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期话题
如何实现“有效”跳槽
年末,许多职场人开始思考
是否需要换一份工作
那么,如何选择跳槽时机
跳槽一定是离开公司吗
怎样做好转型的准备工作
……
本期我们邀请两位校友
为大家分享如何理性“跳槽”
(文末Q&A也精彩)
01
成功跳槽需找准时机
构建核心技能、学会舍弃
【分享人】陈岱立,复旦-港大IMBA项目校友,亦昇慧福企业管理咨询创始人
什么是跳槽?狭义的跳槽通常是指个人从一家公司到另外一家公司工作。我认为我们都在经营着自己人生唯一的公司——XXX’s Life.com,跳槽是以让自己变得更优秀、实现事业梦想为目的,对现有工作和经验做出的调整,不仅包括公司之间,也包括公司内部的变动。
为了清晰地展示个人职业生涯关键点,我以对公司贡献度和个人竞争力为维度,把职业生涯分成三大阶段:累积经验的缓慢爬坡期、取得成功的加速发展期、承担更大职责的高速发展期,甚至实际工作中会有更多个阶段。
当个人发展获得巨大成功,达到每个阶段的高光点时,就是职场转换的关键点,需要考虑下一阶段的发展规划,用目标鞭策自己不断前行。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仅仅为了追求薪酬增加、职位提升、情绪逃避而跳槽,就很容易出现问题,遭遇职业生涯的断层。
根据我的经验,“反向规划职业生涯”可以助力职场高光时刻的实现,简单来说就是要“以终为始”,设立一个长期且具有挑战性的职业生涯至高点,用可视化的方法描绘并铆定自己成功的样子,借此源源不断地汲取动力,帮助自己实现梦想。
“平衡轮”:关键经验评估
1、遴选出最重要最关键的经验;
2、以1-10分进行打分;
3、涂上色彩,让平衡轮的效果更具有冲击力;
4、找到关键的撬动点(单个或多个)。
每个职场人都应拥有属于自己的核心“必杀技”,包括洞察力、沟通能力、领导力、执行力、帮助他人成长的能力、自我管理的能力等。大家可以解构职场榜样的成功经验,对标自己找到不足和差距;也可以和值得信赖且有经验的前辈共同探讨,确定自我评估的合理性。
专属行动计划
制定自己的专属行动计划是确保顺利实现上升式“跳槽”的前提,同时要学会“舍弃”,以获取核心经验为目标,而不是一味追求升职加薪。当跳槽的准备工作就绪后,就需要锁定目标保持专注,用成长型思维训练自己,在实践中不断微调,跳出舒适区挑战自我,方能实现华丽蜕变。
02
打造完整跳槽闭环三部曲
【分享人】张高扬,复旦-港大IMBA项目校友, VALENTINO大中华人力资源总监
跳槽是一件职场大事,首先要学会用辩证的思维直面自己的内心,遵从内心真实想法做出合适选择;其次要在宏观经济环境中做综合考量,打磨自己的核心技能;第三要提高自己的信任度,快速融入新的工作环境。
我认为真正的改变是从内心开始的,学会课题分离,区分哪些是别人的课题,哪些是自己的课题。大家可以用“生命轮”的方法,以身体和健康、事业和理财、心智和教育、社交和文化、家庭和天伦、精神和道德六大维度为坐标,平衡好生活和工作,把控自己的人生。
当明确了自己的需求以后,适当地调整赛道或者转换职位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践行人生目标。“苹果造车”、“富士转型”等企业案例告诉我们,跳槽中要具备能力迁移的本领,要专注于核心业务,要敢于直面职业成长中的不确定性、聆听自己内心的声音。
作为一名从业多年的HR,我想分享一些关于面试的注意事项。在面试中,可以从岗位胜任力、企业发展阶段、商业模式、文化DNA等方面对需求岗位进行分析,寻找到个人与企业的契合点。
跳槽后如何更快适应或重新审视新工作?麦肯锡有一个“信任公式”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具体来说,就是要提高个人资质能力,加强可靠度和可亲度,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工作闭环,并和同事建立工作外的联系,同时降低个人自私度,多从别人角度考虑问题。
从跳槽前的自我剖析和寻找外部机会,到磨炼自己的核心技能,在面试中脱颖而出,再到跳槽后快速建立信任关系,只有实现了这三步才是一个完整而有效的跳槽闭环。
Q&A
Q1
工作变动后职位提升,但工作内容和能力降低了,是继续深挖还是调岗?
陈岱立:首先要判断自己认为的“降维”是不是“伪降维”,在现有的工作场景中是否存在能力和需求的落差,通过自我反馈找到上升空间和能力提升的机会。如果经过客观分析和努力尝试,结论仍然是现有职位是降维的,那就应该考虑变化。如果只是情绪管理和工作关系的问题,逃避不会提升自己的相关能力。
Q2
如何在职场上选择一位好导师?
陈岱立:一是好导师的出发点一定会基于你的职业发展,可以多从侧面了解导师的过往经历和其他学员的反馈,以此作为选择依据;二是我们在和导师交流前要先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争取后续与导师的沟通积极且有效,双向奔赴很重要;三是可以考虑选择公司外部经验丰富的前辈做导师,这样的交流会更加自由和开放。
这里有一个误区:很多人都会选择公司内受欢迎或者职位较高的领导做导师,其实这样的导师平时很忙,未必有足够的时间关注你。选择适合自己的,愿意看到你成长的导师会更好。
Q3
进入新公司后,如何快速与他人建立信任关系?
张高扬:中西方文化的差异造成不同公司的信任模式也各不相同,西方文化是“减分制”,东方文化是“加分制”,要注意和不同企业文化之间的链接。
具体来说:做好本职工作;提高可靠度,把答应的事做好,工作闭环;和同事建立工作之外的联系,可以帮助自己赢得他人信任,快速融入团队。
Q4
宏观经济形势对跳槽有什么影响?
陈岱立:经济形势影响是毋庸置疑的,无论是经济上行还是下行,跳槽都需谨慎。如果你能在经济下行时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并用自己的努力付出助力公司发展,那么未来会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张高扬:个人在做岗位分析的时候,要结合经济形势需要考虑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通过发挥自己在细分领域中的核心能力推动公司发展,展现自己的价值,实现立足。
Q5
如何成功地实现跨界跳槽?
张高扬:首先要考虑转型壁垒是否很高,其次要学会能力迁移,并根据新的需求重新学习适配技能。
来源:复旦-港大IMBA项目“致用课堂·职引未来”活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