的压岁钱,究竟发到几岁才是合适的,
如果不想要造成彼此都尴尬的局面,那么不妨让我们一同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一下这个问题。
我的来访者之一小周,自大学读书期间就会定期来我的咨询室接受心理咨询,
小周大学毕业之后就留在了北京工作,去年过年的时候,终有能趁着休假回到南方的老家过年。



没想到在全家团圆吃年夜饭的时候却发生了让小周感到挺尴尬的一幕,
回到北京在咨询室内也频频向我感慨,“这个年过得比上班还辛苦”。
事情的原委,本是小周一家在吃年夜饭的时候,桌旁的姑妈突然起身,
拿出一个红包递给小周说:
“今年是小周参加工作的第一年,姑妈给你一个红包,希望小周以后工作上发展越来越好。”
此话一出,在座的其他亲戚脸色纷纷变得似乎有些不好看了。



因为大家都默认小周已经工作了,不需要再给红包了。
此时小李的母亲赶紧接话,“都参加工作了,还要什么红包啊。”
想要给其他亲戚一个台阶下,但姑妈却说:“只要还没结婚就是个孩子,该给的还是要给。”
小周无奈,只得向姑妈拜年并收下了红包,
但是这桌团圆饭吃下来,对于小周来说可谓是如坐针毡,
好好的一次节日团聚,因为一个红包而变得气氛怪异起来。



说起来,“孩子的压岁钱究竟要发到几岁才合适”这个问题,其实并没有一个固定的答案,
原因就在于各地区各家庭的经法发展水平都不相同,
同时仅仅依靠年龄来判断也并不是一个可靠的标准。
尽管长辈们多数都会默认,如果孩子已经成年并且有了独立、稳定的收入,
就可以不需要再给压岁钱了。
这是一个客观的标准,从主观意义上来说,究竟应该从什么时候停止给压岁钱,与晚辈们的成熟程度有关。



根据发展心理学当中的埃里克森人格终生八阶段理论,
他将个体的自我意识从形成到成熟划分为八个不同的阶段,
而当我们进入18至25周岁的时候,就表明我们正处于“成年早期”,
在这个阶段,我们的内心需要强烈的自我认同感和自我关注。
此时如果长辈们继续给孩子压岁钱,一部分孩子可能会认为这是长辈们还在“把他们当作小孩子看待”。



否定了他们作为“成人”的独立性和成熟度,由此可能造成尴尬的局面。
但一个人的成熟度仅从年龄来判断还远远不够,心理学家认为,个人的心理是否成熟,
在根本上取决于“一个人对自身及世界的体验能够达到多么复杂的程度”。
这就意味着,心理学给出的“成熟”定义指的是人格在自然成长的过程中所能够达到的完善状态。
这听起来有些拗口,但其实它指的就是一个人自我的整合程度,
能否在面对自我的统一性和社会角色时不发生混乱和冲突。



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有时还会发现有些人哪怕已经成年、工作、经济独立之后,
还是会希望长辈们为自己准备红包,甚至陪他一起逛街,
买新年的衣服鞋子,希望在长辈的心目当中,自己永远都是那个受宠的小孩。
这在心理学上,我们将其称之为“成年人的童稚化”,
美国心理学家杰弗里·詹森·阿奈特于2000年提出这一新兴的概念,
他认为当年轻人出于18至29岁这一介于青春期与成年期的独立发展阶段时。



“在这段时间里,年轻人已经走向成年,但还不是完全意义上的成年人”。
同时他指出,“更为普遍的教育,晚婚晚育,
已经经历一段波折后才开始的一份稳定工作”都是导致成年人童稚化的重要原因。
“给压岁钱”本身就是亲朋好友之间用以维系亲情的一种社会性行为,
只要孩子们能够体会到父母长辈对于自己浓厚的爱意,
长辈们选择在合适的阶段恰当的方式给予自己的祝福,我想所谓“尴尬”之类的情绪也就不复存在了。


来源: 汤米达
免责声明:图文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文章内容不代表平台观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

免费联系电话

400-8855-271

客服QQ:2524604571

服务时间:周一到周日8:00-23:30

关注我们
  • 关注官方微信

  • 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