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一线生活-深圳论坛
关注我们
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版
手机扫描直接访问

64年邓小平视察工厂,认出一妇女后问:这5年你隐姓埋名过得如何

0
回复
198
查看
[复制链接]

8831

主题

1万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9916
发表于 2022-12-12 21:54: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964年春,年轻的新中国正在秘密进行一项重大工程——研制原子弹。

为了了解进展情况,给科技工作者加油鼓劲,邓小平和彭真于同年4月来到位于兰州的铀浓缩厂视察。

科学家们正在紧张的进行各种试验任务,邓小平亲切的和大家打着招呼。

就在这时,一个熟悉的女性身影引起了邓小平的注意。这个妇女身材瘦小,是在场为数不多的女性科学家。

邓小平走到她身边,说:“我见过你嘛!1959年你胸戴大红花,参加了全国群英会。从此你隐姓埋名,不知去向了,连你的先生张文裕也找不到你了。”

这个女科学家名叫王承书,截至1964年,她已经在公开场合消失了5年时间,为的就是参加原子弹的研制任务。

6个月后,新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承担主要任务的王承书功不可没。

1966年,新中国成立17周年庆典,王承书因为贡献突出被请到天安门城楼观礼。

毛主席见到王承书,当面表扬她,“这是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的女功臣。”

提到“两弹一星”,我们都知道钱三强、邓稼先等科学家,作为为数不多的女科学家,王承书却鲜为人知。

但在国内外物理界,王承书却有着“中国居里夫人”的美誉,她还是国内热核聚变的领军人物,除此之外,多项科技成果填补了国际国内相关领域空白。

那么,王承书究竟有怎样传奇经历?为什么在国内科学家中显得有些“冷门”不为大众所知?



(王承书在工作中)



我们一起走近王承书,了解她鲜为人知的不平凡人生。
1.钱三强眼中的女奇人

从1959年开始,我们国家开始独立自主研制原子弹。

关键时刻,科学家钱三强挑起了这一重任,然而,钱三强格外头疼,那时候最缺的就是人才,尤其是研制浓缩铀的科技人才。

获得铀235是一个世界性难题,这是研制原子弹的瓶颈问题。除了美国和苏联之外,其她国家大多都没有掌握这一技术。

没有铀235研制原子弹就无从谈起。由谁来担任提炼浓缩铀的重任呢?当时国内并没有专业人才,相关研究基本处于空白。

危急关头,钱三强想到了一个人,这个人就是刚回国不久的王承书。

钱三强相信,当时国内只有王承书具备相关专业素养,也一定能完成这一艰巨任务。



(钱三强)



自1956年年底回国后,短短2年多的时间,钱三强看到了这个女科学家的聪明智慧、深厚学识,也看到了她身上的韧劲、拼劲。

1958年,我们国家筹建筹建热核聚变研究室,钱三强第一时间找到王承书,想让她承担起实验室的筹建任务。

钱三强本以为王承书会拒绝,因为那时候她已经年仅50岁,应该退居幕后执行教学科研任务,

如果再让她冲在一线,钱三强有些于心不忍。

可当钱三强找到王承书时,这个瘦弱的女性却非常爽快地答应:“我同意!”

然而对于王承书来说,热核聚变的很多理论和实践也要从零学起,于是组织就派她到苏联参加学习。
就这样年近50岁的王承书重新拿起了书本,虽然年纪大了,但她学习格外刻苦,晚上经常学到凌晨两三点。

在学习中,她越来越感到自己对相关领域知识的匮乏,因此虽然感到精历难以为继,但凭着饱满的热情和学习激情,很快由一个热核聚变领域的小学生成了一个专家型人才。

仅用一年时间她就完成了所有学业,由于国内任务紧张,在完成学习后她马不停蹄地就赶回了国内。



(王承书和钱三强讨论学术问题)



即便是在回国的火车上,她依旧在坚持学习和工作。在路上的7天7夜里,她几乎不眠不休,把一本美国最新出版的热和聚变书籍翻译成了中文。

正是这本书,奠定了我国热核聚变专业的理论基础。

随后,以这本教材为基础,王承书带领一支攻关队伍,不到2年时间就丰富完善了相关专业内容,填补了我国的一项重大空白。

对于这样一个拼命的女科学家,钱三强格外感动。

也正因为如此,在研制原子弹任务中,钱三强才第一时间想到了这个看似柔弱的“奇女子”。

钱三强找到王承书想征求她的意见,让她加入到原子弹研制任务中来。

没想到,还没等钱三强解释完这次任务的艰巨性,王承书再一次爽快的同意了,她掷地有声的说道:“我愿意。”

从那之后,王承书过起了隐姓埋名的生活,由于任务的高度机密,她连自己的丈夫都没有告诉自己所从事的工作。

不仅如此,她还彻底搬离了自己的家,直接住进了工厂。

三年后,也就是1964年10月,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家人才知道了王承书的真正任务。



(王承书)



此后,越来越多人才知道原子弹研制任务中还有一个传奇的女科学家,而且她还是负责最核心的任务——铀235的研制任务。

很多人不禁好奇,这样一个奇女子究竟是怎样掌握一身学识的?她身上有怎样传奇的经历?

正如人们猜想的那样,王承书确实是一个奇女子。
2.女奇人成长经历

1912年,王承书出生在上海。

那时候正是新旧交替的时代,军阀混战,到处都是炮火硝烟。

好在王承书的父亲在国民党政府担任警政司司长,足以给全家人以庇护,才让王承书有了一个幸福安稳的童年。

而王承书的母亲则是当地有名的才女,不仅饱读诗书,而且琴棋书画样样精通。

受母亲影响,王承书从小就爱好学习,尤其是对于数学极具天赋,无论是小学还是中学,她始终在学校名列前茅。



(青年时期的王承书)



可是从小体弱多病的王承书在中学却休学两年。即便如此,她的功课依旧没有落下,2年后回到学校,依旧门门功课第一名,特别是数理化等科目,经常考满分。

等到王承书17岁时,抗战形势越来越紧张,此时的她内心里看到孱弱的中国饱受外敌欺辱,立下了学本领报效国家的志向。

在父亲的支持下,她还曾经赴日本留学,在此期间,她爱上了物理,更时刻以居里夫人为自己的榜样。

从日本留学回国后,由于成绩突出,她被保送到燕京大学学习。

在大学,王承书没有像其她女生那样选择师范专业,而是选择了相对冷门的物理专业,在同学眼里,王承书就是个异类——物理专业里只有她一个女生。

然而,很快王承书就令所有人刮目相看,大学期间,她的物理成绩始终保持前几名,让那些男同学汗颜。

以至于虽然班里只有她一个女生,但没有男生敢向她求爱,这也为她提供了更好的学习环境,她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物理学习上。



(王承书)



可是情窦初开的年纪,王承书却对自己的物理教授张文裕产生了爱慕之情。虽然她们是师生关系,但后来竟然成功走到了一起,并且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为国家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一直到1939年,她们才正式结婚,并且一起去昆明担任大学教师。

虽然和自己心爱的人走到了一起,但她们并没有荒废学业,反而相互鼓励,继续学习。

一次偶然的机会,国家推荐留学青年去美国留学,然而有一条硬性标准却限制了王承书。

原来,根据美国密歇根大学规定,已婚女性不得报考。

这让王承书气愤不已,她当即向密歇根大学写了一封申诉信,并且强烈表达了自己对物理专业的喜爱,特别向往去美国大学深造。

正是因为她的执着,让密歇根大学奖学金委员会深受感动,最终把她破格录取。

王承书出国留学会导致和丈夫两地分居,但她的丈夫张文裕给予了大力支持。最终,1941年8月,王承书如愿来到了密歇根大学读书。



(青年时期的王承书和丈夫张文裕)



幸运的是,一年后,她的丈夫也成功考取了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她们夫妻得以团聚在一起。

虽然都到了美国,但她们夫妻都沉迷于自己热爱的物理研究工作中,经常聚少离多。很快就在各自领域取得了不凡成就。

在大学里,王承书充分展现了她的物理天赋,在她的教授、国际物理学权威乌伦贝克的帮助下,王承书取得了气体输运理论研究的巨大成果。

她们一起提出了“王承书—乌伦贝克方程”,填补了世界在这一领域的空白,引起了各国物理学家的广泛关注。

王承书在西方物理学界的名气也越来越大,很多人称赞这个年轻的中国女生是“了不起的人才”。

而她的丈夫张文裕也发现了“张氏原子”,这同样是物理学界的一个重大发现。

她们夫妻纷纷取得重要成绩,而且已经在美国生活了七八年,按美国法律规定,可以取得美国国籍,但她们夫妻却从来没有向美国政府做过申报,始终想着要回到祖国。



(王承书和丈夫张文裕讨论学术问题)



尤其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让她们夫妻异常振奋,更加坚定了她们报效祖国的决心。

然而,王承书和钱学森等科学家一样,回国路受到了重重阻隔。
3.回到祖国,甘居幽暗

从1949年开始,王承书和丈夫就不断向美国政府申请回国。

然而,美国为了防止优秀科学家流失,出台了一条禁令:凡是在美学理工农医的科学家,不允许回到新中国。

王承书和丈夫不仅在禁令范围内,而且因为她们知名度也比较高,成了美国政府的重点关照对象,甚至把她们列入了禁止出国的黑名单。

无奈之下,王承书和丈夫只能忍气吞声,默默等待时机,在此期间她们有了爱情的结晶,生下了一个儿子。



(周总理出席日内瓦会议)



在此后的数年里,新中国外交事业取得巨大进步,在国际社会逐渐有了话语权。

日内瓦会议上,经过周总理的努力,终于和美国达成了协议,让在美的科学家可以顺畅的回国。

当王承书得知这一消息后喜极而泣,她和自己的丈夫抱头痛哭。

她们第一时间整理自己的物资,随时做好回国的准备。很多生活物资都被她们留在了美国,寄走最多的就是各种物理资料和书籍。

在短短几天内,她们把300多个包裹陆续寄回北京,在她们看来,这是自己最宝贵的财富。

然而她们回国之路却没有想象的那样顺利,第一次提交回国的申请,就被美国政府驳回了。

第二次、第三次又被拒绝。

一年后,在祖国的帮助下,美国政府终于同意了她们回国的申请。

1956年11月,买完机票之后她们什么都没有带,所有的家产都送给了邻居,只带着孩子就踏上了回国之路。

此时的新中国,刚刚结束抗美援朝战争,百废待兴,无论是生活条件还是科研条件,都无法和美国媲美。

然而,这更加坚定了她们用自己的学识报效国家的决心。回到祖国之后,她们迅速受理任务,投入到了相关科研任务中。



(邓稼先、王承书、杨振宁、张文裕)



最初王承书负责筹建热核聚变研究室,在建立起实验室,完善了相关教学资料后,又紧急接受了原子弹研究攻关任务。

而王承书的任务就是攻克原子弹的核心材料铀235。

最初,很多人并不看好王承书,因为放眼整个科研团队,王承书是为数不多的女科学家。

更为重要的是,王承书在国外研究的是大气中的稀薄气体,原子弹、铀同位素分离这些都和她的专业不搭界。



(王承书(左三)和参与第一颗原子弹研制人员合影)



可是王承书又是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和专业素质让大家刮目相看。

在实验室里她经常不眠不休,再一次从零开始,专心研究铀同位素分离知识,在房间里一呆就是几天几夜,有时为了验证一个数据,经常顾不上吃饭。

那时候,国内还没有计算机,为了验证数据,王承书用手摇计算机和计算尺计算。

手摇计算机摇起来格外费力,弱小的她就用双手摇,算出结果后,再用笔记下数据,工作几分钟,就满头大汗。

长期高强度的工作让她迅速衰老,经常面容憔悴,虽然她刚刚50岁,但看起来却有60多岁,头上布满白发。

那时候,正值我们国家经济困难时期,很多老百姓甚至吃不饱饭。虽然国家把保障物资重点向科学家倾斜,但生活条件的艰苦可想而知。

对于这些,王承书没有任何怨言,全身心的投入到了研究工作中。

短短三年时间,王承书就攻克了铀浓缩的关键技术,提炼出了高纯度的浓缩铀,有力确保了原子弹研制工作的整体推进。

1964年4月,铀浓缩工厂来了两个特殊人物。



(504厂旧貌)



原来,为了鼓励一线的科技工作者,中央派邓小平和彭真到504工厂考察,给大家加油鼓劲。

邓小平亲切的来到科学家中间,和大家握手表示慰问。就在这时,人群中的王承书引起了邓小平的注意。

早在回国之初,邓小平就对这个成果斐然的女科学家印象深刻。但由于保密需要,王承书来到铀浓缩工厂工作的事很多中央领导也不知情。

此时,邓小平在这里意外发现王承书自然感到惊奇,邓小平亲切说道,“我见过你嘛!1959年你胸戴大红花,参加了全国群英会。从此你隐姓埋名,不知去向了,连你的先生张文裕也找不到你了。”

那一刻,谈到王承书的丈夫和家庭,她内心感到格外愧疚,孩子已经十几岁了,她却很少照顾孩子。就连自己的丈夫也有近3年都没有见过面了。



(邓小平)



在那次视察中,邓小平和彭真对王承书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

王承书只说了一句话:这都是大家的功劳。
4.国之脊梁、为国担当

在所有科学家的努力下,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在罗布泊爆炸成功!

这一壮举震惊了世界,极大提升了我们国家的国际地位,打破了美国的核讹诈。

1966年国庆节,我们国家刚刚完成原子弹爆炸实验,氢弹攻关任务即将取得成功,全国人民沉浸在国庆的喜庆氛围中。

同年10月1日,天安门组织了一次规模浩大的阅兵式。王承书因为成绩斐然,被邀请登上天安门城楼观礼。

聂荣臻元帅向毛主席隆重介绍王承书,毛主席听说她的事迹后,对王承书给予高度评价,高兴地说:“这是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的女功臣。”



(晚年的王承书)



毫无疑问,王承书担得起主席这样的评价,她放弃了国外优渥的生活,回到国内抛家弃子、隐姓埋名,投入到秘密科研攻关任务中,并且取得了巨大成就。

然而,在此后的十几年里,她依旧过着隐姓埋名的生活,奋战在国家科研攻关任务中。

1964年,上级任命她为华北六〇五所研究员、副所长,负责大型气体扩散机研究攻关任务。

在她的努力下,相关研究工作取得重大进展。然而,在研究过程中,却出现了不和谐一幕。

有关领导在会议上,故意夸大试验成果,建议把该成果定型上报。

当时的很多科学家虽然有异议,但并不敢轻易提出反对意见。关键时刻王承书站出来,否定了那名领导的意见。

在她的坚持下,相关试验成果推迟了半年定型上报,在此期间,王承书带领团队经过多次反复试验,弥补了相关科技的短板,也避免了出现更严重损失。



(王承书)



长期的科研任务中,王承书不仅为国尽责、为国奉献,更敢于为国担当:如果她当初不提出异议,必然会给国家带来损失。

著名教育家、理论家龚育之曾在《论科学精神》中评价王承书,“王承书的所作所为就是一面镜子,爱国有的时候就体现在每一个人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是否敢于做到实事求是。”

肯奉献、敢担当,王承书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深切的表达着对祖国的热爱,对党的热爱。

王承书曾经写过一本自述,在自述中她记录了自己思想认识转变的过程,也记录了自己求学之路的艰辛。

在自述中,字里行间无不表达着对祖国的热爱。

王承书表示,学生时代反动政府是极其落后的,是中国共产党救国救民于水火之中。她说“如果不是新中国的成立,我也许就不会回来了。我的愿望是加入中国共产党。”

在从美国回国不久,王承书就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并在1961年如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在她的日记里有这样一段话:在无论任何条件下,坚决最好地完成党交给我的任何任务,在必要时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她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



(晚年的王承书依旧奋战在科研战线)



当时王承书的工资有280元,在正式加入党组织之后,她当月的工资只留下了80块钱,其余200元钱都上交给党组织作为党费。

即便是剩下仅80元钱,王承书还拿出一部分用于学术活动的组织,帮助生活困难群众。

很多人劝王承书留一些钱照顾家庭和生活,可是王承书却坚定的说,“我既然入了党,就要给党做贡献。我用不了这么多钱,国家不用给我那么多钱。”

正是怀着对祖国的热爱、对党的热爱,王承书顾不上照顾家庭、孩子,全身心投入到了科研工作。

后来,王承书年纪越来越大,组织便安排她担负教学育人工作。然而,即便是80岁高龄时,她依旧每天拿着放大镜看资料,指导学生完成论文。



(王承书在指导学生)



那些年,在她的培养下,一大批年轻的科学家走上新的工作岗位,为我们国家充实了物理人才队伍。

每当看到学生在各自领域有新成果,王承书格外高兴,“把我的学生培养起来,就是我最大的安慰。”
5.抠门院士,无双国士

王承书把一生都奉献给了祖国的科研事业,她的丈夫张文裕也一样。

张文裕在云南主持建设落雪山宇宙线实验站,取得了很多重要成果,也培养了一大批宇宙线研究人才。

后来张文裕还先后担任《中国科学》《科学通报》的副主编、主编。1957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王承书夫妇贡献卓著,但生活上从来都非常简朴,甚至有些抠门。

在六七十年代,普通工人只有几十块工资,而王承书却能领280元,但她从来不愿意花钱在生活享受上。

甚至同事们称王承书为“三不”科学家:有福不会享,有钱不会花,有权不会用。

走进她家里,几乎没有高档家具,一台洗衣机用了十几年。家里最多的就是满满几柜子的书籍。

她家的生活就连普通老百姓都不如。

1992年,王承书丈夫张文裕弥留之际,留下这样的遗言:不为儿孙留遗产,将一生积蓄全部捐给“希望工程”。



(王承书和家人合影)



丈夫去世后,王承书第一时间把两个人所有积蓄拿出来捐赠给希望工程,在西藏日喀则建设了一所“文裕小学”。

而晚年的王承书同样能省就省,就连看病也不愿意用高级药品,唯恐多花国家的钱。

那几年,王承书患有白内障,可是她听说医生要给她用600元的进口药,当即表示拒绝,而且还幽默的说:

“你看我这眼睛,还值600块钱吗?”

虽然说的轻描淡写,但在场医生感动的热泪盈眶。那时候王承书依旧穿着朴素的衣服,粗糙的布鞋。

1994年6月18日,王承书带着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走完了她光辉的一生。和丈夫一样,她也留下这样的遗嘱:

不要任何形式的丧事;

个人书籍笔记全部留给科研工作;

遗体不必火化,捐赠给医学研究或教学单位;

所余积蓄,全部捐给“希望工程”。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王承书和丈夫张文裕把毕生学识贡献给了祖国,隐姓埋名30年,不求任何名利、不要任何名誉,以至于很多人都不知道她的名字。

但,她们是真正的国士无双,她们是真正的时代英雄。用一生奉献践行了她们的诺言:此生惟愿长报国。
参考资料:

1.中核集团,毛主席赞“她”是“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女功臣,2022-03-31

2.北京日报客户端,王承书:隐姓埋名只为祖国荣耀,2021-06-07

3.中核集团,珍贵笔记首次披露—“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的女功臣”王承书自述传奇人生,2022-06-28

4.中国网,王承书,2018-09-26

5.央广网,王承书:一生三次“我愿意” 隐姓埋名三十年,2019-04-06

6.共青团中央,隐于时代的奇女子!“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的女功臣”王承书 ,2022-06-26

7.中国青年报,三次“我愿意”挺起精神脊梁,2019-04-0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

免费联系电话

400-8855-271

客服QQ:2524604571

服务时间:周一到周日8:00-23:30

关注我们
  • 关注官方微信

  • 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