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职场新人咨询职上职下:为什么感觉努力总是没有效果?甚至认为努力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其实就我个人的人生经验而言,努力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改变一部分人的命运的。相信你看了我这篇回答,你能对努力有全新的认识——
今天分享的职场案例故事,都是我自己亲眼目睹或亲身经历的,对徘徊在“努力”围墙外的年轻人或许有借鉴意义。不想看案例的故事的,可以直接跳到下半部分看关于努力的高能干货。

[size=1.176em]案例A
我的小陈十年前是同事。
小陈家境差,靠着助学贷款和好心人救济才上完了大学。而我,也算是县城的人,家庭基础条件,也要比小陈好不少。最后通过招聘考试,小陈和我成了同事。
进入单位后,我俩并没有体现出谁更有发展潜力和发展优势。也并没有体现出谁更加聪明。
表面看,我们每天都忙着各自的工作,偶尔在一起小酌。

日子悠然中慢慢溜走,直到三年后有一天,小陈突然就调离我们单位,去了法检系统。当时我挺失落的,毕竟,法检系统是惹人眼红的单位。小陈调过去后,依然干着老本行:宣传工作。又过了半年,他突然被借调到省级法检单位。据说是因为专长的原因走了捷径。
十年过去了,我还是我,依然在原来的单位。而小陈,已经在省城落地生根,他的妻儿,也一并调过去了。据说,他现在的收入,至少是我的两倍。在省城一家住上了百多万的大房子。
其实,在过去十年,小陈很努力,我也很努力,但是说实话,我们努力的方向不一样,决定了我们在同样的年龄里,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差距,假以时日,这就是阶层的差异,过了这一代,到了下一代,也许就是阶层的差距了!

———————————————
[size=1.176em]案例B
现在我手下有几个年轻的同志,其中小曾和小范很有意思,因为他们俩的套路截然不同。
小曾是专业出身,全日制研究生学历,在具体事务的感知和领悟力方面,远远超过其他人,当然,也远远超过小范。因为他的优势特长,他经常代表我们单位到其他专业单位去开展业务对接,人很聪明,口碑也很好,但总是得不到职务职级的提升,七八年了一直原地踏步。
小范是个半路出家的非专业人士,学历是专科,对很多具体事情的领悟能力一般,也许是他的心思根本就不在专业上面吧。但是小范也有特长:很善于察言观色,酒量不小(一斤半白酒),吃肉抽烟喝茶都很有研究,他最大的牛B之处就是能很任何不同性格的人相处,和领导相处得尤其融洽,无论任何性格的领导,都能被他伺候的舒舒服服的。基于此,在过去的七八年里,他没干多少具体的事儿,但却不知不觉间调了好几个职级,现在是单位的中层干部,后备对象,前途光明。

————————————————
[size=1.176em]案例C
我身边好几家单位有不少优秀的年轻人,基本素质都不错。但总会有一部分年轻人看起来轻轻松松就发展得很好,而另一部分年轻人看起来非常敬业和努力但发展很一般。
就拿某单位的张某(女)和胡美女来说。
张某是个十足的高材生,能说会道,能写会算,很快就混到了某单位办公室的秘书科长。
胡美女也很有才气,同时颜值也比较高,与张某比起来,胡美女温柔有余,干练不足,她也在某单位办公室,张某是科长,胡美女是后勤科工作人员。
据我了解,张某和胡美女的家庭条件都比较普通。都是农村的孩子考上大学后,通过公务员招考进入了某单位。

张某永远给人一副忙不完的事儿,干不完的活儿的样子。她真的很累,她身为科长,几乎把整个科室的大小事务都干到细致入微了。她非常在意领导对她的评价,她太渴望进步了。但在秘书科长的位置上一呆就是五年,上面也没准备动她。眼看着就要老了,她十分着急。
而胡美女,看起来,要比张某清闲许多,除了自己手上那点事儿,基本上不会干其他的,也绝不可能去揽事情干。就算是自己手上那点事儿,她也经常“使mei人计”,让科室里的个别“男丁”帮她代劳了。她每天的任务,就是努力地把自己打扮得花枝招展美美的。可没曾想,在两年前,她突然就从一个后勤科长被提拔为单位综合办公室副主任了(比张某的秘书科长还高半格)。领导的意思是:需要胡美女这种形象气质好的同志,充实综合办公室的接待力量,提升办公室的对外形象。

—————————————————
看了上述三个案例,大概年轻的同志心里已经有些谱了,我也就不妨把这层窗户纸捅破,给90后广大的职场人指条明路。
90后职场人需要的重新定义奋斗,看清“努力”所隐含的四个真相
干货预警:年轻人怎样做才算“真努力”?

[size=1.176em]90后职场人需要看清的第一个真相:有明确的欲望目标是努力的第一要义
明确地知道自己要什么,并以自己的愿望为指引,围绕欲望展开行动。一切没有以目标为指引的努力都是瞎胡闹,白扯。
比如你是一个内心非常渴望当官的人,而你却为了体现自己的努力,而勉强自己钻到专业中去。或者,你本来是一个对当官并不感冒的人,却要装出一副十分迎合领导的奴才样,配合领导开展各种表演。——这都叫浪费生命,叫无效努力!这种努力,最后的结果,一定和你的预想背道而驰。

就像案例A中的小陈一样,他最初定下的目标就是想尽千方百计走出我们这个穷县,穷地方,到更大的地方,更大的平台去发展,于是,他表面看起来风平浪静,实则背地里非常努力的维系关系,攀龙附凤,努力的准备遴选考试,最终从一个单位调到另一个更好的单位,走到另一个单位后,又适时的把握难得的机遇,再一次攀上高枝。
可以想象,如果案例A中的小陈和我一样一头扎进了专业里,两耳不闻窗外事,他还可能有机会走出去吗?我想,天上是真的不会掉馅饼的!

[size=1.176em]90后职场人需要看清的第二个真相:努力工作是最LOW的努力方式
一定不要误认为努力工作,加班加点才叫努力!本质上,努力工作,只能算是最初级的努力。只是努力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
加班加点,996,谁不会呀!
但是,你的加班加点,996真的有效果吗?
你连续五年,十年,加班加点,996,到底给自己带来了什么?你心里没有逼数吗?
所以,只知道吭哧吭哧埋头给单位干活儿的人,看起来真的挺努力的,老板也是挺喜欢的。但每逢升职加薪,总轮不到他们或者总是最后才轮到他们,也着实挺让人心疼的。
这个世界,大家都能干的事儿,而且干起来毫不费力的事儿,其实就是加班加点,996。你想,每天就在单位的电脑前傻坐着,有一搭每一搭的敲键盘,谁不会呀!

要努力,得找点有难度系数的。有难度系数的努力,一般人干不了,能干这种努力的人,他就一定比别人爬得快,走得高,赚得多。
比如,当别人拼命在办公室996加班的时候,你跑到经理的办公室去和他聊天,或者帮经理带孩子。此种情况,同时在为工作加班,你在为经理加班。他们在努力,你也在努力,但最终努力的效果,给领导层的感受,是完全不一样的。领导绝对不会感激办公室加班的那群加班狗,而一定会感激你这个帮他加班带娃的好兄弟。
比如,当大过年的时候,有人除夕夜都在办公室加班,而你,除夕夜打探到领导的住所,给他送了一份拜年的厚礼。此时,领导顶天给除夕夜坚守的下属们发个慰问信,整个小红包啥的,但对你这个没有坚守办公室,却来到他家拜年的人,他也许会留你吃顿饭,甚至,他会从心底里对你刮目相看,年后就把一个重要项目交给你办了。

[size=1.176em]90后职场人需要看清的第三个真相:努力不是一种状态而是权谋
努力不是一个技术词汇,它是一个哲学词汇,或者叫权谋词汇。努力并不代表某一特定状态,而是一种综合的权谋手段。
真正有效的,有意义的努力,本质上是一种权谋。
形式上的努力不努力,只能表达一种状态。
而实质上的成效成果,才能真实地映射个体努力的价值。
准确地找到自己的优点优势,并努力的放大自己这些优点优势,才是真努力。
比如有的人工作上极端懒惰,极端不负责任。但是他玩扑克牌很带劲,而且玩儿得非常好。也许很多上司都不会喜欢这种工作搞得一塌糊涂,玩扑克很来劲的“地痞懒汉”。但是,如果恰巧碰上了一位也很喜欢玩扑克的上司,那就说明这小子发达的机会到了!他只要在新上司的面前不断展示他的扑克技巧,不断地陪领导玩扑克,并能通过玩扑克,不留痕迹地完成不可言说的某些东西,那可以断定,这小子一定会一飞冲天的!

就像案例C中的胡美女,她的特长和优势本就不是干工作,她的优势就是美貌性感,她最擅长的就是利用自己的美貌性感,持续的经营自己的美貌性感也是要付出很多投资,很多心血的,维持美貌性感,也就是她做出的努力。更重要的是,她清醒地看到了自己的优势,于是,她并没有和张某PK写文的能力,办事的能力,而是PK了张某没有的东西。——这原理,我们似曾相识,没错,就是田忌赛马。如果胡美女非要在干事能力上和张某一较高下,最终,胡美女累死累活,也顶多只能在张某手下当个马仔!

[size=1.176em]90后职场人需要看清的第四个真相:努力的核心是让自己变得稀缺
所有努力核心中的核心就是要拼命的让自己成为组织体系或者他人眼中的稀缺资源。
唯有稀缺,才能有身价。
唯有稀缺,自己才有主动权,才有定价权。
你所有的努力,都不是为了成为另一个“他”“她”,而是成为一个具有独特售卖价值的个体。
你写代码的技术一流,悟性很高,就拼命在代码领域深耕,知道自己冒出头来,在市场上具有定价权。
你吹牛的技术一流,就拼命的在吹牛的领域深耕,直到登上超级演说家舞台或者登上吐槽大会啥的,直到自己成为吹牛届的网红。
你阿谀奉承的能力一流,就拼命地钻研说话的技巧和情商,拼命钻研不要脸的秘诀,拼命钻研说再肉麻的马屁话也不会脸红的本领,只至最终有一条,某个人物发现了你!

——————
只有做到了上面的四点,才算是“真努力”。
没有看清上面四点的其他一切努力,其实都是笨功夫,是假努力
所谓努力,大伙儿一定不要把它理解得死板,过分死板的解读“努力”这个词,要么走上邪路,要么闯入死胡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