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最近很火的一部电视剧《天道》中,有一段丁元英三兄妹就老爷子医疗费的分摊问题,产生了一些辩论。
其中有段台词是这么说的:
我只知道他是我的爹,他还是谁的爹我不知道
我不是和大哥置气,是好好说的,
大哥现在说的是谈钱的事
如果我知道咱爹不仅是我爹,也是你们的爹
那就一定会想到分摊责任,否则心理就会不平衡
引用这段台词的目的,是给大家传递一个概念,付出就不要想着要回报,否则一定会心理不平衡。
职场是一个小型社会,人情冷暖,世态炎凉,天天在上演。
中国式社会,最终都逃不过一个“人情”的问题。
你帮了人,等于别人欠了你的人情。
如果别人还了你的人情,等于靠谱。
如果别人不还你的人情,等于白眼狼。
你看,这就是付出等着要回报的负面影响。
说一个现实点的案例吧。
曾经部门组建的时候,我也算是资深老人了。
对于新晋员工都非常照顾,其中有部分人我个人觉得,“关系还不错”。
因为个人原因,中间离开了两年。
两年后被领导召回,回到了曾经的部门。
但由于组织架构调整和业务的需求,我的新职位比那些曾经我关照的新人还要低。
看在钱和领导重视的份上,也都不会在意这些了,全心投入新业务了。
没过多久,因为一些业务的碰撞,这些人开始为了自己的一些KPI,不顾曾经所谓的人情,对我负责的业务冷嘲热讽。
那一刻,我清晰认识到,现在我是新人,他们是老员工了。
也就是在那一刻开始,我不再把他们当成自己“关系还不错”的员工,而是非常理性的摈弃掉曾经的人情,客观面对业务上的碰撞。
虽然这一个案例谈不上“恩将仇报”,但至少传递了前面的主题,付出就不要想着回报,你看我那一刻心理多少也会有些不平衡。
再说另外一个现实的案例。
曾经部门的老大,因为公司被收购后,被集团空降过来的领导夺权,自动降级去做业务。
而曾经向他回报的下属,因为仍然分管其他业务,也就是说他们平级了。
这些下属开始拍新领导的马屁,而不再理会部门曾经的老大。
如果这位老大依然想着回报,那此刻心理会极度的不平衡,甚至会愤愤离职,毕竟这些下属是他一手栽培的。
就这个问题,我私下也问题这位老大。
他总是以一种大格局的视野看待这个问题,任何场合都会帮他的下属说话,即便自己受损也满不在乎。
那一刻,我觉得他真特么伟大。
当然,我也知道有一部分是源于他的城府,但至少对外人永远传递的是正念。
没有知恩图报,就没有了所谓的恩将仇报。
这其实是因果关系。
再升华一下,这就是个人的价值观。
所以,我不建议把职场变成一个人情场所,甚至要主动摒弃掉人情这个说法。
就像曹德旺曾经对于借钱的观念就是如此,他从不借钱,但是会给钱。
给出去了,就不会想着要回来,这样对双方都是好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