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一线生活-深圳论坛
关注我们
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版
手机扫描直接访问

集微咨询:国产替代风潮下,MCU市场陷入同质化竞争

0
回复
174
查看
[复制链接]

8550

主题

1万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9073
发表于 2022-12-7 10:57: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集微咨询(JW insights)认为,
-当前国内MCU厂商已有上百家,对标进口芯片的情况非常严重,导致国内MCU产品将陷入同质化竞争之中,且价格战越来越激烈,尤其是在通用MCU市场。
-针对市场需求较大的特定垂直领域,推出兼具高性能和成本优势的专用MCU,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并持续完善生态圈,实现逐个突破或是国内MCU厂商突围的有效方式之一。
近期,爱集微重磅发布《中国半导体企业100强》排行榜,在百强排行榜中,涉及MCU业务的企业占比较多,在通用MCU领域,包括有士兰微、兆易创新、中颖电子、芯海科技、小华半导体、北京君正、比亚迪半导体、上海贝岭、四维图新、艾派克、东软载波、富满微、国民技术、中微半导等十余家半导体企业。
在专用MCU领域,还有复旦微电、钜泉光电、峰岹科技、全志科技、博通集成、乐鑫信息、南芯半导体等半导体企业长期深耕在智能电表MCU、电机驱动MCU、WIFI MCU、快充MCU等市场。
此外,在市场需求和国产替代的强势带动下,紫光国微、韦尔股份、思瑞浦、炬芯科技、杰理科技、瑞芯微等半导体企业也纷纷开展通用或专用MCU业务,国内MCU产业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国产替代成本土MCU产业发展的主要驱动因素
微控制器芯片(MCU)是现代电子信息社会智能控制的核心部件之一,又称单片微型计算机或者单片机,是把中央处理器(CPU)、存储器(memory)、定时器/计数器(Timer)、各类模拟信号采集模块和通信接口等主要部件集成在一块芯片上的微型计算机,为不同的应用场合做不同组合控制。
MCU是智能控制的核心,其主要功能就是作信号处理和控制,在家用电器、消费电子、医疗设备、计算机、工业控制、汽车电子等诸多领域都有广泛应用。
近年来,在物联网、汽车电子等市场的带动下,全球MCU出货数量和市场规模均保持稳定增长。根据IC Insights预测,2021年全球MCU市场规模将达157亿美元,2024年将达188亿美元,3年CAGR预计达到6.19%。



在市场格局方面,全球主要的MCU供应商仍以国外厂家为主,行业集中度相对较高。全球排名靠前的MCU厂商包括瑞萨电子(日本)、恩智浦(荷兰)、英飞凌(德国)、意法半导体(瑞士)、微芯科技(美国)等。
国内主要的市场份额同样被进口芯片占据,不过,与全球市场需求以汽车电子和工控产品为主不同,消费电子领域才是国内MCU市场需求的主流。
由于中国厂商的市场占有率较低,在中美贸易摩擦持续升级、进口芯片供应紧张等因素叠加之下,国产替代成为了驱动本土MCU品牌市场份额增长的主要因素。
通用MCU竞争白热化
在上述趋势带动下,近年来,本土MCU厂商均实现了较好的成长,2021年业绩普遍实现了翻倍增长,并有14家本土通用MCU厂商跻身于《中国半导体企业100强》排行榜。



值得一提的是,MCU市场参与者众多,竞争非常激烈,除瑞萨电子、恩智浦、英飞凌、意法半导体、微芯科技、德州仪器等国际大牌厂商外,还包括盛群半导体、新唐科技、义隆电子、松翰科技等中国台湾的厂商,以及上百家本土MCU厂商。
虽然MCU市场规模逾百亿美元,但随着国内MCU厂商不断增加,国内MCU产品将陷入同质化竞争以及价格战越来越激烈,尤其是在通用MCU市场。
以32位MCU为例,集微咨询(JW insights)了解到,市场上主流的32位MCU均采用ARM内核,尽管各大厂商均推出了基于RISC-V构架的MCU,但由于其生态环境并不完善,整体出货量仍以ARM内核MCU为主,本土MCU品牌的产品序列、采用工艺、性能参数也几乎是完全对标进口品牌,产品同质化的情况非常严重。
此外,由于国产替代需求旺盛,导致众多本土MCU厂商在市场竞争中,均以与进口品牌产品的PintoPin引脚兼容以及性价比更高为卖点。
虽然对于下游厂商来说,在替换过程中可以避免修改PCB设计,同时节约成本,对于本土厂商来说,也可在短时间内获得较好的销售额。
但这也进一步加剧了MCU产品的同质化,导致本土厂商对产品的创新能力低下,只能模仿市场上的热门产品,自身产品易于替换,代理商和客户对品牌的忠诚度也必然会变低,对品牌形象的树立并不能起到好的效果。若本土品牌不能在软件、解决方案和应用方向上体现产品价值,必将陷入价格战。
专用MCU或成本土厂商突围重点
集微咨询(JW insights)认为,随着通用MCU芯片差异化越小,同质化程度越高,陷入价格战的风险也越大,而针对市场需求较大的特定垂直领域,推出兼具高性能和成本优势的专用MCU,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并持续完善生态圈,实现逐个突破或是国内厂商突围的有效方式之一。
例如,物联网市场就是一个持续爆发,且对微控制器的需求显著增加的万亿级市场,也是未来MCU市场的主要增长点。
MCU作为物联网的核心零部件,其设备接入量以数百亿计,当前市面上已经有非常多针对物联网市场的芯片,但物联网应用的多样化势必带动上游芯片产品也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推出更细分、更具针对性的定制化产品,才能助力本土厂商更好地在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
现阶段,已经有部分本土MCU厂商正在朝专用MCU发力,包括家电控制、电机控制、智能水表、智能电表、快充、TWS在内的特定市场都有本土MCU的身影。
在《中国半导体企业100强》排行榜中,共有8家专用MCU厂商入围,其中复旦微电、钜泉光电主要深耕于智能电表MCU,全志科技、乐鑫信息、博通集成主要深耕于WIFI MCU,峰岹科技则立足于电机驱动MCU领域。



由于MCU应用广泛,在不同的应用领域所需要的功能并不相同,因此,根据不同的行业情况,市场上陆续推出了搭配安全性、AI、算法、无线通信、传感器、驱动芯片、电源管理、定制通信协议及硬件接口的专用MCU。
集微咨询(JW insights)认为,MCU市场将朝着节能化、智能化、安全性、轻薄短小及多功能合一等方向发展。但随着万物互联的时代到来,更多“爆款”的细分应用市场将层出不穷,这也将推动产业界涌现出大量极具创新力的专用MCU,凭借本土化优势,国内厂商能更快响应市场需求,并实现细分市场的逐个突破顺势突围。(校对/萨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

免费联系电话

400-8855-271

客服QQ:2524604571

服务时间:周一到周日8:00-23:30

关注我们
  • 关注官方微信

  • 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