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6月21日消息(记者王洪旭 通讯员何和智)6月21日为夏至,是一年中白昼最长的一天。夏至之后,天气会变得越来越热,海南的炎炎盛夏,养生方面应该注意哪些呢?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谢蓉表示,夏至之后养生要顺应夏季阳盛于外的特点,注意保护阳气,着眼于一个“长”字;市民应从饮食、起居、运动、情志等方面进行养生保健。
作息要合理 洗热水澡
谢蓉表示,从中医理论讲,夏至是阳气旺盛的时节,天气炎热而生机旺盛,也是人体新陈代谢旺盛的时期,人体阳气外发,伏阴在内,气血运行亦相应地畅旺起来。
在日常的作息方面,健康人群要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衰的变化,晚睡早起,这样才能够保持比较多的日常活动,让身体内的阳气得以完全的舒展。而老弱者则应早睡早起,尽量保持每天7小时左右的睡眠时间。
从这天开始,一定要睡午觉,合理的午睡很重要。午觉是以阳养阴,子觉是以阴养阳。只要能合上眼睛一会,就能达到很好的养阴效果。
“洗热水澡也是夏至季节应该提倡的养生方式。”谢蓉表示,热水冲淋,可以加快血液的循环,改善肌肤和组织的营养,降低肌肉张力,消除疲劳,改善睡眠和增加抵抗力。当然,水温要根据每个人的承受能力灵活调整,适宜即可。
此外,市民应注意避免在强烈的阳光下暴晒,烈日炽热时尽量不外出工作,外出时,应采取防晒措施,如打伞、穿防晒服、戴遮阳帽、涂防晒霜等;在高温的情况下作业,最好随身携带清凉油、风油精、十滴水、人丹、藿香正气水等,预防中暑。
静息养心 适当运动
谢蓉表示,根据中医五行理论,夏属火,对应五脏之心。夏日炎炎,往往让人心烦意乱,而烦则更热,可影响人体的功能活动,从而产生许多精神方面的不良影响。夏天是养心的季节,在精神上也要注意调养。听舒缓柔和的音乐是放松身心,调息养心的好方法。俗话说:“心静自然凉”,因此,要善于调节,多静坐,排除心中杂念。
此外,夏季不宜进行大量的运动,也不要在炎热的情况下运动,可以选择在比较凉爽的时候进行,例如早晨或是傍晚时候。可以选择在公园、庭院、湖边或是河边等空气新鲜的地方,有条件的人也可以选择森林等地方。
运动要选择比较轻松的项目,不要太过剧烈,例如慢跑、散步、太极拳等就不错。运动的幅度不要太大,流汗不宜过多,流汗过多容易出现头昏胸闷、心慌,恶心甚至是昏迷。
流汗后要及时补充人体的水分和盐分,可以适当地饮用淡盐水和绿豆汤。运动完后,不要立即用冷水洗澡,否则容易引起身体的不适。
“冬病夏治”好时机
“夏至节气,天气日渐炎热,冬病夏治的好时节也到了。”谢蓉表示,“冬病”是指在寒冬季节容易发作或病情加重的疾病。患有“冬病”的人多有阳虚体质,其共同特点:属于“寒证”“虚证”。
夏季是一年中阳气旺盛的时候,也是人们容易贪凉饮冷耗伤阳气的时候,在人体相关穴位敷贴辛热温阳之药物,扶助人体阳气,加强卫外功能,提高机体防病抗病能力,减少在阴寒较盛之冬秋季节,由于阳气不足而导致一些疾病的复发。其机理是利用夏季气温高,机体阳气较为充沛的有利时机,调整人体阴阳平衡,来达到大大降低冬病发病和减缓症状的效果,这便是“夏治”。
饮食宜清淡 多吃一些苦味的食物
夏至是调养心脏的节气,因为夏至天气炎热,最主要是要做好养心。苦味的食物能够帮助增长心气,所以夏至时节要多吃一些苦味的食物。俗话说“夏日吃苦,胜似进补”,常见的苦味食物有苦瓜、苦苣、芥兰等。需要注意的是,苦味食物不要一次吃得太多,否则容易引起胃肠道不适。再者,夏至的阴气会潜伏在五脏六腑里面,因此在饮食方面不要太过寒凉,不宜多吃冷粥、凉粉、雪糕、冷饮等,避免损害到脏腑。西瓜、乌梅、绿豆汤等虽然能够消暑,但也要常温情况下食用。冰镇的食物也不宜吃太多,避免伤害到胃肠。
夏至天气炎热,人体的消化功能相对较弱,因此,饮食宜清淡,要多食杂粮以寒其体,不可过食热性厚味肥腻之品,以免助热生风,激发疔疮之疾。
来源: 南海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