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p26.toutiaoimg.com/large/pgc-image/858ff0473efc460dbb04980addd4f150)
看文章前要提醒大家,如果不点“在看”或没有星标,可能就会和我们失联了!为了让大家第一时间看到优质内容,请点“在看”或者【星标】
软暴力让职场年轻人很无奈
罗天是某银行的一名80后职员,他入职10多年,在公司部、审批部等部门工作过。很多工作都有指标,而且一级压一级,领导的作风也越来越粗暴。
罗天说,经常一个任务布置下来,要求明天一定要完成,如果没完成,轻则被领导骂脏话,重则可能被领导打压边缘化,调到偏远地区的岗位。
有时下班了,领导还会在工作群里发布工作安排,有的同事因为看孩子、忙家务没及时回复,就会惹来领导一顿训斥。
罗天所在单位新来的年轻人,因为受不了气,或是觉得待遇太低,每年都会有几个辞职的。但单位一把手在开会时却说,“三条腿的蛤蟆不好找、两条腿的人多得是”。
这种氛围,让罗天感到就像一个遭遇冷暴力的家庭一样,人与人的关系蒙上了一层灰。他工作的这些年,从来没有体验到团队的温馨,平时大家都是各干各的,在一起除了忙工作,很少会有别的交流。领导和职工只有工作上的交集,下班后形同陌路。
有时,同事会将领导的软暴力行为向上反映,上级最多会对领导个人的“修养问题”提出“工作中要克服急躁情绪”的建议;而下属越级对直接领导提意见是职场大忌,“除非他已经做好离职的准备,否则后患无穷”。这种事情也是不了了之。
此外,职场软暴力也并非只存在于上级和下属之间,同事之间也同样存在。有的人自认为有亲属在上级部门工作“有靠山”,在与同事交往中会不自觉带出一种优越感。一旦在工作中发生摩擦,言语中就会很不客气。
具体来讲,职场软暴力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经常性把一些含金量低,和绩效指标无关,又耗费时间、精力的杂事推给同事,把自己从这些事情里摘干净。同事加班不协助,出了问题不担当。如果你现在正做着很多并非你本职的琐碎杂事,疲惫不堪却得不到同事的理解和帮助,有问题还被同事指责挑刺,你可能就被软暴力了。
●因为利益关系(薪资、晋升、岗位选择、领导态度等),你明显被某个同事甚至某几个同事针对。如工作上被同事挑毛病并在公共场合揭露出来,让你丢脸;和同事发生工作争执总是被对方添油加醋地放大矛盾;被对方在背地里散播自己的缺点、弱点、出丑的事情等。
●遇到难度大的工作任务时,同事甚至领导都习惯性地找你负责去做,但功劳却不被提及。同事、领导习惯于把困难丢给你,把功劳抢过去。如果经常被同事、领导安排做一些大家都不愿意做的事情,但对你的付出没有相应的物质奖励,那么你的劳动价值正在被压榨,你的工作业绩正在被窃取。
![](https://p3.toutiaoimg.com/large/pgc-image/88b6b0854a794c8c917a99861baeab92)
●多岗位、多部门合作完成工作时,即使你不是关键岗位或管理人员,工作出现问题,无论和你的关系大不大,别人都能把责任推给你,不好的事情很容易就和你有关系,说明你可能成了大家最好的背锅侠。
●职场上最严重的软暴力就是施暴的人连前4种都不屑了,只想把你逼出团队,逼出企业。你的工作失误,对方会无限放大,甚至暗地里推一把,把你工作失误的损失、影响扩大。如果施暴的人是你的上级、领导,那么会有很多种办法轻易让你自动离职,比如考核、降薪、超负荷工作量、恶劣的态度、发动同事孤立你、岗位调动等等。
软暴力各有各的不同
职场软暴力在各个行业、各个公司可以说表现不同。在销售行业,经常遭遇软暴力的是销售助理。很多从事过销售类工作的人都有这样的经历,下班后被领导叫去某某饭局,变相加班加点,陪客户吃喝玩乐。这样的软暴力应该是各种软暴力行为中伪装得比较好的一种,打着工作和争取业绩的名号剥夺员工私人时间和休息时间,员工还找不到拒绝的理由。
在设计行业,许多游戏设计员表示,自己就是上司的义工。从事游戏创意工作,特别是那些缺乏背景和经验的职场新人,都会碰到这样的尴尬。上司安排的一些额外的工作,对于新人来说就像是一种对工作能力的肯定,加上为了求得表现,很多职场新人都会情愿帮上司做义务劳动。
在一些公司,行政人员就是上司的私人保姆。很多调查数据显示,在很多大型外企和国有企业,办公室的行政人员都会帮自己的上司处理一些本职工作以外的事务,比如帮上司缴纳水电费、买早餐等等。这种举手之劳并不是什么很难完成的事情,但是久而久之便成了行政人员的“本职工作”,谁会冒险对上司说“NO”呢。
![](https://p3.toutiaoimg.com/large/pgc-image/4ee016e56de24426adb46827dc5c219e)
职场软暴力是存在的,但程度差别很大。许多职场人士表示,自己在刚入职场时经历过上级的语言软暴力。有的人选择当场反击了回去,然后离职走人;有的人则选择隐忍。“家长制”“一言堂”之类作风,在农耕时代可能利于经验传承、避免年轻人冒险犯错,但明显不适用于现代社会,这是压抑人性、摧残自尊的行为。
职场软暴力的存在有两个原因:
一是“尊重长者”“为尊者讳”“官大一级压死人”的传统习惯普遍左右着下属。“顶撞领导”往往又和不尊重长辈相联系,所以有了矛盾往往归咎于年轻人。
二是“明哲保身”是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保住个人利益、回避原则斗争的庸俗作风成为很多人的做法。
职场软暴力的存在,与领导干部的个人作风和心理素质有关,但主要还是因为制度方面的欠缺。在基层单位或者民营企业,由于上级领导有很强的“生杀予夺”权,下级的工作业绩和提拔可能都跟直接上级有紧密关系,而下级与上级形成抗衡的手段很少、力量很弱。
消除软暴力滋生的土壤
遭遇语言暴力等霸凌行为虽然让人难以接受,但是年轻人因为觉得就业困难,辞职再就业不容易,大部分会选择忍气吞声,或是以不变应万变,等待领导调走从而出现转机。
一味忍让是没有用的,如果有些作风差的领导觉得你软弱,会继续捏软柿子。一般来说,领导实施语言暴力,肯定是因为对下属的某个工作和某些行为存在不满,发生这种情况后,可以等大家都冷静下来,再去找领导沟通。一方面表达对自己错误的认识,对领导管理的服从;另一方面也要提醒领导,要本着相互尊重的原则,注意批评的方式方法。把疙瘩解开,才能有利于之后的工作开展。
对于软暴力,人们要有充分的认识,不去做“施暴者”,也不能总当“受虐者”。所以,面对职场软暴力,我们应该调整心态,积极面对。
![](https://p6.toutiaoimg.com/large/pgc-image/73c7d0b96e0c43b9bab184a3c023748a)
第一,对自己的性格、习惯、形象进行自查和纠正。职场软暴力,往往会挑人,挑会做不会说的人,挑乐于助人的人,挑背景弱势的人,挑没脾气好说话的人,挑看起来就很“菜”的人。
第二,加入和建立情感联盟。职场上,站队、分阵营是常见的事儿。如果固守中立,而且只是个小职员,基本上会成为炮灰,不至于离职,但得不到晋升加薪是必然的,工作超负荷也是正常的。
第三,改善和领导的关系。多数在职场遭遇软暴力的人,都是和领导关系一般或者较差的人。如果和领导关系较好,彼此信任和支持,又有几个人能够对你实施软暴力。
第四,有理有据,亮剑反击。遇到针锋相对的挖苦、指责、挑刺,尤其是在公共场合,如会议室、大会厅、工作群等,对于对人不对事的刻意欺压行为,一定要以事实反击。
第五,无视影响圈以外的人和事。如果遇到的职场软暴力对工作没什么影响,比如同事传播你的个人负面信息(属实),人际关系上孤立你等。除了反击,有时候无视也是个很好的选择,前提是你真的可以做到不会因为这些事情而心情糟糕。
第六,找到更合适的平台,抽身离开。如果施暴的人是你的领导甚至老板,而你手上没有可以撬动他们的筹码,比如资源、不可替代的能力,也没有能够和他们改善关系的办法,那么可以一边工作,一边找好退路。
职场中软暴力也许难以避免,但是只要用理智的心态看事情,多与上司和同事沟通交流,适时地表明自己的态度,会让自己的职场之路避开许多暴力的障碍。
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人力资源》杂志”立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