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一线生活-深圳论坛
关注我们
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版
手机扫描直接访问

房价会上涨吗?要不要买房?2022年10大房地产言论

0
回复
192
查看
[复制链接]

8898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0152
发表于 2023-1-16 16:22: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刚刚过去的2022年里,有好多事令人难忘,这一年很复杂,楼市很困难,当然不仅仅是楼市,几乎每一个人都过得不容易,所以,在这一年我们听到的各种声音也很多,五花八门,尤其是在房地产长期看在探索新发展模式,短期又遭遇严重困难的特殊时期,更是有不少专家为楼市开出自己的“药方”,管不管用,却让网友们评论得乐此不疲。因为有些言论就是哗众取宠,有些言论或许是人在其位立场如此,有的言论则对楼市发展提出了冷思考。总之,什么样的言论都能听到,作为我们普通人,要有自己的辨别能力,说得对的听听,认为不对的一笑而过。
我特意从我写过的文章中找到了这些专家们的言论,有很多都是上过热搜的,当然不全,因为这样的人太多,但我精选的这些都具有代表性,或许对楼市有一定的参考性,不妨大家也来评评理。



1、地产大佬杨国强:地产的曙光已经显现。

12月2日公司内部月度管理会上,杨国强一锤定音:“地产的曙光已经显现。”这显然是对当前房地产乃至整个大环境拐点的一个判断,至于是否正确,相信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杆秤,说是拐点,可以从政策上看得到,但市场层面的拐点还言之过早。
其实,曙光的贡献不在于市场是否已回暖,而更在于它给了人们希望和盼头。有不少人认为楼市回暖至少也要等到6月份了,我觉得不着急,只要越来越好就是好。



2、中航基金副总经理兼首席投资官邓海清:2023年房地产或迎来报复性反弹。

2022年年底,经济学家邓海清表示,2023年被压抑的房地产需求会得到恢复,作为消费品的房地产将出现上涨,甚至是报复性反弹。
此言一出,立刻引发热议,房地产真的具备报复性反弹的条件了吗?经济学家马光远则认为,这个概率等于零。我认为与其借此来为房地产市场壮胆,倒不如踏踏实实得做好该做的事,尤其是房地产经历高速增长后需要改掉的臭毛病。



3、北大经济学博士孟晓苏:房价不再下跌,百姓才有信心。

2022年11月,北京大学经济学博士孟晓苏接受媒体采访的内容曝光,他认为,在房价下跌预期下,老百姓当然不会买房了。只有让老百姓相信房价不会再下跌了,他们才敢重回市场。只有房价上涨,他们的信心才能回来。
实话实说,他的前半句我认为没有毛病,老百姓买涨不买跌确实是真的,但我们必须清楚,此时的买涨不买跌跟过去不一样,现在即使有心也是无力,如果这样的市场还让房价大涨只能让老百姓更加失望,回到过去的失望状态,不是说房价不能上涨,而不是故意制造人为的上涨。



4、北大教授姚洋:中国住房依然不够。

2022年8月10日,北大教授姚洋的演讲视频引发关注,姚洋表示,40多年来,我们的住房面积增长了19倍。但是国际横向一比较,我们的人均居住面积还没有日本多,这么一比我们的住房还是不够。
我们先不说跟日本比是不是有可比性,我们不能老是跟国际比,虽然各国统计方法不同,但实际上我们人均也不低。问题出在哪里?我们都知道,很多人被平均了。总量上不缺,而是结构性不平衡产生的矛盾。说白了就是,你有1000平,我没有,平均下来还各自500平呢。
所以,笼统说我们的住房不够是有误导性的,不能借此为房价上涨找理由。



5、北师大教授董藩:建议农民应进城买房开车回村种地,房贷可延至40年!

2022年8月27日,据媒体报道,董藩在媒体节目中表示,如果农村的生产经营不受影响,可能无法到大城市,但还是主张农民到县城买房居住,虽然他们农村依然种地,但是可以开着车过去种地。同时还建议房贷可以延长到40年。
对于董教授的言论很多不符合网友们的胃口,也包括我,经常看不惯他的话,但这一次实话实说,我们要理性看待,他给大家描绘的农村人到城里买房然后开车回乡下种地的场景确实是一种奇观,不过也并不虚无缥缈,现实中确实有。
今天我不去讨论他为房地产摇旗呐喊的初衷对不对,但我想说,无论是农民进城买房,还是房贷延长,都只是一种建议,如果你正好需要,想进城买房,或者30年房贷平均下来月供太高,那就可以延长还贷时间,仅仅是给大家多了一种选择可能。
有网友评论:“为什么退休了还要还房贷?”我想说,因为你年轻时候没钱买房,却又想享受有房的日子,可不就得老了以后来还嘛!年轻时候不想多还,老了也不想,那除非别买房了。
当然,我们必须清楚,董教授这些话背后还是为房地产上涨创造理由。



6、经济学家马光远:房地产最大的问题,就是几乎所有人都在谈房地产问题。

9月21-22日,某论坛上,经济学家马光远表示,房地产最大的问题,就是几乎所有人都在谈房地产问题。“有人敢问,就有人敢答”。他认为,这种现象就导致房地产问题发展成一个情绪问题,而不是严肃的学术问题。
是啊,什么人都敢谈房地产,你置博士于何地?这不是抢人家饭碗吗?是马光远酸了吗?酸不酸不知道,抢马光远饭碗倒不至于,你也抢不过,但确实给马光远制造了麻烦。在各种不理性的情绪下,马光远首当其冲。
其实,不止是房地产,各行各业都是如此,你在网上问一个问题,你可以收到无数个截然相反的回答。鱼龙混杂,啥人都有。不需要负责就可以说出不负责任的话。自然也就导致劣币驱逐良币。



7、开发商郁亮:房地产行业仍有10万亿的市场。

6月28日,郁亮在股东大会上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房地产行业不是最艰难的,我们没有任何理由不作为,行业有超过10万亿的市场,还是能找到市场机会的。
之所以引发关注是因为郁亮此前表现出的悲观情绪跟现在形成了鲜明对比。所以有人说,“说黑铁的是你,说见底的还是你!”但我恰恰认为郁亮说出了当今房地产的复杂性,如果真的是好与不好那么简单就容易了,其中很具有辩证性,比如相比以往,房地产确实不行了,但相比其他行业,体量和影响力依然巨大,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放平心态看房地产,仍有10万亿的市场,可绝对不会像过去谁都能坐享红利。这就是房地产的难与不难。



8、厦大教授赵燕菁:商品房本质就是“炒”,降价是错的。

2022年5月底6月初,关于厦门大学教授赵燕菁关于商品房的本质就是“炒”的言论引发了热议。他表示,打压房价这种错误仍然没有得到有效纠正。对“房住不炒”还有片面解读,商品房的本质就是“炒”,所以不能用来解决“住”的问题。
真是笑死了,商品房就是用来炒的?解决不了住的问题?意思是你炒你的,国家盖房子给老百姓住对吗?你倒是想得美。但凡你别把话说那么满我都认为你有道理。



9、经济学家任泽平:房地产是周期之母,房地产稳则经济稳。

经济学家任泽平在2022年5月31日发表文章表示,房地产是周期之母,仍是现阶段第一大支柱行业,房地产稳则经济稳。房地产长期看人口、中期看土地、短期看金融。
这个就不多评论了,国家已经表态房地产是经济支柱,房地产在稳宏观经济大盘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我认为正因为它重要,所以我们才更应该不能放任自流,要做好监管,而不是过分捧坏它。



10、社科院博士张斌:房价上涨不会挤压居民消费。

2022年4月24日,中国社科院经济学博士张斌在某论坛上表示,市场上对房地产存在很多误解。比如,认为高房价会挤压企业生存空间和居民消费。他解释称,这个说法非常具有误导性。除了房价高的压力,更重要的是,房价上涨的过程正是过去20、30年来经济发展里面一个非常重要的线索,房价上涨是这个过程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这个博士分析问题居然是静止的眼光看问题,历史上房地产的贡献确实不容回避,但不代表我们就永远要这样下去。一个人也是如此,没有绝对好坏,要看他的主流,我们承认他的过去的好不代表就忽略他今天的坏。过去房地产对经济增长做了贡献,但也有副作用,所以我们现在正探索新的发展模式,而且没有挤压消费那是因为炒房者和投资者没有被挤压,作为普通购房者绝对挤压了。
房价上涨到底便宜了谁?是谁越后买房越吃亏。反倒是过去那些炒房的投机者买来卖去赚了不少钱。他们的消费当然没有被挤压,可是仅仅有一套房的人都把生活交给了房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

免费联系电话

400-8855-271

客服QQ:2524604571

服务时间:周一到周日8:00-23:30

关注我们
  • 关注官方微信

  • 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