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华网福州9月26日电(蒋巧玲)产业发展是当前漳州发展的主要矛盾,工业支撑不足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如何破解这一难题,漳州市委书记邵玉龙说:“要大抓工业、抓大工业,建设漳州工业新城,力争用三年时间,让规模工业总产值突破1万亿元。”
25日,福建省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漳州专场举行。邵玉龙在发布会上着重介绍了漳州工业新城建设的出发点和目标方向。
他说,目前,漳州工业化水平仍处在初级阶段,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11.1:47.8:41.1,一产过大、二产不强、三产较弱,工业规模总量小、质量效益不高。同时,漳州当前的发展存在不少突出问题和短板,又处在民生高投入的阶段,如果不把工业做大做强,财政收入就难以增加,发展就难以为继。
“因此,我们要旗帜鲜明地抓工业,大抓工业,抓大工业,推动漳州工业新城建设。”邵玉龙说,大抓工业,就是要坚持不懈抓工业,久久为功抓工业;要在统筹兼顾的情况下,将人力物力财力往工业聚焦,资源匹配聚焦工业,实现工业投入产出最优化、最大化。同时,要抓大工业,通过优化存量,运用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做大做强;要抓龙头、铸链条,招引大项目、好项目,大力发展体量大、集聚度高、带动力强的先进制造业,推进经济增速换挡。
在这种工业建设方案下,漳州正在全力推进古雷炼化一体化、中怡精细化工、金龙汽车、漳州核电、海顺德催化剂等重大工业项目建设,力促中沙(福建)乙烯联合体、古雷炼化一体化项目百万吨级乙烯及下游深加工装置项目等项目开工建设。2018年,漳州全市规模工业总产值为5623亿元。今年1-8月,漳州市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8.9%,增幅位居全省第二;工业投资增长34.5%,增幅位居全省第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