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季媛媛 上海报道虽然《“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和“十四五”规划确立了信息体系建设和智慧医疗对于实现“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意义。但是健康生态系统的广度和复杂性意味着它很难由单个实体医疗机构所建立,而通常由整合了产业链上下游多个业务的平台型数字健康服务商所促成。目前,国内的信息化体系建设还存在诸多痛点亟待解决。
江苏省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杨刚在近日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数字疗法需要关注三点,一是把过去的感觉主观感觉量化;二是建立更为完善的行业标准流程;三是聚焦软件本身、患者服务个体化打造。
“现在基于大数据、知识图谱、人工智能技术,数字疗法可以做到对患者进行一个聚类分成,或者是个体化的画像分析,然后再去建立个体化的标准路径,也是在此基础上,最后必须将数字疗法落实到严格的循证医学中,证明它有效,而这也是数字疗法的出路。”杨刚认为,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数字疗法要走向这个方向,还需要走很久。
数字医疗成大健康产业热门
尽管目前行业标准路径还在探索中,但丝毫不影响这个行业迎来高速发展期。
中国医疗大健康市场规模大,增速快,增量空间广阔,正处于向世界级医疗高地看齐的过程中。得益于医疗消费需求的释放、政策对医疗体系的引导,中国医疗大健康市场规模已达到13万亿,且在过去8年中高速发展,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3%,目前已经跃居为全球第二大市场。而据沙利文咨询的一份报告显示,去年中国医疗电子商务的总市场规模为1870亿元人民币,预计将于2025年超过5580亿元。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医疗和商业模式都将面临一次新的跳跃,中国市场正值数字医疗新纪元到来的前夜。
也是看重了这一市场的前景,国内外众多企业纷纷涉猎其中,围绕后疫情时代数字医疗前沿领域的三大主题进行战略布局,一是数字疗法。就认知行为疗法和软件赋能方式等高效创新的数字化治疗手段;二是疾病早筛及预防。通过大数据技术和线上患者教育,在疾病临床症状出现前进行有效早筛和防治、提高患者治愈率和健康水平;三是互联生态下的用户体验。跨国巨头与本土合作,实现在互联网时代将用户体验纳入其数字化生态,从而实现服务升级。
目前,国内包括商汤科技、尚医信息(术康App)、好睡眠365、微脉、柯基、萤火虫等在内的初创公司和企业,都在聚焦数字疗法的探讨,这也使得在一个医疗创新价值链上接力互补的生态圈正在形成。
商汤科技AI药物研究总监张捷认为,中国数字医疗市场前景广阔、大有可为。商汤智慧医疗坚信,借助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数字创新将深刻影响药物研究、以及医生和患者做出综合健康决策的各个环节。
赛诺菲大中华区总裁贺恩霆博士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正日新月异地重塑着医疗健康行业的格局,我们清晰感知到数字医疗在未来取得飞跃式发展的巨大潜能。现在数字医疗创新以及数字医疗的解决方案发展非常快,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主题,但是即使在这么庞大的主题下,企业必须要有非常明确的目的,就是如何对患者的生命带来积极的影响,如何让患者患病的整个旅程更加方便、更加获益,而且是通过移动医疗的解决方案来帮助他,提高他在医疗旅程中的便捷性,更好的医护效果。
“中国将会成为世界上首个可以在医疗方面实现O2O线上线下整体融合给患者提供很好的疾病旅程的国家,这种线上线下的合作,提供服务的模式,在很多快消品领域,消费者已经非常熟悉了,比如说在化妆品领域,但是在医疗行业却不尽然。特别是随着老龄化的深入,更多医疗需求的产生,以及人们需要更好地预防疾病,治未病意识的提升,光靠实体的资源是不够,需要建立更好的生态系统。”贺恩霆博士说。
数字疗法领域诸多瓶颈待突破
普华永道《2021年中期中国医疗健康服务行业并购活动回顾及展望》报告显示,2013年至2021年上半年,中国医疗健康服务并购投资总额累计超2800亿元。其中2016年和2019年至今呈现行业并购投资高峰。2021年上半年,并购交易主要由财务投资人贡献,交易金额占总交易金额的72%,财务投资人交易集中在数字医疗领域,包括AI辅助诊疗、医疗信息化、在线诊疗与健康管理等。
另据MarketsandMarkets预计,全球数字疗法市场规模从2021年34亿美元5年后增长到131亿美元,持续保持20%以上增速。不过,当前在中国,由于受各种因素制约,数字疗法商业落地还处于早期市场培育阶段。
实际上,以患者为中心的健康生态系统正在世界各地涌现,以应对日益严峻的挑战。麦肯锡《亚洲医疗保健的未来:数字医疗生态系统》的报告认为,亚洲正在为数字健康生态系统铺平道路,潜在的生态系统有关方可以通过采取大胆的战略行动来创造价值。此类生态系统旨在通过整合三个关键“组件”,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环境中无缝地提供正确的护理:一是跨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提供商网络,二是利用行为、社会和健康等相关数据分析患者需求,并选择合适的健康服务提供者的智能系统;三是使数据、见解能够在健康服务提供者之间流动的技术主干。
对此,赛诺菲中国商业化负责人马静表示,从一个技术变成一个产品,面临很大的挑战,其中之一就是监管的挑战。在全球这一视野下,对数字化疗法如何进行监管成为一大挑战,特别是以软件为基础的一个产品,面对互联网企业软件的不断的迭代,而所有的迭代都要经过缜密的验证,甚至要再确认再注册对企业造成的影响。这也要求监管部门思考如何界定数字化疗法的产品。
“如果将数字疗法作为医疗器械来看待,这是一个中低风险还是高风险的领域也成为诸多业内人士在争论的话题。毕竟,要想将医疗器械产品化和商品化,就要考虑到它的法规路径,需要提供相关临床验证数据,证明其安全有效性,最终才能拿到注册证,这些都是很多数字化疗法的企业或初创企业需要考虑的事。”马静说道。
蔡司中国首席运营官谢磊也在近日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也表示,数字化现在是每个公司面临的一个挑战,其实数字化不是做与不做的问题,而是必须要去做,不做就会被淘汰的问题。所以,对蔡司而言,数字化是蔡司的关键所在,需要把它放在关键的战略支柱上。不过,我们也需要看到,在中国做数字化与海外相比,有很多不同的方面,首先,环境不一样;其次,客户使用习惯不一样;此外,监管环境、法律环境也不一样。
“所以,从公司层面来看,我们要区别对待。就是基于这么多的不一样因素,要求我们在本土战略推动的过程中要有不同的数字化策略,考虑如何利用好中国数字化平台。”谢磊说。
构建创新生态成跨国药企趋势
眼看着从事数字疗法的企业层出不穷,其中也不乏一些企业奉行的是快速上市,快速迭代的模式,对于临床数据和临床使用反馈有很大的需求,因此,长期以来都是通过免费赠送系统的方式进入医院,以求获得院内数据训练及临床医生反馈。
这也导致许多企业布局者由于系统不好卖,同质化竞争严重,最后还是回到了信息化公司那一套比拼谁的商务关系更硬,而不是系统性能的状态。在同质化的竞争模式下,数字疗法行业整体处于“试用”的状态,因此,企业如何打通商业化模式,实现落地运营也成为一大关键。
如此也使得,在中国自主创新药的新生命周期下,如何通过资本、创新与研发、临床等产业链要素的融合和链接,赋能中国数字医疗产业发展,推动数字医疗完成落地也成为一大关键。特别是对于医疗医药大健康行业而言,相比其他行业,此类行业门槛比较高,资本链比较长,要想在三五年内实现创新具有一定难度。
“首先,我们要明确我们想要解决什么问题;其次,我们要看清行业全貌,明确哪些企业能够互相取长补短;此外,需要有专业性的团队对合作项目进行评估。”谈及目前数字疗法落地痛点及解决方案时,赛诺菲大中华区首席数字官赖文德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等介绍,自2018年“极创联盟”创立伊始,赛诺菲率先入场数字化医疗布局,并进一步联结多方资源和生态伙伴,融通未来医疗创新生态圈。在此期间,本土初创企业正是这一生态系统中的“有机因子”,跨国企业通过赋能其最具前景的项目,解决数字医疗推进中的诸多痛点,推动本土创新势能向高效数字化医疗解决方案的孵化。
在社会环境、政策及资本不断发展助力的情况下,通过跨国药企的创新孵化可以进一步促进生物科技企业与产业发展的深度聚合,打通科技和经济融合中的堵点,把科技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持续推进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加速落地。
与赛诺菲不同,作为光学和光电领域的领先者,蔡司在积极拓展跨界合作的同时,也将目光放在了全新的数字化技术赋能创新,致力于打造以用户为中心、数据互联的解决方案和综合生态圈,并以创新的光学技术助力健康医疗领域的发展。
谢磊称,目前,蔡司有建中国数字解决方案中心,针对中国一些很特殊的来建自己的数字产品和解决方案。“例如,在眼健康这块,我们有本土化,包括与阿里的合作,对于青少年眼健康的小程序,让他们能够更好的了解怎样保护自己的眼睛,也可以更好的线上线下和医院做联合,能帮助他们改善眼健康。”谢磊说。
在推动商业化方面,跨国企业有着较为健全的体系,也是在此阶段,中国医药行业正在推进“全面自主创新”产业升级,在此阶段,跨国企业在华打造创新中心,将目光瞄准中国最具价值的前沿科技,以期实现双赢的目标。而从目前的发展路径来看,人才、资金、基础研究是自主创新的三大重要因素,与跨国企业展开多方合作、共通共享也将成为中国企业未来主流趋势。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