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一线生活-深圳论坛
关注我们
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版
手机扫描直接访问

当年层层加码的楼市政策,总有一天会退出

0
回复
208
查看
[复制链接]

8783

主题

1万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9667
发表于 2022-11-29 09:31: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1月财经新势力#






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emmm,怎么说呢……
当我想在周日下午写点什么的时候,一时间竟然忘记了上周五晚兑现的降准,忘记了5000亿长期资金释放的利好,忘记了六大行,为房企们定向奉上的,万亿支票盛宴。
我不知道周一的资本市场还会不会记得。
也不知道资本市场的参与者之中,有多少“天选打工人”可以正常上班,有多少只能居家办公,又有多少要一面居家办公,一面监督着熊孩子的网课。
我甚至不知道,这样的生活,什么时候会有反转的一天。



还是说说房地产吧。
大家都知道,最近房企们从金融机构那儿获得了迅速,且天量的支持。
光上周最后两天,六大行就给17家意向房企“撒”了1.2万亿元以上的授信额度。



当然,17家意向房企并非全是民企,我数了一下,纯粹的民企只有8家,碧桂园、龙湖、美的、绿城、滨江、合生创展、金辉、大华。
前三家是常驻小红花,绿城和滨江是专注产品的“好学生”,合生创展是不缺钱的实力粤企,而金辉和大华,于我算是新面孔。
再加上此前获得了债券授信额度,但没有拿到银行授信的的新城和新希望,至少十家民企有望获得活水。
更多的民企还在争取中,最不济也能享受金融16条中,鼓励存量融资合理展期的利好。
粗粗一算,从2020年中“三道红线”出台至今,房企们被划为三六九等,现金流被卡死,全行业已经经历了两年多的艰难时刻。
如今,对于房企的态度彻底转向,融资额度放开,对于“红线”的严格管控逐渐无人提及。
坚持不出险的那些房企们,获得了活下去的权利。



土地市场上也有了新的动作。
自从2021年开始的“两集中”制度,正在悄然退出。
“两集中”是一个强制性扎堆卖宅地的政策——
自2021年初开始,在22个重点城市里,零散的卖地行为被整合成一年三次的“卖地展销会”,房企们难免顾此失彼。
再加上融资难,卖房也难,土地市场不可避免地凉了下去。



到了今年,不少城市开始“小步快跑”——
先是将铁板一块的“三次集中供地”扩大为四次,再是南京、苏州、无锡的第五批地块名单陆续上架,最后,武汉的第六批供地都在放风了。
这还是比较迂回的,南京和长沙已经明示,想要退出集中供地了。
如此看来,在稳地产的大背景下,没有什么是不能因城施策的。
如果你所在的城市还有一些对于调控措施的坚持,那么,大概率是这儿的地产市场还没有糟糕到一定的程度。
不破不立,就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回想一下,市场端“降杠杆”政策的退出,远比房企端更早。
早在去年下半年,房贷利率就开始下调。现在,房贷利率已经不能用简单的下调来形容,基本已经down到谷底了。



紧跟在利率之后松动的,是各地的首付比例,接着是三四线城市陆续“认贷不认房”,现在,这个举措已经蔓延到杭州这种“准一线”了……
从这个角度看来,鼓励买房,尤其是鼓励改善一族入市这事儿,已经推了整整一年。
但效果嘛,是这样的——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就一直没有回正,跌幅长期保持在20%上下。
很显然,从数据看,市场没有回温,甚至还算不上触底。
但其实也不用慌,牌还远未打尽。
2014年的时候,所有的放松几乎都是全国性的——
大规模棚改强行制造需求就不说了,就从购房调控松绑来说,无论是二套房首付降为4成,还是增值税5改2,都是全国一盘棋;除了四大一线城市和三亚,全国限购全部取消。
每一次松绑,都是一次足以刺激潜购房者眼球的重磅新闻。
而现在,四大一线城市你看我我看你,谁都不敢带头大幅松动。
而其他城市就算放松,也只敢“小步快跑”,挤牙膏式出利好,不敢闹出太大的动静。
再加上众所周知的那些不确定性……
共识难以凝聚,信心就不容易重建。
但是,就像上一part所说的那样,如果铁了心结束最后的摇摆,就没有什么不可以因城施策的。
那些当年层层加码的总有一天会退出。
回归到市场的真实,保持勇敢,保持耐心——
一直游到海水变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

免费联系电话

400-8855-271

客服QQ:2524604571

服务时间:周一到周日8:00-23:30

关注我们
  • 关注官方微信

  • 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