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檀扒爷
10月13日,澎湃新闻消息表示据不完全统计,至少有包括吉林、泰州、黄冈、麻城和南充等19个地区发布过政策,表示支持农民、农民工进城购房,在总房款上提供补贴。
来源:澎湃新闻
有的地方还提到买房后可以享受城区人口同等政策,比如子女就近入学、养老保险和医保等。
看得出来,农村人口和多孩一样,已经成了楼市的“救世主”,至少是之一,被寄予厚望。
政策已经抛出,剩下就一个问题:
人家愿意来买吗?
将近3亿人 能买多少房呀?
知道咱们有多少农村人口吗?
根据2021年全国经济发展公报显示,农村常住人口有将近5亿人那么多。
要知道去年总人口就14亿多,这就意味着农村人口的占比,超过了总量的三分之一!
知道全国有多少在外务工的农民工吗?
金融界报道,根据今年6月发布的《2021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来看,去年全国农民工总数高达2.9亿,同比增加了2.4%。
这个数字,比起2012年,增加了2990万!
所以为什么喜欢出针对这类人群的购房政策,原因显而易见——但凡动员个一部分来买,那都不是楼市回暖了,那得满血复活了......
而且还有一点,这样做有利于提高城镇化率。有人可能以为城镇化率是指城市扩建或者城市建成区占比有多大之类的 ,但通常所说的城镇化率,其实是指一个区域内城镇常住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
比如据澎湃新闻统计,湖南株洲茶陵县就在9月9日发布的鼓励农民进城购房的政策中提及,买房的话,就能享受户口迁移等政策,肯买的人多了,那也算是一箭双雕了。
简单点说,如果农村人口真的很多都跑城里买房,那真就是目前中国楼市的“救世主”,比多孩还更高效些,因为他们的规模是现成的,而不是像多孩那样,夫妻还得先有再生一个的意向。
再加上目前利率已经达到一个低点,不管是商贷还是公积金都是如此,像泰州靖江那边10月12日发布的消息就是公积金贷款额度翻倍,并且延长二手房和翻建住房贷款期限,一系列操作都在降低购房的总成本。
那这是否意味着,一次双向奔赴将要达成?
那倒未必,问了一同事,她表示老家的人不一定会感兴趣,而其中一个决定性因素就是城里价格太贵了,这个城里,包括县城(全国均价过万的县城超百个)。
来源:中经数据
不谈江浙这边富裕的农村,因为大多数地区达不到这个水准,就说全国平均水平,2020年全国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17131元,远低于全国平均(包括城镇和农村)的32189元,更不要提更高的城镇收入了。
收入低了这么大一截,然后要去买城镇收入都难以负担的房子,这现实吗?
利率降低,首付比例降低,但是总房价没变多少,很多地方有减免契税、给予不高于3万或是多少的补贴,可惜杯水车薪啊,强行买的话,房贷背着是真累呀,人家又不傻!
这么一看,指望农村人口刺激楼市,难度非常大。
吸引人的点 就是教育和医疗
但是,城市和农村之间,相互是有吸引力的。
有人离开农村前往城市,除去工作需求外,可能是喜欢高楼大厦的现代化气息,也可能是喜欢更优的购物体验。
不过相对来说,吸引力最强,优势最大的,还是要数教育和医疗。
图片来源:网易数读
从图上来看,咱们国家从1975年到2016年,小学数量出现了极大幅度的减少,而其中主要消失的,是农村小学,从105.7万,掉到了10.6万(根据其他统计,未必都是小学),95.1万所农村小学消失了(其中一些由于学生数量太少而消失)。
而根据观研天下发布的《2019年中国乡村教育行业分析报告-产业规模现状与未来商机预测 》来看,2016年,农村小学生数量为2891.7万人。
这说明农村小学的人均教育资源少得可怜,甚至有的就不是在小学上学,而是在教学点等其他形式上学。
这种情况下,当父母的自然希望孩子能得到更好的教育,毕竟这可能是唯一一个能够跨级改变命运的方式了。
至于医疗方面,农村是没有三甲医院之类的设施的,这也极大限制了当地能提供的医疗服务的上限,换句话说问题大了的话,还是得往城里跑,什么时候能到,那就看基建做得怎么样了......
教育和医疗这两样东西,不像购物或是旅游,什么时候有空跑去逛一天都无所谓,这两个是不能拖的,一个影响前途,一个影响生命线。
因此,农民、农民工们,会否成为楼市的“救世主”,还是很难说的事,想要的和无法承受的,都是很现实的问题,更好的教育和医疗把家里老小全都照顾周全这谁都想,但是拿不出钱,全都白说。
结果会怎么样,还得看城市这边的补贴力度了。
(免责声明:本文为叶檀财经据公开资料做出的客观分析,不构成投资建议,请勿以此作为投资依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