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一线生活-深圳论坛
关注我们
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版
手机扫描直接访问

为了赶热点,常备眼药水 | 自媒体对2016年热点的爱恨情仇

0
回复
210
查看
[复制链接]

8775

主题

1万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9643
发表于 2022-12-17 09:12: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编者按:2016年接近尾声,新榜陆续推出系列盘点,希望尽可能通过回顾,提炼内容创业者们的真经,给予后来者迷惘者以帮助。以下是继涨粉融资取关自媒体卖货(可点击查看)之后的最后一篇系列盘点,关键词为“追热点”。

微信四年,“追热点”不仅仅是自媒体行业的专有名词,也成为了小编生活的一部分。

当一个热点事件在社交媒体刷屏,或是表现出刷屏的苗头,自媒体这套“追热点系统”就会被瞬间激活。可能是为了搭乘热点这艘流量巨轮,也可能只是有话想说,小编们为此创下诸多的花式蹭热点法,大潮退去,岸边留下了不断刷新的爆款传播案例。

比如今年较为典型的王宝强离婚事件。王宝强半夜宣布离婚,当天凌晨有20篇10w+熬夜推送。@凤凰新闻客户端 发微博,跪求明星发声明不要在凌晨或法定节假日或法定节假日的凌晨。其中想表达的微妙感受,所有的小编都了然于心。而整件事背后的传播数据,几乎可以用夸张来形容。

新榜整理了这一年来我们为之刷屏的那些热点事件,并找到一些当时为之制造爆款的自媒体人,聊了聊当时的情境,以及现在的感受。从快播案开庭、papi酱融资,到罗一笑事件、中关村二小霸凌,回过头看,竟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



“刘备我祖”运营者 刘黎平:蹭热点既是我的强项也是我的局限





擅长写“文言史记”的“刘备我祖”,几乎每篇“史记”都围绕热点展开。里约奥运期间,他曾推出《史记 傅园慧传》《史记 郎平传》等百万级爆文。《史记 郎平传》一文仅赞赏就达2万。

记得写郎平传的时候,是一边看比赛,一边写她过去的辉煌,当时很怕比赛失败,因为失败可能也会影响到观众的情绪,阅读量乃至打赏,在观看比赛的过程中,很紧张地记解说员的解说,想象着怎样转化为文言文和诗词,到比赛结束时,基本上写完了。本来可以马上推出,因为当时有一个广告,在编辑的时候费了不少劲,所以比赛结束两小时左右推出的。

蹭热点既是我的强项,也是我的局限所在,到现在也没突破。现在回想起来,这三部作品之所以成为爆文,除了题材,也契合了粉丝的一种情绪表达,爱国,痴迷体育,甚至怀旧,例如郎平,对现状的突破,对自由的渴望,例如傅园慧,乃至武侠风的熏陶,例如林丹李宗伟就很有武侠范。

总的来说,古文体蹭热点,观点要新奇,例如郎平的天下负我,我不负天下,例如天既生李丹,又生李宗伟。同时要有史家的大气,不能太极端,要有风骨和血气,有大格局的担当。史记体风格也是这么渐渐打造出来的。或者说,奥运热点为史记体进一步摸清了方向和发展模式。





“Lifehack”运营编辑 Steven:得不停地刷,还好我有眼药水

和颐酒店女生遇袭事件发生当天,健身号“Lifehack”是最早一批参与事件讨论的公众号之一,一天之内阅读数超过16万。

和颐酒店女生遇袭的事情,当时我只是转发了一下作者的长微博,其他的什么都没做,我很笨的。其实就是每天刷微博,就刷出自己想要的东西了,因为资讯一直在更新,你不刷就会有大量的信息错过了,而个人关注的号毕竟有限,所以得不停地刷,还好我有眼药水……





“超高能E姐”运营者 E姐狼小蓓:涨粉18万回过头看也还是有遗憾




王宝强事件发生后,“超高能E姐”推出4篇文章,阅读数从24万到143万不等。其中一篇在企鹅号上阅读数高达2970万。四篇文章过后,“超高能E姐”微信涨粉18万,微博涨粉16万。

当时连熬了一周大夜,因为手下没有全职的工作人员(都是大学生),也没好意思让人陪着,几乎是个人单枪匹马在网上找线索,找一个个有可能知情的人问;法律和财经部分有请教学习相关专业的小助手。

出稿的时候还是力求严谨的,说每一句话都要求自己做到要么有截图、视频,要么有相关录音;然后也把相关爆料人列了个单子,要求匿名的我都备注了(这也是一般新闻的操作手法)。

当时真真假假的爆料太多,很多网友在微博冒充马蓉和宋哲,还有网友冒充马蓉闺蜜给我发私信报假料(当然他们也不止找了我一家);然后各种门户不停发弹窗,几乎每天都有新剧情,我当时觉得这真是太魔幻主义了。不只是门户经常发弹窗,爆出一些真真假假的新闻标题;还有各种KOL站队,有些人基于片面或者错误的信息写出感情很强烈的文章,比如骂王宝强是Low逼等。就感觉当时舆论为这事撕成了一团麻花。但蹭流量的是主流,真正可读的,对这件事有提纲挈领调查分析的人很少。

但我的习惯是要把这个事情写到令自己信服,所以那几天睡得非常少,每天都是高度兴奋状态,找证据说服自己。因为每一个爆料出来,都能把我的证据链再完善一点。就是处女座的龟毛个性啊。八卦是挺娱乐的,但是八卦也可以有新知的。

后来,一些人也开始主动来跟我说王宝强的事了。我现在知道了更多事,不过已经不想再写了,那个时候写是吊车,现在写是消费。没必要为了个十万加去消费人家对你的信任感。

回过头看也有遗憾啊,在掌握的事实有限的情况下,没能百分百准确地分辨信息的真假。好在主要信息我get到了,细枝末节的错误在后面的文或者微博里面也备注修改了。





“果壳网”新媒体主编 陈旻:往往会选择不去第一时间追

在和颐酒店女生遇袭事件爆发第二天,参与话题的200多个活跃公众号中,新榜指数在900分以上的占到15个。其中,“果壳网”的《光天化日之下住酒店都能遇袭?突发状况下女性该如何自我保护?》一文传播最广。作为一个百科号,“果壳网”切热点的角度也令人印象深刻,比如写“蓝瘦香菇”时,找了一个菌物学硕士科普那种蘑菇的物种特点,顺带八卦了其他的蓝色蘑菇。

和颐酒店的事情,对我们来说,总体的思路其实是“有所不为”。在有些热点上,我们往往会选择不去第一时间追,或者不去追。原因有这么几个:事情的真相暂时未明,科学的态度是得根据确切的事实展开讨论,真相未明,我们不能说。非娱乐性事件,尤其是涉及公共安全、群体情绪的大热点,我们会更加谨慎,我们不愿去消费人们的情绪,而希望我们给出的文章能给大家有帮助,如果做不到这一点,仅仅是蹭热点的话,我们不做。





“摇铃铛”运营者 摇铃铛:追热点有种虚假繁荣的感觉

摇铃铛曾撰文《王宝强:这个世界对好人太薄情。》,阅读数突破百万。

王宝强我是凌晨2点写到4点发,凌晨一点半的时候,看到朋友圈有人发王宝强的新闻,原本都拉灯打算睡了,翻来覆去觉得不对,wuli宝强太惨了,如果我都不为他站出来,还是人吗?但追热点就是给人一种虚假繁荣的感觉。哇塞我阅读这么高,其实并没有什么卵用。





“吐槽电影院”主编 院长:不要为了反对而反对

“吐槽电影院”曾为乔任梁离世发文《网传乔任梁因SM死亡不实,请给死者最后一点尊重吧!》,阅读在10万以上。

印象比较深的是王宝强离婚和乔任梁去世。两篇都是当天发生后很快就发了,也很快达到了10w+。但心情完全不一样。

宝蓉离婚的时候我安利了老美剧《lie to me》,和一系列出轨相关的日剧。和大家一起探讨日本人为何如此爱拍主妇出轨剧,产生很多有意思的结论。

而对于乔任梁的去世,当天晚上很多人是抱着玩味,质疑,猎奇的心态去看的,包括我自己在最早得知这件事时一度误以为炒作;后来确认事实了,心情一下子很沉重。同时乱七八糟的各种信息也传了出来。我当天发出的文章也特地强调了有关信息(SM致死)不实。不过这种夺眼球的元素最能刺激人的关注,于是看到了一大批科普文,反讽文出现,主题是SM只是性癖好不丢人啊等等。

然而,人家确实不是这个死因,为什么要为了反对而反对,为了某一群体发声或者为了阅读量,就要造成更多人对死者的误会吗? 总之,乔任梁的去世不仅让人看到世态炎凉,知道要关心抑郁症患者,还能发现造谣者的可怕,以及善于玩弄文字游戏的人在某程度上一直在做造谣者的帮凶。这点是很值得思考的。

“倾我们所能去生活”运营者 晚情:不要先入为主,尽量就事论事

王宝强离婚事件时,晚情曾发文《比王宝强离婚更值得深思的,是男女婚姻价值观的差异》,短短几日被近600家公众号转载。

现在回头看,对热点还是有三点感悟:如果为了追热点而写文章,其实是没有意义的,只有看了热点事件,有自己的观点不吐不快时,写出来的文章才最有价值;不能为了流量点击去迎合读者,挑动读者的情绪,要客观公正,有自己正确的三观,否则,可能热点没追上,倒引来一片骂声,得不偿失;对于尚不清楚的事件,不要先入为主,尽量以事实、证据说话,就事论事,不要过多涉及情绪。

“王左中右”运营者 王左中右:如果再给我一次选择,我选择不发声



印象比较深的可能是罗一笑事件,这个热点当时有关注并写了一个变态字,寓意带血的营销,后来觉得这个评价可能有失偏颇,整体而言比较五味杂陈,有鄙夷,有痛恨,有惋惜,有悲痛,有同情。最后孩子还没能救过来。如果再给我一次选择,我选择不发声。





“喃东尼”运营者 喃东尼:很难再弄出那样的现象级漫画了





后来,喃东尼还写过一篇《有一种友谊,永不翻船》

“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体曾风靡朋友圈,喃东尼正是背后的漫画作者。不过,当时的他也为大量的抄袭侵权而伤透脑筋。这让我想到王宝强事件中,曾有一个运营仅三个月没拿到原创标签的公众号也写过一篇百万级爆文,当时被许多平台抄袭转载,最后小编在无奈之下,举报了100多个公众号。

现在回头看,感觉就像是被上天青睐了一下,后来以此为契机组建了一个工作室。其实之前也在计划中,算是加速了这一进程。不过我觉得我很难再弄出像小船体那样的现象级漫画了。





在对这些事件的关注和讨论中,2016年也即将过去。虽然这里提到的热点事件并不能悉数覆盖我们在这一年中经历的一切,但仅仅是这些故事,就足够令人印象深刻。

“追热点”的经历并非全然美好,但小编埋头码字写出的那些推送,还是在不经意间记录了这个世界的变化。当时过境迁,无论是愤懑,是激动,是惊奇,是感动,是懊恼,是醒悟,还是无可奈何,都成了窗里嬉笑怒骂的情景剧,而我们又成了站在窗外的过路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

免费联系电话

400-8855-271

客服QQ:2524604571

服务时间:周一到周日8:00-23:30

关注我们
  • 关注官方微信

  • 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