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段时间,95后女孩从设计院辞职当保安的新闻上了热搜。
据新闻报导,24岁的蒋雯自2021浙江某高校毕业后,来到深圳入职某设计院。
她原以为到了深圳后有很大的就业机会,可入职后才发现事与愿违。
在深圳这座高消费城市,月薪6000多,在外租房就要2000多,除去各种开销,一个月所剩无几。
而看似光鲜的岗位,工作内容却很琐碎,不是建模就是找资料。
而且常加班到凌晨三四点,第二天8点继续上班,合同上明明写着双休,实际却没周末。
而她找的月薪6000的保安工作,不仅包吃住,朝七晚七,每天只需巡逻5次,每次半小时。
相比设计工作,保安的待遇不仅更理想,女孩还能挤出更多时间来学习英语和视频剪辑。
网友看完新闻后,纷纷称赞女孩是人间清醒。
而这则新闻背后隐藏的三大职场真相,更是令人深思。
01
辞职缓冲只是手段,
追求自己想要的才是目的
过去某些高材生辞职做普通的职业,总会听到网上评论区对人才浪费的谩骂。
比如:“父母辛苦供你上大学,到头来却混得不如隔壁的初中学历。”
“国家重点培养的栋梁之才,却浪费在这种没有门槛的岗位上。”
但这次,小姑娘从设计院辞职,网友们却很理解并支持她。
就如她自己所说,辞职当保安,一方面有个不错的收入保障,另一方面可以利用更好的时间自我精进。
而当保安也只是权宜之计,以后还是会往公务员或事业编单位发展。
所以,对女孩来说,当保安只是过渡,她很清楚自己每个阶段想要的是什么。
正如青年作家李尚龙所说:“一无所有的时候,先去做擅长的、能赚到钱的,能积累人脉的。等有了一定的资本,再去做自己喜欢的!”
就像女孩这样,等缓冲好之后,再追求下一步发展。
这让我想到了一位摄影博主的故事。
他在大学选的是自己很讨厌的会计专业,在校期间专业没学好,其他技能也没学到。
大学毕业后,其他同学要么找到了专业对口的工作,还有不少拿到了500强Offer。
而自己因为专业基础不过关,面试几次都未录取,无奈之下,只好先送外卖糊口。
一次偶然机会,他在短视频平台看到一位博主拍的图片非常美,瞬间就被吸引了。
他尝试用手机拍摄后,发现自己对摄影非常感兴趣。
于是,他把除了送外卖的所有时间都拿来研究摄影。
当其他外卖员在等餐打游戏时,他就用手机拍摄路面不同的角度。
即便是等红绿灯的时间,他都在观察四周有什么被忽略的细节。
为了精进自己的专业,他报了一个摄影课程。
用他的话所说,送外卖是弯腰捡六便士,玩摄影是抬头看月亮。
岁月也不会轻易辜负一个对生活和梦想如此认真的人。
最后他用行动证明了自己两年的努力没有白费。
不仅在短视频平台收获了几十万粉丝,还在一次摄影竞赛上拿了二等奖。
很喜欢一句话:每段梦想期之前都要度过一段生存期。
不管是95后女孩当保安,还是大学生送外卖,那都是过渡的手段,追求自己想要的才是目的。
02
沉没成本是不是成本不重要,
放弃才最重要
可能有人会说,任何行业,都是前期需要经历迷茫、黑暗,但深耕下去完全有可能做出拔尖水平,收益也是翻番。
就像女孩在设计院的那段工作时间,虽说有些积累。
但因为经常加班到凌晨三四点,公司给的夜宵补助,有时还不够吃顿外卖。
周末想休息一下,却总有临时任务占用她的双休时间。
经济学里有一个专业术语叫“沉没成本”,它指的是,已经花出去且无法再收回来的成本。
女孩在公司花出去的时间成本、精力成本、健康成本、情绪成本。
不管是加班到凌晨1点还是凌晨3点,不管是做方案掉了多少根头发,不管受了多大委屈,都是面向未来的。
当她花出去的那一刻,就再也收不回来了。
如果女孩执念过去的付出没有得到想要的结果,又或者太在乎外界对自己的非议,那只能不断地继续投入更大的成本,饱受更大的煎熬。
就像我的一位表哥,他从物流跨界到运营。
但他接触的直播运营岗位,看似表面光鲜,实则工作内容十分繁琐。
不仅要负责直播脚本,直播前的各种准备、直播时主播的节奏、场控的配合、直播后的复盘全都不能落下。
经常因为一场销售额不如预期的直播,常常跟同事复盘到凌晨一两点。
第二天又必须7点到公司,常常是早上还睡眼惺忪就开始开播。
他自己对数据毫无敏感度就算了,对各个环节的交接更是让他心力交瘁。
做了半年依然没什么进步,明明很痛苦却不肯辞职。
用他的话说,现在如果错过了直播带货的红利,以后不知道还能抓住什么机会!
可问题是,很多风口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当你没认清自己时,就盲目进到一个所谓的风口,那照样享受不到所谓的红利。
而说到底,让他难以下决心辞职的,还是因为沉没成本。
有句话说得非常好:沉没成本是不是成本不重要,最重要的是舍弃。
就像买了一只垃圾股,当初没看懂,大跌时疯狂加仓。
结果越套越深,等发现是垃圾股时,已经不忍心割肉。
还有很多女孩子遇上渣男,因为在一起时,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感情及金钱。
当女孩认清男孩的真面目时,却狠不下心跟对方分手。
惊人的沉没成本用一个个鲜明、惨痛的案例告诉我们,及时止损,才是成年人的高配。
03
比起热门职业,
找到自己的优势更重要
除了清楚每阶段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以及不受沉迷成本束缚外,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是找到自己的优势。
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说:大多数人穷尽一生去弥补劣势,却不知从无能提升到平庸所要付出的精力,远远超过从一流提升到卓越所要付出的努力。
无数的实践证明,当一个人在某个领域每天都被折磨地心力交瘁时,是不可能做做出惊人的成绩。
就像那位95后女孩,光是熬夜完成任务就耗光了所有力气,又谈何乐此不疲地坚持,更别说成为专家了。
在职场中,经常会出现这种现象,领导安排的任务,分配到自己时就是一筹莫展,手忙脚乱。可到某些同事手里就轻而易举。除了职场经验外,是因为自己不擅长的,恰好是对方的优势。
就算暂时没有喜欢或擅长的职业,那也要尝试寻找自己的优势。
1.从招聘需求寻找优势
比如,你以前是做销售的,现在突然转型做运营。
按照运营的招聘需求,需要数据分析的能力。
那数据分析的背后是什么呢?是一个个真实用户留下的痕迹。
顺着这个逻辑,结合自己之前的销售过程,比如跟踪客户的反馈做很多备选计划。
这个分析的过程是让自己心力交瘁,还是乐此不疲。
如果是后者,那分析力就是你找到的优势。
用在短视频或直播运营,就很容易在分析流量数据时找到掌控感。
2.在细微处感受挖掘优势。
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只是它更多时候需要从细节上挖掘。
比如,你是一个很内向敏感的人,一到热闹的场合就会觉得耗能量。
但每次跟朋友聊天时,总能轻易地感知到对方的情绪。
一般这种情况,很多人认为是情绪内耗,怎么还会隐藏优势呢?
但从另一个角度分析,总能轻易地捕捉到对方的情绪,这背后隐藏的优势是共情力太强。
如果你把共情力用来写情感类文章,把捕捉到读者的微妙情绪用文字呈现出来,那同样很容易打动读者。
那些职场逆袭的高手,不是因为选选择了热门职业,而是找到并发挥了自己的优势。
△
写在最后
罗翔老师说过一段话:“人要接受自己的有限性,承认自己的逻辑是有限的,承认自己的理性是有限的,承认自己就是在整个偏见之中,而我们这一生,就是为了走出偏见。”
身处职场,辞职在所难免,但作何选择,关键还是在于追求心之所向。
我们终其一生,披荆斩棘,其实都在寻那个与自己契合的灵魂。
尽管我们画的圆圈不够圆,但没有人会因此取消那个圆圈。
- END -
来源|MBA智库微信公众号【本文为MBA智库原创首发,转载请联系他们。作者:素素,写作爱好者,一边抬头看月亮,一边弯腰捡六便士。图源:图虫创意。MBA智库——管理者专业学习成长平台,兼具热点与干货,顶尖管理知识、进阶职场指南。APP、头条号、微博@MBA智库。】
声明|文中图片、文字及视频号转自原文章,如有版权争议,请联系我们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