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一线生活-深圳论坛
关注我们
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版
手机扫描直接访问

《本源心法》:只要我们努力向上,就可以达到天人合一的生命境界

0
回复
140
查看
[复制链接]

8775

主题

1万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9643
发表于 2022-12-8 08:42: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王阳明是一个传奇人物,他的心学风靡于全球,他要做“圣人”,而他的这个小儿时的梦想居然在多年以后变成了现实。
王阳明一生都在悟道,而他在贵州“龙场悟道”,也是他人生开挂的开始,心学也由此诞生。这个少年时期骑马射箭,读书悟道,考察边关的少年,终于不负众望,一步一步在实现自己伟大的梦想。他另辟道路,开辟自己的领域,寻找自己心中的梦。
他被后人称为“圣人”,被人称作“千古完人”。王阳明是一个奇迹,500多年来,他成了无数人的追求,他的心学让无数人为之痴迷。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圣人是一个至高无上的褒奖嘉语。只有超凡脱俗,才能超凡入圣,才能成为至圣先师。
圣人的内涵,指品德最高尚、智慧最高超的人。圣人的思想可以影响一个时代、一个国家、甚至整个世界,以至恒远。圣人知行完备、感天应地,是有限世界中的无限存在。“才德全尽谓之圣人”,这是对“至善”“至美”的人格追求。
在最早出现的甲骨文中,“圣人”上左有“耳”以表闻道,通达天地之正理;上右有“口”表以宣扬道理,教化大众;下边的“王”代表统率万物为王之徳,德布天下。
孟子说:“圣人,人伦之至也”(《孟子·离娄上》)。
中国古典中记载的著名圣人,如:尧、舜、禹、老子、孔子等;庄子、孟子、荀子等先贤大儒,同样被后人视为境界接近圣人的人。
孔子在《周易》十翼中说,“圣人以通天下之志,以定天下之业,以断天下之疑。”给天下人带来利益,造福于民众,这样最大成就的人,当然是圣人了。
孟子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尽自己的善心,就是觉悟到了自己的本性。觉悟到了自己的本性,就是懂得了天命。保存自己的善心,养护自己的本性,以此来对待天命。不论寿命是长是短都不改变态度,只是修身养性等待天命,这就是确立正常命运的方法。
《道德经》中讲,“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遵循道的规律和原则,所有的事情都会顺其自然而成,如果能遵守“道”的原则无为而治,天下万物都会按照自身的规律正常发展。所以说,无为才能让万物自然而然地发展。
《系辞》中讲,“形而下者谓之器,形而上者谓之道。”在有形体的东西之上,凭感官不能感知的东西叫做道;有形体的、凭感官可感知的东西叫做器。
太极一动,就生出阴阳。中华文明历来强调天人合一、尊重自然。“天人合一”是视天地、万物、人为一体的思想。在中国古代文化中,人与自然的关系被表述为“天人关系”。
董仲舒说,“天人之际,合而为一。”
季羡林说,“天,就是大自然;人,就是人类;合,就是互相理解,结成友谊。”
在儒家看来,“人在天地之间,与万物同流。”人与万物一起生灭不已,协同进化。人不是游离于自然之外,更不是凌驾于自然之上,人生活在自然之中。
程颐说,“人之在天地,如鱼在水,不知有水,只待出水,方知动不得。”人根本不能游离于自然之外,更无法超越于自然之上。“天人合一”追求的是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共同生存、和谐统一。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自然法则是宇宙万物和人类世界的最高法则;自然法则不可违,人道必须顺应天道,人只能“效天法地”,将天之法则转化为人之准则。
王弼说,“人们应该不妄为、不强为、不乱为,顺其自然,因势利导地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尊重自然,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价值取向。
《论语·述而》中说,“钓而不网,弋而不射宿。”钓鱼不要截住水流一网打尽,打猎不要射夜宿之鸟,反映出古人朴素的生态道德思想。
《孟子·尽心上》说,“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不仅要爱护自己的同胞,而且要扩展到爱护各类动物、植物等自然生命。人类应当担负保护自然界以及其它生物的道德责任和义务,尊重与爱护大自然,以仁慈之德包容与善待宇宙万物,要有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独特思考和生态智慧。
时间花在哪里,收获就在哪里?我们要心里明白,只有自己才能够拯救自己。我们永远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除非他自己想改变。成年人不能被教育,只能来引导。讲故事比讲道理管用。
王阳明一直行走在格物致知的道路上,一直行走在觉悟的道路上。



就在这条道路上,王阳明提出了“人人皆可为圣人的修身心法”,这个修身心法可以从两方面理解:
第一个方面:圣人不分大小。比如圣人是金子,尧舜是一万斤,我是五百斤也行,但同样是纯金。不要搞三千斤破铜烂铁。
王阳明的这种说法,很有教益。我们平时呢,最在意跟人斗斤两,老觉得谁比我成功,谁比我钱多,却不注意自己的独特价值。所以,我们要牢记“只为自己争成色,莫与他人斗斤两。”尽管我们只有二两,但我们所拥有的这二两,是百分百纯金,是别人弄不来的。
比如张其金所创作的《本源纪》,我们是写不出来的,但我们可以宣传他的本源思想。如果我们这样做了,我们就可以成为“本源思想体系”的最好传道者。其结果是我们的成色也不比张其金差,而且在这方面甚至会比张其金做得更好,更优秀。
第二个方面:圣人的情境模拟法。所谓圣人的情境模拟法就是圣人办大事,成大功,他处理的事,我们可能没遇到过,也没机会遇上。但我们处理的事,圣人多半都遇到过、处理过。因为圣人要完成上天赋予的使命,他就必须经历普通人所没有经历过的事件,他才能拯救世界,才能培养起为拯救世界所需要的条件,即“圣人具备无所不能的力量,能让天下人屈服听从教诲;社会遭遇灾难,世人渴望圣人救度;圣人成为世人的偶像,被世人膜拜;圣人受到推崇,圣人思想成为社会主流。”这四个条件。如果圣人不具备以上条件,纵使当世有圣人降生也无法完成救世使命。
人人皆是圣人,圣人只是能够时刻以自己的善良本性做事,而普通人则容易受到情绪欲望的误导而偏离圣心。
叔本华认为人的动机可以归结为三种:仁慈,自私和恶毒,任何人只是三者比例不同。圣人是完全仁慈的人。君子是没有恶毒的人。小人是不知道仁慈的人。恶人是只有恶毒的人心。
而老子在《道德经》所讲的核心,就是如何修炼为圣人。
老子在《道德经》里把圣人描述为“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形容圣人的形象:“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浑兮其若浊”。
老子在《道德经》里把圣人的为人描述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这句话说的是有道的圣人方正而不生硬,有棱角而不伤害人,直率而不放肆,光亮而不刺眼。
圣人洞察事物是:“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圣人之道是为而不争。
总体来说,圣人尽人之道而齐天道。所谓:“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我们只有通过修身、修家、修乡、修国、修天下,不断锤炼自己,克制私欲、柔弱包容、为下、谨慎严谨、智慧勤勉(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以天地之道为鉴(爱养万物而不为主),理论上都可修炼为圣人。
然而,古往今来,能称为“圣人”者屈指可数。任何人都不是绝对的圣人,以圣人的标准衡量孔子,其离圣人标准尚远。比如,骂学生到尖酸刻薄的地步,比如从政的欲望。
真正的圣人大多都无名无姓,淹没在历史长河中,比如河图、洛书、诗经、还有被秦始皇烧毁的浩瀚书籍。所以,老子只能以“古之善为士者”统而称之。



所以说,当我们在生活中遇到待人接物这些事情的时候,如果我们解决不了,我们就要想:“这件事,这种情况,如果是圣人,比如老子和孔子遇到了这件事,他们会怎么处理。如果也不过和我的处理方式一样,那我在这件事上,就和老子、孔子一样了,我就是圣人了。”如此这样对比后,都能用这种“圣人情境模拟法”来揣摩,来解决问题,我们就能不断地修身精进,我们的成长就快了。
在生活中,哪种人最可怕?就是看准了方向,一根筋走到底,坚持不懈的人最可怕。比如骆驼,虽然速度慢,但一直行走。沙漠那么大,多少猛兽和人被困,但骆驼没事,只有它能够走到尽头,找到水源。如果骆驼坚持不下来,最后的结果就是死亡。马儿速度虽然快,但它在沙漠里未必就能活下去。同样地,我们人类也一样,只有哪些低速行走且持之以恒,永不放弃,永不停歇的人,最终才能走向成功的巅峰。因为在这些人看来,坚持不懈是一种修养,是一种开悟,是走向开挂人生的必备要素。
我们怎样才能达到这种好的修养呢?怎样才能开悟呢?怎样才能拥有开挂的人生呢?这就需要在一套“心法”来指导,让我们科学规范地进行修炼,从而达到明心见性,证圣成真,返璞自然的至高境界。
什么是心法呢?所谓心法,就是一种可以看作具有灵性的东西,它超越悟性,它能够调动天地之气,掌握动静之时,让我们人类通过修炼,达到与天地联系,并融合,使我们人类的智慧得到不断成长,生命得到觉醒,灵性得到成长,精神能量得到提升,让自己在宇宙天地中充满灵性,使自己天生所负有的使命能够顺利完成。
如果一个人没有身负使命,悟性可能很好,但缺少灵性。就像我们常提到的伟人、圣人和贤人都是身上肩负着“辅佐天道安定万物”使命的人,他们要做的是要让万物安于自然之序不要乱。
如果自然秩序乱了,他们就要依靠自己的智慧形成一套思想理论体系,引导人类把已经混乱的自然秩序恢复成原来的和谐状态。打个比方来说,好比电脑系统崩溃了,怎么都修不好,最好的办法,就是把它恢复出厂设置。但要恢复到出厂设置,也需要一套维修手册的指导,而圣人的思想理论体系就好比是电脑的维修手册。
事实如此,圣人自古以来就是对思想家、哲学家的一个称呼,现在很多人对于现实精神的压力,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便把希望寄托于一种憧憬幻想的人物身上,甚至已经到了痴迷的地步,无法自拔。
说到这里,我们就来看看道家思想文化的代表人物老子就可见一斑了。
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周朝有一位守藏室史,相当于现在的国家图书馆馆长,他姓李名耳,字老聃,因其思想理论影响了整个人类,故而被人们称之为老子。
老子因为留下一部五千言的《道德经》,被尊为中华文明的始祖之一。
老子生于陈国,自己却任职于周朝的都城洛邑,与家中的老母亲难以相见,本想着接老人一起住,但是老人一生都待在家乡,在东京住不惯,结果老子在这里一工作就是三十多年,直到接到母亲病危的消息。
等到他赶回老家,母亲已经辞世多时,眼前只留下一堆黄土,茫茫大地,从此天地之间再也找不到母亲的身影。
老子坐在坟前回首往事,母亲的养育之恩、音容笑貌一幕幕浮现在自己眼前,慈母的叮嘱应犹在耳,可是他却再也看不到了。
老子一时颓然地席坐在地上,一声不吭,一动不动,就像一个入定枯坐的高僧。忽而他又好像明白了什么,发现自己的愚蠢,一阵苦笑之后,顿觉腹中饥饿,浑身疲乏。于是站起身来,大吃一顿,然后倒头就睡。



家里的家将(相当于现在的私人保镖)和仆人都觉得十分蹊跷,于是上前询问。
老子却笑着说道:“人生在世,不过情智二字,因为有情,所以可以互相抱团取暖,相濡以沫。因为有智,所以能够看透万事万物的本质。如果用情绪来牵动智慧,人就会变得歇斯底里,昏聩不堪。我老聃现在失去了母亲,亲情难断,所以痛不欲生。如果用智慧来引导情感,情绪就可以得到节制,万事都可以变得顺理成章。现在的我就像一个溺水的人,在情绪中浮浮沉沉,忽然就想通了,有如释重负之感。于是突然感到肚子也饿了,心中也充满了力量。于是觉得腹中饥饿,身体困乏思睡,便饱餐一顿,大睡一场。”
下人不理解的是,生母去世,作为人子,本应该悲痛欲绝,可是他却先是呆坐,然后就是大吃一顿大睡一场,起来就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难道说老子冷酷无情,心中对亲情没有半点的留恋,对于生死没有任何的芥蒂?
而老子给出的解释是,“人这一生,由空无处来,既然是两手空空而来,必然有一天就要再回到虚空中去。在没有我们父母之前,也没有父子母子之情。当有了父母和我们之后,才有了父子母子之情。”
老子讲到这里,抬头望了望天空,接着说道:“现在自己的母亲离开了,母亲对于我这份情就不存在了,我对母亲的亲情却还留在心中。等到母亲和我都消失之后,这份母子之情就彻底消失了。这样说来,没有亲情之前和亲情消失之后又有什么差别呢?既然这一切没有区别,我们为什么还要沉溺其中悲不欲生呢,这不是很愚蠢吗?自古骨肉之情难断,这是人之常情,也合乎情理。但是如果因此就不节制感情,由着性子去发泄、去沉溺,以致损神伤身,这就有悖于情理了。”
老子望着家将和仆人,加重语气说道:“这个道理既然我想明白了,心中的块垒也便疏通了,自然身体也恢复了活力和精神,于是我就开始感到饥饿和疲惫,于是我就想大吃大睡一顿了。”
一百多年后,道家的另一位圣人也与这两个问题直面相向,这个圣人就是后人看来以潇洒著称的庄子。庄子所面对的问题与老子的一样,就是与他恩爱一生的妻子刚刚去世。
面对“生死和亲情”这两大谜题同时摆在庄子的面前,他又是如何处理这件事情的呢?出乎众人意料的是,他竟然敲起脸盆唱起了歌。
我们看错了了吗?我们确实没有看错,这就是“鼓盆而歌”的典故。
庄子的好朋友惠子想着老友死了老婆,本来打算吊唁,但他却看到了眼前的这样一幅场景:庄子撇着两腿坐在地上,一边敲打着瓦盆,一边在唱歌,歌声之中似乎还有几分欢快的气息。
惠子当场就怒了,指责道:“庄子,你老婆和你生活了大半辈子,起早贪黑地照顾你,现在她死了,你不哭也就算了,怎么还唱上了,这是不是太过分了?”
庄子却答道:“惠子呀!你看到的未必是真相,对于我老婆死了这件事,我一开始也不能接受,我也曾伤心难过过。但是后来我就想通了:世间本来就没有我们,不仅没有我们的身体,就算是我们的气息也没有。后来产生了生命,有了我们的身体和灵魂,有了我们的一生。现在我的老婆只是回到了她出生之前的状态,这不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吗?”
“而我一个男子汉大丈夫,在这里哭哭啼啼的算什么样子?于是我就不哭了,反而觉得不管对于她还是对于我,都是一种解脱。”
由此可见,不管是老子还是庄子,无论生死还是亲情,他们都把它们看作是“有生于无,又归于无”自然而然的事情,这一点我们也能想通。只是他们没有回答的是:人为什么会有感情会有亲情,既然生死是很自然的事情,为什么人还要逃避死亡畏惧死亡呢?
老子和庄子的思想境界和哲学思想领域很高,现代大部分人是无法理解的,所谓阴阳对抗,就是两种文化思想的定义对抗,最后会诞生出一种思想控制下的思想公式。
老子在《道德经》中最经典的一句话叫做复归于婴儿,就是忘掉所有的思想定义回到婴儿时期,啥也不懂,啥也不说,烦恼随之消失。



但儒家思想则是做人的一个衡量标准,因为儒家的思想是一种对未来的美好憧憬,那么应当是最后呈现出来的一个结果。
文圣孔子也是制定了很多的礼仪文化,按照孔子的思想去做事情也没有错误的地方。毕竟文化是需要开发到顶峰的,所以孔子未能制作出思想领域上重要的思想对抗公式。
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天何尝说话呢?四季照常运行,百物照样生长。天说了什么话呢?
《中庸》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人类努力向上,就可以尽己之性、尽物之性,由近及远,最终达到天人合一的道德生命境界。
佛学理论也是一门哲学,其理论与道家思想理论接近,唯一的不同点在于佛学思想在解决问题上,采用了一种强制措施即为佛门戒律,这些戒律是大众文化所不认同的,所以佛学文化一直没有得到真正的发挥。
到这里,在我们理解了儒释道三家的思想后,我们就可以来看一看儒释道三家所描述的未来圣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

免费联系电话

400-8855-271

客服QQ:2524604571

服务时间:周一到周日8:00-23:30

关注我们
  • 关注官方微信

  • 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