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一线生活-深圳论坛
关注我们
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版
手机扫描直接访问

楼市要稳住经济的大盘!央媒再喊话,百城行动,房企“曙光乍现”

0
回复
158
查看
[复制链接]

8909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0185
发表于 2022-4-21 10:29: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稳增长”的2022年,哪个行业的担子最重?
是受中美利差、汇率、大宗商品影响的出口?是受人口流动影响的餐饮和旅游?还是地方专项债驱动的大基建?
它们的责任都很大。
但蓝白觉得,房地产,才是担子最重的那个行业。
原因有两个。
1,房地产的地位,很难取代。
以前,蓝白跟大家聊过“土地货币化”这个词。
地方上想搞城市建设,就需要财政拨款。



财政拨款主要有三个渠道:税收、土地出让金、地方所属国企的利润分红。
税收和国企分红,一个上缴得多,一个肉少,两者跟卖地收入比起来,当然不够香。
这个时候,开发商就充当了非常好的“中介”角色。
银行给开发商贷款,这笔钱在房企手里过一下,就直接给了地方财政。
进而房企获得土地和负债,接下来开盘卖房,居民贷款买房。
房企得到了现金,用以偿还负债,居民获得了土地和房产。
因此,大家看到的高楼遍地,宽阔的街道,靓丽的夜景,发达产业背后的土地,就是这种高速发展模式的核心,是土地作为媒介的“货币化”。
也就是说,通过房地产,把城市投资建设的负债,转移到了居民部门。
在这个过程里,上游的原材料,建材,中游的工程机械、施工,下游的家具家电,物业,装修装饰,整个生态链,造就了数以千万计的工作岗位。
2,房地产的现状,是支柱行业里最差的。
据中指研究院统计,3月50个代表城市商品住宅成交面积为2147.81万平方米,同比降幅扩大至46.15%。
另据机构监测百强房企销售情况,因为市场低迷、行业信心不足,一季度销售额均值仅为162.6亿元,同比下降47%,接近腰斩。
其中,3月TOP100房企实现销售操盘金额5115.4亿元,同比下降52.7%,是单月销售连续8个月下降。
请注意降幅,没有低于40%的。



对一个支柱行业来说,在3-5月这个本应大干快上的季节,非但没有触底反弹,降幅反而越来越大,动辄就是腰斩,任由这样的形势发展下去,必然会影响到宏观大局。
央媒《经济日报》4月20日发了一篇文章,说的就是这个意思,题目叫《发挥稳楼市在稳大盘中作用》

文章说得很直白:
1,现在遇到的问题是什么?
房地产市场循环遇到一定阻力。购房者观望情绪浓厚,或是将购房计划搁置,即便选择购房也会在“加杠杆”使用房贷时更加谨慎。
住房销售处于低位,自然会影响房企回款。
回款不畅、资金欠缺,则可能影响企业在施工和土地市场上的投入。
房地产“从销售到融资再到拿地”的整体链条受阻,循环不畅,是行业面临的突出问题。
2,解决的办法是什么?
3月份以来,全国已经有100多个城市的银行自主下调了房贷利率,幅度在20个到60个基点不等。
4月18日,央行、外汇管理局出台23条举措,合理确定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的最低首付款比例、最低贷款利率要求;同时将支持房地产开发企业、建筑企业合理融资需求。
这是央媒短时间内又一次针对楼市的喊话。
4月18号的时候,经济日报刚发过一篇文章,名字叫《房地产市场呈企稳态势》,其中说到:企稳态势表现在有关部门特别是金融部门均释放积极政策信号,多地因城施策出台房地产调控措施,促楼市平稳健康发展。
要知道,《经济日报》可不是一般的媒体,往往预示着政策下一步的风向。
这家报纸的社论、点评、报道,一向能起到“一锤定音”的作用。
收紧调控的时候,往往先发声,去年敲打放任房价上涨的城市、重锤高杠杆的开发商,暴打经营贷炒房客的时候,就是经济日报起的头。
适度放松的时候,也总是先表态,比如从去年10月份至今,每次各大城市准备松绑限购、降低房贷利率、各大部门发声之前,这家报纸都会表态。
说到这里,逻辑就很清晰了:
房地产是支柱行业——政策要稳——因为各种原因,没稳住——央媒反复喊话——各大城市、各大部门加大火力——力度更大的救楼市政策在路上。
蓝白觉得,利率、首付、限购、限贷、限售的放松,并非是提振楼市成交、恢复土拍热度的核心。
说一千道一万,还是“购房信心”这四个字。
为什么金融机构迟迟不敢给民企开发商放开融资?
市场不景气,销售不回暖,购房者不买账,放开融资后,房企再违约了怎么办?
为什么购房者迟迟不敢入场?
对未来看不透,对房产增值保值有极大的怀疑态度。



房价连涨多年后,对居民购房能力的透支,在市场清淡期,加速放大。
所以,下一步楼市疏通堵点的路线有两条:
1,有序支持民企开发商的合理融资,比如公司债和开发贷,扭转市场对于“躺平”、“逃废债”的悲观预期。
房企层面出现“曙光”,才能消除购房者对于期房烂尾的恐惧。
2,慎重用棚改货币化这样的“去库存”手段,否则会进一步推高二三四线城市的房价,长远看更不利于去库存。
重点应该放在支持刚需层面,不管是毕业生的首套需求,还是进城家庭的二套改善需求,利率和首付支持力度会更大。
严防死守那些把“买房当生意”做的投机客,这一次,不能让他们再浑水摸鱼。
否则,会再次陷入大起大落的周期轮回怪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

免费联系电话

400-8855-271

客服QQ:2524604571

服务时间:周一到周日8:00-23:30

关注我们
  • 关注官方微信

  • 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