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一线生活-深圳论坛
关注我们
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版
手机扫描直接访问

大厂产品面试题:6个领导5杯水该怎么分,你会怎么答?

0
回复
175
查看
[复制链接]

8606

主题

1万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9276
发表于 2023-2-14 09:21: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6个领导5杯水怎么分?如果面试遇到这个问题,你会怎么回答?作者观看了一场抖音直播后写下本文,一起来和作者围观下大学生、产品、运营、事业编等等不同行业、经历的人会如何回答这个问题,开拓开拓眼界,接触更多新鲜前沿的观点和讯息吧~



一、前言

首先澄明一点,我非大厂产品,曾经也不是,只是一个平平无奇的产品。看到标题点进来的小伙伴,我没有标题党。

写这篇文章是因为我在抖音刷到直播产品面试,对面试问题感兴趣就进入直播间观战了。

其实这不是我第一次看面试直播,但这一期非常吸引我的点是本期面试题连线了大学生,研究生,实习生,1年、3年、5年、7年……10年、20年工作经验产品,运营岗,事业编,公务员等来回答,让我体验了一场不同年龄、不同角度、不同思维碰撞的听觉盛宴。

所以我想把在这场面试中吸收到的内容分享给大家。我一直会用不以跳槽为目的面试去了解外面的环境,跟不同产品经理、产品总监聊产品、聊行业以此进行自检和自我革新。

面试是产品进化很好的一种方式,但实际去线下面试也很耗时间精力,面试直播提供了个很好的渠道,也安利产品经理偶尔去感受一下面试直播,连麦试一试。

二、面试问题:6个领导5杯水该怎么分?

言归正传,回到面试问题本身上来。对于面试问题这块分为两部分内容,一是我作为产品碰到这道面试题的答题思路;二是直播间里不同身份角色的答题思路。

01 我的答题思路


对于面试,我有一套固定的思路。

首先是从问题出发,思考面试官出这道题的目的是考察什么能力,比如这道题我解读出会考察产品以下能力:资源整合,需求分析;

其次我会根据需要考察的点结合实际的工作分点去论述;

02 我的回答:按总-分-总的结构做表达


回答如下:

对于这道题我会从以下两个方向作答,一是需求分析,二是资源协调。

先从需求分析上来说(提到需求分析后,就可以套用需求分析的方法论展开来说,面试是有点讨论在里面的)
    为什么6个领导只有5杯水,为什么不是6杯,是不是有领导不需要喝水,需要喝茶或者饮料?真正的需求是什么?5杯水是什么样的水,杯子的容量、水的温度成分是否一致,能否混合?水是在什么时候喝?在开会前、还是在会议中…不同时间有不同的解决办法。6位领导对水的需求程度是什么样的,优先级怎么排

其实就是不断地问为什么,直到找到真正的需求。

从资源协调来说,6个领导五杯水说明资源是不均衡的。资源协调也是产品具备能力之一。碰到这种题我会用以下论点展开论述。
    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去获取资源,最短的路径就是找到资源对应的决策人尽可能找清楚资源不再投入的原因,找到问题才能解决问题


03 直播间不同的答题思路


回答1:情商式——体制内人员

是不是特意设置的5杯水,需要用水来区分领导的地位或者是亲疏关系。

若是领导地位,先把水给其他领导,给地位高的领导说茶马上就来。

若是亲近的领导,那先把水给其他人,再给亲近的领导加一杯水。

还有就是把5杯水均分给6个领导。

回答2:大四实习生 某书商业化产品

把问题抽象为:资源与需求的匹配,资源不到位的时候怎么做。

回答3:大厂产品经理 地推方向
    “5杯水”拟作用户,“6个领导”拟作产品把问题抽象为:在市场用户已经被均分的情况下,自己的产品如何占领市场。同类产品自家与他人的产品的差异化在哪里,自家产品如何优于他人。在运营上可采用限量限售等策略。在同公司下进行资源分配,采用赛马机制。团队pk,把资源放在胜的一方,通过良性正向竞争的方式把问题转化为动力。

回答4:运营总监 头部SaaS公司
    首先这个问题发生的场景是哪里?如果是会议这种场景,体现出对领导的尊重,可以把水等分这种形式;如果场景是在公司内容,有没有水这个就无所谓。从目的出发,首先是要给到头部的领导,因为头部领导能决定你项目能否推进;对比增长模式来说,这个问题反映的是在增长里风险机制出现了问题,当流量暴增的时候,风险承接能力不足,那对应就是去优化风险机制。

回答5:8年工作经验大厂+体制内
    从需求层面,需要确定需求的优先级从实际层面,对项目采用小规模测试或A/Btest方式决定资源的投入从公司内部项目来看,“水”是否有其他替代品(意为是否有其他资源可代替),不同项目需要的资源不一样,应把资源整合再精准匹配达到利益最大化


三、总结

    这道题是开放性问题,没有标准答案。核心的答法是找准观点自圆其说。抓住本质问题,谁优秀给谁,采用队列的分配方式、加入其他分配机制等其实都是在变量不变的情况下改变分配机制,考验的是产品的核心能力和底层思维。从上面不同的答题思路中可以看出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角度,在答题的时候都基于本身的岗位和实际经验出发,也可明显的得到不同的人都会有些固定的思维模式,而这种固定的模式也会让个人陷入信息茧房。最近听到一个比较新的词“职业耦合度失业”——它是指一个人在岗位待了以后,认知和专业技能都只匹配当前岗位,但凡工作有变动后,现有的技能跟其他工作匹配不上。这次直播面试让我收获了很多,作为产品是需要用更广和更深的视角是看待问题,不要只着力于1个点,更要时刻提醒自己不能陷入固定思维模式。要不断去开拓眼界,接触更多新鲜前沿的讯息,把思路打开。

本文由 @努力努力再努力的PM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

免费联系电话

400-8855-271

客服QQ:2524604571

服务时间:周一到周日8:00-23:30

关注我们
  • 关注官方微信

  • 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