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的社交生态一直是互联网上的热点,话题“被同事屏蔽朋友圈的心情”更曾引起热议。有人认为保留私人空间无可厚非,有人认为屏蔽同事不太礼貌,更多的人则把该行为引申到“职场微信礼仪”范畴中。(10月20日 中国新闻网)
作为一款社交工具,微信自在随心的社交属性让其大行其道。职场对微信的使用,一方面拓展了微信的应用场景,方便了职场的沟通交流,另一方面也给更多人带来了困扰和烦恼。由此,职场微信礼仪成为一个问题。如何看待这个问题,需要明确的是,职场微信社交依旧是“社交”的分支,是不同于友情社交的。在职场这个限定范畴之下,有所收敛,做到律己、敬人,或许是保持高质量微信职场社交的技巧。
微信朋友圈的性质,相当于一个人的“第二日记”,是极具私密性的,是诸多个人取向的载体。一个人的朋友圈,愿意让谁看、不愿意让谁看,其个人是有绝对权利的。对于其他人来说,想看一个人的朋友圈是可以理解的,但不因此产生负面情绪才是正常的。想看一个人的朋友圈,最好的方法就是增进彼此的友谊,如此,朋友圈的大门自然也就会打开。
工作和生活并不能完全切割,但社会的发展以及对个人权利的尊重,都要求努力厘清工作和生活的关系。微信虽是社交工具,却也不能无限让渡使用者的私人空间。特别是上司夜晚给员工发信息、工作时间之外发工作相关的消息、下班后或周末“夺命连环call”等,这是缺乏礼貌和边界感的体现。作为上司、领导,应该管理自己工作时间之外发信息的冲动,这也是一种领导素养。即便因为工作的特殊性,迫不得已,也应向下属表示歉意,且尽量减少这样的干扰。
相比于电话,微信带来了语音交流的诸多便利。但语音,尤其是长语音,却也给他人的接听带来了不便。嘈杂的环境,考验听力和耐心;有些场合,不方便接听语音;信息无法回溯、沟通效率太低,时间成本太高等,让许多人很厌烦长语音。社交的要义是尊重、互相体谅,使用语音,尤其是长语音实质上就是缺乏对他人的尊重和体谅的体现。当然,如此彼此都愿意语音交流,那又另当别论。
交流和沟通是双向的,及时回复是一种礼仪。所以,微信沟通,有一种“好好交流”,叫“请勿已读不回”。但对于发信息者来说,也要注意发送信息的时间,没有“时间观念”的信息,不仅体现发信息者的低情商,亦是缺乏敬人的体现。有一种情况是,许多微信使用者为了避免看信息分神,常常将微信设置成“消息免打扰”状态,这也需要发信息者在需要及时回复时,通过电话等方式联系对方。
毋庸置疑,微信带给人们诸多社交方便。但微信一旦作为职场交流工具,无论是同事,还是上下级,都不宜滥用。保持应有的职场边界感,律己敬人、尊重、互相体谅,职场微信礼仪就并不难把握。(张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