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一线生活-深圳论坛
关注我们
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版
手机扫描直接访问

2022我们这样走过 2023我们昂首前行

0
回复
199
查看
[复制链接]

8892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0134
发表于 2023-1-9 22:54: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编者按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深圳全市上下以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题主线,坚定扛起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赋予深圳的新时代历史使命,以新担当新作为推动深圳各项事业发展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党的二十大已擘画崭新的发展蓝图,深圳市委七届六次全会刚刚拿出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圳“施工图”:牢记深圳经济特区的使命任务,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不移走好中国式现代化之路,埋头苦干、奋勇前进,加快打造更具全球影响力的经济中心城市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为建设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而努力奋斗。

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今天,本报推出特别策划,通过梳理关键词,回看2022这不平凡一年中深圳的奋进足迹,展望这座城市锚定的新方向新目标,书写深圳人在新时代新征程拼搏奋进,奋力创造新奇迹、展示新气象的担当与作为。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是贯穿深圳2022全年工作的主题主线。

今年以来,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部署,深圳广泛开展“强国复兴有我”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和“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以模范机关创建实际成效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主题行动,开展“喜迎二十大”“非凡十年”等主题宣传,全力营造平稳健康的经济环境、国泰民安的社会环境、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迎接党的二十大。

党的二十大胜利闭幕后,深圳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的首要政治任务和全部工作的重心。第一时间召开各级党组织会议、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宣讲会、报告会、研讨会、培训班等专题学习贯彻,第一时间印发全市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通知、总体工作方案等一系列文件,通过广泛开展学习培训和宣传宣讲,迅速在全市兴起学习宣传贯彻的热潮。

12月26日,中共深圳市委七届六次全会召开,对全市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工作再部署再推动,指出要按照党的二十大指引的方向,坚定扛起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赋予深圳的新时代历史使命,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走在前列、勇当尖兵。

双统筹

5个“30条”助实体经济渡难关

今年以来,各种超预期因素的叠加和交织,给深圳经济带来较大影响。

深圳市委、市政府全面落实中央、省一揽子助企纾困、稳定经济增长的政策,并结合深圳实际情况,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有重点、有节奏地出台实施助企纾困、工业增速提质、联动生产端促消费、培育壮大市场主体、推动经济稳定增长等5个“30条”政策。截至目前,这些政策为企业减负超过1500亿元,惠及市场主体750万家次。

实体经济领域的中小微企业,受到的影响尤为显著。深圳以纾、降、补、保、促、帮“六字真经”,全方位加大中小微企业纾困力度,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中小微企业发展的影响。

为夺取“双统筹”“双胜利”,深圳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确保各项政策的连续性、有效性,并根据复杂多变的新形势适时“出新”,制订出台新的稳增长、促消费政策。

临近年底,深圳再度密集发布了一系列重磅政策。各区也打出惠企纾困政策“组合拳”,与市一级政策形成联动、配套和呼应。

发展环境

开启优化营商环境5.0版改革

近年来,深圳始终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号改革工程”,近年来出台了《深圳经济特区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迭代推出了营商环境1.0至4.0系列改革政策,从先行先试到全面落地,改革举措在全市“遍地开花”,为经济发展带来了众多新变化。

5月7日,深圳市举行新闻发布会解读《深圳市建设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实施方案》,深圳优化营商环境5.0版改革开启,加快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致力成为全球创新创业和投资发展最佳首选地。

深圳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发展开路护航,2022年综改试点首批授权事项全面落地,10月1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推广借鉴深圳综合改革试点首批授权事项典型经验和创新举措的通知,推广借鉴的典型经验和创新举措共18条。

市场主体活力

10家深企入围世界500强

8月3日,《财富》杂志在其官网全球同步发布2022年世界500强排行榜。深圳一共有10家企业入围,较去年增加2家。分别是中国平安、正威集团、华为、腾讯、招商银行、万科、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深投控、比亚迪、顺丰。其中,比亚迪和顺丰首次上榜。

9月6日,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发布“2022中国企业500强”榜单。深圳29家企业上榜,位居全国城市第三。在“研发投入前十名企业”榜单中,华为以1426.66亿元位列榜单第一。

9月7日,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发布2022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报告,广东入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有51家,其中,深圳占25家,占比49%。

截至目前,深圳已有445家企业入选国家级“小巨人”, 各级专精特新企业超3800家,市场主体活跃。

制造业立市

面向未来布局“20+8”重点产业集群

6月6日,深圳出台《关于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意见》重要政策文件,培育发展壮大“20+8”产业集群,即发展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的2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前瞻布局8大未来产业,稳住制造业基本盘,增强实体经济发展后劲,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和产业创新高地。

《意见》坚持制造业立市之本,把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实体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培育若干具有世界级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先机,提升现代产业体系竞争力,打造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源,为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提供有力支撑。与之相配套,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发布《20大先进制造业园区空间布局规划》,8个区20大先进制造业园区总规划用地面积约300平方公里,各区加大土地整备力度,按计划释放工业用地面积约60平方公里,夯实“20+8”产业集群“地基”。

可持续发展

高标准建设“国际红树林中心”

在深圳建设全球首个国际红树林中心、福田红树林湿地申报国际重要湿地等相关工作,目前正在有序推进。

深圳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双区”建设中努力打造“可持续发展先锋”。2022年,《深圳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2035年)(草案)》进入最后申报阶段,《深圳市公园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暨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深圳市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规划(2021-2035年)》等一批重要专项规划获批实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上,深圳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案例,先后在两个阶段高级别会议中向全球推介,获得“生物多样性魅力城市”国际殊荣,入选“自然城市行动平台”。

创新驱动发展

为科技自立自强贡献深圳力量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当地时间9月29日发布《2022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下称《报告》)。在世界5大科技集群中,中国独占两席,深圳—香港—广州地区、北京分列第二、第三。《报告》指出,中国的创新与发展呈现出良好的正向关系,创新投入转化为更多更高质量的创新产出。

今年以来,深圳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大力推进科技领域综合改革,4项改革试点事项、3项首批授权事项全部落地见效。重塑创新体系,提升创新整体效能,出台实施基础研究相关规划,建立稳定、多元投入机制。强化战略科技力量,发挥科技引领作用,鹏城实验室、深圳湾实验室建设加快,布局建设6家国家重点实验室、4家省实验室、10家市级基础研究机构、340家市级重点实验室,形成梯次接续的实验室体系。以主阵地作为加快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9大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脑解析与脑模拟、合成生物研究等科技基础设施建成试运行,超算中心二期、鹏城云脑Ⅲ开工建设。

传统产业升级

“老字号”变身“新潮牌”的时尚之路

步入金秋十月,以时装、钟表、眼镜等为代表的深圳“老字号”,频频登上央媒省媒的报道,并借力网络走向海外。仅人民网推出的英文原创稿件《眼镜、珠宝、皮革、家具:深圳时尚之都正在崛起》等,就被新华网、光明网、美联社、美国全国广播公司财经频道、德国财经等300家国内外媒体转载报道。

为助力传统产业升级,深圳启动了时尚产业宣传推广系列活动,时装、钟表、眼镜、家具、皮革、黄金珠宝等传统优势产业“轮番上阵”,通过讲好产业故事、推广产业声音、打造产业品牌等多种多样的形式,对深圳传统优势产业推广“营销”,让深圳传统产业集体“出圈”,让“深圳品牌”深入人心,通过营销产业、宣介城市,不断擦亮深圳金字招牌、提升城市软实力影响力号召力。

高质量投资

重大项目夯实发展基础

重大项目建设是经济增长的压舱石。今年,深圳已举行多批次重大项目新开工启动仪式。第一季度新开工项目集中启动活动上,共有245个新开工项目,总投资约2354.7亿元;第二季度新开工高端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产业化项目、东部电厂二期等200个项目,总投资约1624.4亿元;第三批共启动了包括迈瑞龙华基地在内的109个项目,总投资约1012.5亿元。

临近年底,重大项目仍在持续“上新”。12月10日,深圳启动2022年12月新开工项目,247个项目总投资达3775.3亿元,2022年度计划投资约222.4亿元。其中,基础设施领域及民生领域项目占比最高,合计154个项目总投资近1842亿元。

今年1-11月,重大项目累计完成投资2895.7亿元,完成年度计划投资的109.0%,提前超额完成年度计划。

现代文明之城

涵养科学精神、人文精神、艺术精神

当前,深圳正全面实施文化软实力跃升行动,争创首届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加快建设区域文化中心城市和彰显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现代文明之城。

不久前,第二十三届深圳读书月聚焦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读时代新篇、创文明典范”为主题,以260多项、2300余场阅读文化活动润泽市民文化生活。第九届深港双城双年展、第十八届文博会、第十八届创意十二月等活动在历年成功举办的基础之上继往开来。此外,今年深圳多部文艺作品喜获中宣部第十六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全市文艺界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会议暨深圳市文联第八次代表大会胜利召开,均为培育文化的厚度,涵养城市的科学精神、人文精神、艺术精神,努力创造现代化国际大都市高品质生活,提升城市国际知名度影响力注入了坚实动力。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

打造“深圳创投日”新IP

创投行业是促进科技创新、培育新兴产业的重要“助推器”。11月8日,“深圳创投日”启动大会暨深交所科技成果与知识产权交易中心揭牌仪式举行。以月度为节点,将每月的8日作为重要活动日,首站在南山启动后,逐步深入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光明科学城、西丽湖国际科教城、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等重大战略平台及各区举办。高频举行、深入对接决定了“深圳创投日”将推动资本引擎进一步落地发力。

“深圳创投日”IP首次亮相即出圈,将立足深圳、辐射大湾区、链接全球,努力打造成深圳金融的重要名片。

产业空间保障

“工业上楼”夯实制造业“底盘”

11月16日,深圳市加快“工业上楼”厂房空间建设签约仪式举行。按照每年建设不少于2000万平方米,深圳连续5年向企业提供“工业上楼”的高品质、低成本、定制化产业空间,切实降低企业用房成本,提振企业投资信心,全力推进“20+8”产业集群落地生根,夯实深圳制造业“底盘”,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深圳一直高度重视工业发展,提出工业立市、制造业强市战略,今年相继发布“20+8”产业集群、工业“30条”等政策,持续夯实制造业“基本盘”。

目前,深圳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立足于奠定城市中长期产业竞争力基础,破解空间难题,正积极推进“工业上楼”工作,打造“垂直工厂”,大规模提供优质、低成本的城市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国际一流的新一代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型制造业园区。

民生大小事

地铁进入“500公里时代”

交通是助推经济发展的引擎,更是与群众紧密相关的民生事。2022年,深圳以建设交通强国城市范例为目标,轨道交通建设全面发力,迎来丰收“大年”,全年有地铁11号线福岗区段、14号线、6号线支线、12号线、16号线先后开通运营,新增里程总计128公里,成为深圳历史上地铁新增通车里程最长的一年。截至年底,深圳将有17条地铁通城,总里程达到546.85公里,上升至全国第四位。

此外,今年以来,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深圳医院和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获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我市三大高中园迎新、保障房建设加速以及体育场馆实现“一键预约”等民生实事纷纷落地,也让市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再次提升。

招商引资

全球招商大会擦亮“金字招牌”

汇开放活力,聚创新动能,时至岁末,深圳再次吸引全球投资者目光。12月9日,2022深圳全球招商大会在五洲宾馆举行,世界500强、中国500强等知名企业、金融机构、科研机构、专业服务机构代表,重点商协会等代表齐聚,交出优质招商成绩单——洽谈签约项目达315个,涉及投资总额达8790亿元,一批重大项目现场签约。开放的深圳,正描绘出更开放的未来。

举办全球招商大会,是对42年来广大企业为深圳高速发展所作贡献的致敬,也是对全市今年招商成果的检验和展示,更是面向未来奋力前行的郑重宣示,宣示深圳重商亲商的鲜明态度,宣示深圳面向全球招商引资、招才引智的满腔热情,宣示深圳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决心信心。

招才引智

科学大牛加盟深圳

从埃菲·杰曼诺夫到颜宁,一个个享誉世界的科学大牛纷纷加盟深圳。这一年,深圳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以先行示范区的担当作为,勇于改革、不断创新,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的重大机遇,奋力开创新时代人才工作新局面,为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作出深圳贡献。

据统计,今年以来,深圳新增全职院士17人,总量达91人,累计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2.23万人,留学回国人员超过19万人,各类人才总量超662万人。正如埃菲·杰曼诺夫感慨的那样:“政府对人才的支持力度是深圳多样化和全球化的原因。我从没见过哪座城市拥有像深圳一样的支持力度。”

中共深圳市委七届六次全会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2022年12月26日,中共深圳市委七届六次全会召开,全面系统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总结今年以来工作,研究谋划深圳高质量发展与现代化建设,部署下一阶段工作。

全会指出要深刻认识深圳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的使命责任、目标定位,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牢记深圳经济特区的使命任务,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不移走好中国式现代化之路,埋头苦干、奋勇前进,加快打造更具全球影响力的经济中心城市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

围绕新的目标定位,全会就聚焦打造更具全球影响力的经济中心城市、打造更具全球影响力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等作出重要阐述,并就深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战略部署作出了十项重点工作安排,指出要以最大力度、最实举措推动各项工作落细落小落实,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展现新气象、实现新跨越、开创新未来。

更具全球影响力的经济中心城市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要求深圳“发挥作为经济特区、全国性经济中心城市和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引领作用”。深圳要拿出更加有力有效的行动着力实现从全国性经济中心城市到更具全球影响力的经济中心城市的提升,在国家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展现更大作为,加快推动深圳经济实力、发展质量跻身全球城市前列,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不断提升。

打造更具全球影响力的经济中心城市的抓手,关键在于着眼于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立足深圳特点,通过持续努力加快建设全球领先的重要的先进制造业中心和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消费中心、物流中心、金融中心。此外要大力培育发展总部经济、数字经济、平台经济、绿色经济、服务经济、飞地经济、楼宇经济、海洋经济等经济形态,勇于开辟新领域、制胜新赛道。

更具全球影响力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2020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指出,“深圳实现了由一座落后的边陲小镇到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化大都市的历史性跨越”。当前,深圳有基础、有条件打造更具全球影响力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打造更具全球影响力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要坚持全球视野、国际惯例、国外经验与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相结合,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涵养城市的科学精神、人文精神、艺术精神,持续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努力创造便利温馨高品质生活氛围,让深圳这座青春时尚之城成为创业创造的热土、美好生活的家园、绿美满目的花园、幸福和谐的乐园,把深圳这座奇迹之城建设得更加繁荣昌盛、欣欣向荣。

面向全球“双招双引”

抓招商就是抓发展、谋项目就是谋未来。深圳坚持面向全球招商引资、招才引智,以双招双引的坚定性、确定性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

深圳提出,面向全球开展“双招双引”要突出大项目,突出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突出吸引和利用外资,招大引强、招新引优。支持优势企业积极走出去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此外,继续高标准办好全球招商大会,让全世界更多资本、产业、人才汇聚深圳,形成资源要素大进大出的繁荣局面。

新经济形态

伴随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快速应用,各地不断总结出一些富有成效的新的经济形态,成为助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全会指出,要大力培育发展总部经济、数字经济、平台经济、绿色经济、服务经济、飞地经济、楼宇经济、海洋经济等经济形态,勇于开辟新领域、制胜新赛道。

深圳将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吸引更多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区域总部、研发总部、贸易总部等各种总部企业和机构落户深圳,提升总部经济集聚度。大力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打造数字之都。大力发展平台经济,更多引进一大批平台,支持平台企业在引领发展、创造就业、国际竞争中大显身手。大力发展绿色经济,推进绿色产业化、产业绿色化,加快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化。大力发展服务经济,发展工业设计,发展服务型制造,促进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大力发展飞地经济,拓展经济发展规模。大力发展楼宇经济,把每一寸土地都成功利用起来,以楼宇为依托聚集各类服务业集群发展。大力发展海洋经济,推动海洋经济、海洋产业、海洋事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教育强市 科技强市 人才强市

为了把现代化建设的地基打得更稳更牢,深圳坚持贯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会指出,要坚持突出重点、协同推进,加快建设教育强市、科技强市和人才强市。

深圳将强化教育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支持深圳大学、南方科技大学等高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完善科技创新体系,以主阵地作为加快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高标准建设光明科学城、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西丽湖国际科教城、大运深港国际科教城等重大平台。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着力增创人才发展新优势,用好用活各类人才,打造最好的人才生态。

携手建设世界级湾区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支持香港、澳门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四个中心城市之一,深圳有基础、有条件、有责任为粤港澳大湾区、为全省和全国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深圳提出将依托香港、服务内地、面向世界,增强核心引擎功能,服务香港、澳门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携手建设世界级湾区、发展最好的湾区。具体来说,一方面通过持续的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创新,创造源源不断的活力和动力,增强在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引擎功能,提升面向全省全国服务内地的实力和本领。一方面深化深港之间更紧密更务实合作,加快推进硬联通、软联通、心联通各项工作,加快建设前海、河套、沙头角等重大合作平台,加强与香港特区政府发展战略的对接和协作,加大在产业、科创、教育、医疗以及众多领域的交流合作。

此外,深圳还将深入推进广深“双城联动”,加快深圳都市圈规划建设,促进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互动,加强与省内有关各市的产业合作,深化与省内外各地的对口协作,强化与全国各重要经济区域的战略协作,在全国全省一盘棋中更好发挥经济特区辐射带动作用。

宜居、枢纽、韧性、智慧城市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全会指出,要坚持全周期管理意识,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

深圳将加快转变超大特大城市发展方式,注重在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上下功夫,创新思路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和综合承载力,打造宜居、枢纽、韧性、智慧城市。具体包括强化城市空间规划引领,促进全市域高质量一体化发展,高水平推进城市建设,以绣花般功夫持续完善城市管理和服务等。

群众牵肠挂肚的民生大事和天天有感的身边小事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深圳真抓实干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让老百姓的生活步步高、喜洋洋。

深圳将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扎实开展民生诉求综合服务改革,用心用情用力办好群众牵肠挂肚的民生大事和天天有感的身边小事,增强均衡性和可及性,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认真落实省委提出的就业、教育、医疗、住房、养老、育儿、交通、食安、消保、平安等“民生十大工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坚定朝着“民生七有”的目标稳步迈进,着力打造民生幸福标杆。

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可持续发展先锋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全会指出,要坚持绿色低碳发展,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可持续发展先锋。深圳将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让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城市更美丽。

深圳将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巩固提升污染防治成效,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国际红树林中心”筹建工作,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努力为全国全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作出深圳最大贡献。

本版文字:深圳特区报记者 吴德群 林捷兴 徐兴东 杨丽萍 闻坤 沈勇 秦绮蔚 戴晓蓉 邹媛 何泳 张程 张锐

本版图片:深圳特区报记者 周红声

制图:赵小草 来源:深圳特区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

免费联系电话

400-8855-271

客服QQ:2524604571

服务时间:周一到周日8:00-23:30

关注我们
  • 关注官方微信

  • 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