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一线生活-深圳论坛
关注我们
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版
手机扫描直接访问

职场中,真正厉害的人,总能做好这三件事

0
回复
155
查看
[复制链接]

8491

主题

1万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8791
发表于 2023-3-22 08:16: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为职场打工人,面对加班和难题,总免不了来一声调侃:“我热爱工作,工作使我快乐。”
从初入职场的百般不适应,到成为独当一面的部门负责人,一个真正厉害的人,都熬过了做这几件事的苦,在岁月的沉淀下,累积出能稳稳立足的经验。



01
做得好“杂事”,能脱颖而出。
有句老话说,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职场中,一个能成大事的人,往往是从“打杂”开始的。
这其中,不乏上司或者势利的老员工,故意压榨新人,将琐碎、耗时、无关紧要还容易得罪人的“杂活”全盘分派给新人,看着他们深陷于跑腿打杂、考勤统计、端茶倒水等“可有可无”的杂事泥潭里,获得一种捉弄人的快感。
因为识破了这一点,很多新人,也就对“做杂事”产生由衷的抵触情绪,本来做杂事就毫无存在感,再加上被人奚落嘲讽,就不要提有任何的价值感了。
所以,很多人在职场上,对于第一关“做杂事”都过不了,不是嫌弃工资低,就是觉得“大材小用”,既然如此不受“待见”,还不如趁早跳槽。
但机会却总会垂青那些扎扎实实做杂事的人。
因《狂飙》而“大器晚成”的演员张颂文,几十年的“沉寂期”,要么是在其他演员做表演指导,要么是在郊区的生活圈里,陪朋友卖炸鸡、和菜市场阿姨聊天。
在屡屡被剧组拒绝后,仍旧专注于学习、累积表演经验。就像不能上场的篮球运动员,每次有篮球比赛,都做个忠实的观众,在观摩中一遍遍总结经验,期待有朝一日自己能用上。
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终于因演技过硬,而被导演看见,被观众看见。
有志于成为职场上叱咤风云的人,不会拒绝“打杂”。在他们眼中,再小的事,也有“门道”,可以做得更好,也可以成为迈向更高平台的通道。
比如,从前台接待员一步一步做到阿里核心高管的童文红,从道具工成长为知名主持人的汪涵,从“跑龙套的草根”到成为一线演员的王宝强,他们莫不是将每一次打杂,都当成了“正式演出”,始终朝着理想中的自己去打磨,去拼搏。
凡事用心和不用心,认真和不认真,外人也一眼就得出来。而任何时候,任何单位,都不会拒绝一个事无巨细、百倍努力的人。





02
扛得住“难事”,能独当一面。
一早,到食堂吃早餐,一个即将退休啥事都不干的人,热情地向坐在我旁边的同事打招呼,恭喜她被市里一家单位考察,即将荣调。
诧异之余,我为这位踏实肯干且扛得住“难事”的同事感到由衷高兴。
作为同一个办公室的“并肩战友”,我们有太多一起熬夜加班写材料、临时被抽调搞会务、接待的经历,每一次将“硬骨头”啃下来,都意味着,耗费了大量的脑力、体力和精力,苦不堪言。
但同时,也有一丝愤懑不平。在单位,天天不干活,只晓得打探消息,搬弄是非,小题大做的人大有人在,就连领导都不敢惹他们,评优评先也不得不考虑他们。
像我们这种,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管做工作的人,没有被成天游手好闲的人排挤出局,似乎是一个“奇迹”。
活到四十多岁,突然觉得眼前的一切真的好“魔幻”:
在公司,35岁是一个坎,正是年富力强,经验丰富时,也会被“优化”掉,因为公司要招性价比更高的人才,年轻且不需要付更多的薪水的那种。
在单位,四十岁之后,很多人就开始在领导面前喊苦喊累喊死,对工作拈轻怕重且不说,直接撂挑子不干,但又摆出“论资排辈”的架势,争着抢着要各种待遇。
于是,做着最苦最累最难也最事关成败的工作的人,反倒成为了最不受待见、最不被认可、最“可有可无”的人,就像一个“工具”,用起来的时候,觉得很顺手,缺一不可;但只要有升职加薪的机会,“工具人”是不会被考虑在内的。
想来,这大概是职场中最难以面对的事情了,论工作能力,论人品道德,都尽善尽美,终究敌不过“背后无人” 的现实,看似“水到渠成”,终究还是“擦肩而过”。
但这些,对于真正厉害的人来说,都不过是前进的路途上,一粒硌脚的砂砾罢了。脱掉鞋子,倒出砂砾,再换一双新鞋子,继续勇往直前,直到有一天,靠着绝对的实力,赢得了众口一词的好口碑,那时,便登上了人生的顶峰。
一个真正的勇者,总是越挫越勇,在一次次重新站起来之后,成为更强大的自己。





03
干得成大事,能自成一派。
职场上真正厉害的人,总能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里,干出一番成就,自成一派。
孔子曾经这样评价他的弟子子产,说他具有君子的四种道德:在行为方面,他自己很庄重,谦逊谨慎;他侍奉君主,很恭敬顺从;对待人民,注意给予恩惠利益,役使人民,注意合乎义理。
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品质,子产在郑简公、郑定公时,执政二十二年,有过许多改革措施,得到人民的真心拥戴,被称为“仁人”、“惠人”。
孔子的另一个弟子端木赐,也就是子贡,被誉为儒商鼻祖。
孔子曾经这样评价过他:“赐也不受命,臆则屡中。”在孔子看来,儒家学子要安天命,守天命,去刻意改变个人的境遇,但子贡就不太安命,凭着自己的想法去判断行情,进行投资,屡屡获利。孔子承认子贡是一名成功的商人,但是似乎不太赞同他从事这个行业,从“不受命”这句叹息就看得出来。
其实,不管是子产,还是子贡,他们都凭借自己的所学、所长,成就了一番事业,名垂史册。
身在职场打拼,一个敢闯敢干的人,且在经历一次次挫折和打击之后,能够干成一番事业的人,总归是让人刮目相看的。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只要你努力去成为“状元”,曾经的梦寐以求,将会成为触手可及的现实。
比如,直播主播李佳琦被作为特殊人才落户上海;95后快递小哥李庆恒被评定为高层次人才,获当地政府百万元购房补贴。
再平凡的个体,因为凭借自身努力,干出样子,干成了大事,也会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和仰望的对象。



04
结束语:
人在职场,不要好高骛远,也不要妄自菲薄。
如同复旦教授陈果说的:“真正有自知之明的人,他知道自己能力的边界,在自己能力边界之外的东西,他保持谦逊。所以,知我所能者尽善尽美,知我所不能者虚怀若谷。”
永远保持向上、向善、向美的姿态,去拼搏、去奋斗、去闯荡,既能心细如发,又能目光长远,在前进的道路上,路一定会越走越宽阔。
作者:如风轻似云淡。
您的幸福,我的祝福。
图片源自网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

免费联系电话

400-8855-271

客服QQ:2524604571

服务时间:周一到周日8:00-23:30

关注我们
  • 关注官方微信

  • 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