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一线生活-深圳论坛
关注我们
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版
手机扫描直接访问

2035年70%的职业都可以杜绝庸俗社交,未来职场有四类人更易胜出

58
回复
722
查看
  [复制链接]

294

主题

294

帖子

89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892
发表于 2021-8-4 08:52: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部分刚入职场不久的年轻人,只要认真盘点自己一年的金钱支出和时间支出,就会发现三个不争的事实:
第一,大概有40%以上的时间精力都花在了维系各种关系方面。(亲人关系,朋友关系,同事关系,上下级关系,客户关系等等)
第二,大概有50%的钱都花在了维系各种关系方面。(,同事聚会的请客钱,朋友结婚的份子钱,领导孩子考上好大学的恭喜钱,老同学搬家的迁居贺礼等等)
第三,上述金钱和时间的支出,把自己的时间搞得很紧张,生活节奏搞得很累,钱也因为社交和应付各种关系而紧巴巴的。



笔者曾亲眼见过一个很滑稽的案例:
一个刚入职场的年轻人,月薪3000,却舍得花2500买一张飞机票,去参加几千公里外一个所谓“兄弟”(其实也就是大学期间玩得来的酒肉朋友而已)的婚礼!这次婚礼参加之后,这两个所谓的“铁杆”兄弟再无任何交集,他们各自有自己的生活,各自有自己的圈子,其实是两条完全不同的平行线而已!——试问,真的值得吗?



笔者也曾亲眼见过身边一个年轻人的奇怪思维方式:
刚入职场不久的一个年轻人,并不是一门心思的学习知识,熟悉业务,好好干工作,而是一门心思的张罗“家乡会”(和他一个省份的年轻人的集会),张罗“校友会”(和他一个学校毕业的人)等等。在这些张罗各种“会”的事情上,花费了大量时间金钱。最后,他其实是得利者,因为他张罗的会议里面,涉及到了几个人是“管理者”。这个会,也因为有分量的人加入了,而变得有了“圈层感”。(在当下职场,圈层有多重要,已经毋庸讳言了,懂的人都懂)



——通过笔者亲历的两个小的案例,其实可以折射出当下很大一部分职场年轻人的两个心态:
第一个心态:心思浮躁,根本不想从实干和真学中,稳步地扎稳职场根基,而是想攀附,走捷径,一口吃个当胖子,于是通过搞社交去站队,努力构建自己的所谓“人脉圈子”。
第二个心态:绝大部分年轻职场人从众心理严重,职场的乌烟瘴气对他们影响很大。他们渴望通过“广撒网”的社交方式,来构建属于自己的人脉圈子,渴望像职场“混得好的人”那样,前呼后拥,有自己的势力范围。



————————————————
年轻的职场人用接近一半的时间和精力去编织自己的“人脉圈”,去从众一般地构建自己的“圈层”,并产生两个比较浮躁的职场心态,其实有着深刻的社会映射!
因为,在现在和过去的职场,绝大部分职场人的成长路径都证实了很多事情,逼迫这大部分职场人不得不信奉三个东西:
第一,人脉。(很多当下的职场人和以前的职场人,都将人脉关系视为第一生产力,因此才会有人挖空心思的搞关系,职场各种阿谀奉承的跪舔)
第二,背景。(在某些特定情形下,就现在而言,背景的能量有多强大,意味着职场的升迁几率有多高)
第三,金钱。(可以没有关系,可以没有背景,但不能没有金钱,因为需要办事的时候,需要进步的时候,要么需要人脉背景加持,要么需要金钱铺路——这一点,无数事实已经验证,毋庸讳言)



诚然,在今天的职场,拥有人脉,背景和金钱三样东西,大部分职场人就可以获得更多的人脉,更厚重的背景和更多的金钱,从而形成资源持续集聚,雪球越滚越大的聚合效应。
在今天的多数职场,所谓的业务能力,专业精神,智商情商,其实都要为人脉,背景,金钱三个东西让位!



——————————————————
事实上,今天社会发展的转型,其实也是生产关系和劳动者行为模式的深刻转型。
在50年代至70年代,因为是计划时代,XZ资源起到了最关键的作用,虽然还没有形成现代的职场生态,但人脉和背景依然是非常重要的影响职场生存状态的因素。
从80年代至今的职场,人脉,背景,金钱三个核心要素的支配力不断得到强化,推动了职场的进步发展和各行各业的欣欣向荣。



但时至今日,每一个职场人其实也感受到了,过去这种职场生态和成长模式,也出现了不好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压抑cao根群体的创新激情。(躺平族,不和你们有资源的人玩儿了)
第二,出身寒微的偏才怪才很难冒头。(愤青族)
第三,资源的马太效应催生阶层板结固化,阻碍了普罗大众上行通道。(抵触族)
所以,现在使劲提创新,使劲提包容共享,其实就是要通过转型发展来促进全社会评价体系的大变革,促进全社会资源分配的再次稳健化(严防极少数人得到的资源过分集中,严防将来尾大不掉)



—————————————————
如何才能改变既有了几十年的资源调度方式呢?
可以看看下面的底层逻辑:
今天主导分配的高权重因素:人脉,背景,金钱,其核心的关键纽带就是社交。
很多关键的分配,都是在社交场合完成的。
比如,圈层内的人,一起吃顿饭,某些重要资源就已经分割完成了。在很多非圈层人根本都不知道的情况下,资源就已经通过若干管道流向了“它该流向的地方了”。
比如,几个有资源的朋友,一起打一场高尔夫,随便聊几句,就实现了双方资源互换,达到强强联合的目标,从而实现人脉,背景,金钱的三维扩展。



——由此,在客观上就造成了,有人脉的人更有人脉,有背景的更有背景,有金钱的更有金钱。无论社会怎么发展,总cai富如何增加,其实和大多数人是无关的!——这种状况,其实是非常危险的。
所以,社会转型,要改变既有的资源调度方式,就必须在若干的行业,若干的领域,斩断社交纽带。
换句话说,让大部分行业现在追捧的功利化社交变得无效!当很多人从现如今的社交体系得不到任何好处的时候,自然就会带来整个社会群体对社交的冷淡。(功利社交自然消亡)
——这当然是一盘大棋!从目前的发展趋势看,这盘大棋局其实已经铺开了。



——————————————————
从整个规划体系分析,到2035年,从职场行业的角度来看,核心行业就只剩三个:
第一,软科技行业(诸如软件科技,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医联网,车联网等)
第二,硬科技行业(诸如智能制造,实体经济,大型设备,科技装备等)
第三,科技应用行业(把软科技和硬科技结合起来,合理地运用到生活的各个场景中,实现研发和实际应用的衔接转换,诸如可以进行老年人陪护的智能机器人,可以远程做手术的机器人,可以远程辅导的机器家教,超市智能售货机等等)
上述三大核心行业,其实就包纳了社会就业人口的70%以上。
剩余30%的就业人口,可以进入和三大核心行业没有直接相关的行业,可以统称为中低端服务业(包括今天大伙儿热捧的公务员事业人员,在未来职业体系中,都只能划入“中低端服务业”人群)。



从上述行业分层我们其实已经可以看到,未来资源的分配方式有了两个重大变化:
第一,今天重要资源今天是靠人分配,到了2035年,则是靠程序来分配,人在这个过程中,能发挥的作用很小。
比如,今天很多传统企业的KPI考核,依然是人在打分,有人打分就一定有人的好恶权重,关系好的打得高,关系差的打得低,多少都有主观因素。而程序和机器设定的KPI ,可以真实地呈现一个人的实际生产力和劳动贡献率,扯啥关系都没用,摸鱼的,躺平的,搞攀附的,都是找死!



第二,今天最重要的资源是不可言说的某些资源,到了2035年,最重要的资源是数据。今天家里有kuang的人富得流油,明天家里有数据的人才会富得流油!
kuang,是一种实体资源,需要人去分配。数据,是一种虚拟资源,需要用技术和智力去获取,人在分配数据这件事情上,作用可以忽略不计。因为数据本来就是全球共享的,而不同的人,从数据中看到的资源和财富都是不一样的!



————————————————
综上述,到2035年70%的职业与科技沾边,与科技沾边的职业是受人的因素影响最小的职业,全靠实力,技术,悟性,学习能力,努力程度说话。
基于这个推断,我们可以预判,未来70%的职场人,如果放弃了对实力,技术,学历能力,专业精进的追求,在科技行业或者与科技沾边的行业里,将无法立足,或者无法发展。
在整个科技行业和与科技沾边的行业里,用今天的一套“功利化社交”,根本无效。你请上司吃一千顿饭,如果自己能力不行,你依然无法在科技职场立足。



所以,2035年70%的职场人,一定会发现,在一个凭实力说话的职场,关系,人脉,背景,金钱都是白搭。唯有硬知识,硬技能,才是唯一的硬通货!——这对大部分没有人脉,没有资源,但又很勤奋的普通家庭年轻人而言,不得不说,真的是本世纪最大的红利和福音!
到2035年,70%技术傍身的职场人,完全没必要参加任何社交。你甚至可以从入职第一天起,即便不和你的上司打招呼,只要你有实力解决问题,也同样不会影响你拿高薪和职场晋升!



——————————————————
所以,在未来职场上胜出的人就清晰可见了。
未来职场能胜出的四类人分别是哪四类呢?
[size=1.176em]第一类:专利专著加身的知名教授工程师
在今天的职场,名气加身的高校老师和工程师已经名利双收,盆满钵满了。
未来15年,这种状况将强化。
著名的教授,著名的医生,著名的各领域专家,将集聚大量的社会资源和经济资源。
今天的上述人物,可能还要看某些“脸色”,未来可能连脸色都没必要看了。



[size=1.176em]第二类:985、211、双一流大学理工科毕业的硕士博士
在今天的职场氛围下,一个重点大学的毕业生不一定能找到好饭碗,因为好饭碗要给某些特定人(懂的人都懂)。在职场,情商低的重点大学生,也未必能得重用。
但到了2035年,职场文化被颠覆:进985可改变阶层;进211前途无量;进其他一本衣食无忧。
985,211,双一流的理工科硕士博士所掌握的技能水平,科技知识水准,已经位于全国乃至世界金字塔的顶端,这群人在未来一定是光芒万丈的!
这些人所掌握的过硬的技术和科技研发能力,会改变整个社会的运行规则。什么办公室政治,什么跪舔拍马,给他们没有什么关系,但一点都不阻碍他们处在显要位置,拿高薪,享受众人仰慕尊重。



[size=1.176em]第三类:在高中就被分流的职业技术大学高技能人才
目前的格局已经可以预判,我们要走的路,估计和今天的德国差不多。
——这是走高端智能制造路线的必然选择。
精工细作,智能设计,个性定制,工匠精神。——这些都是未来职业技术大学的培养追求。
未来专科高职将逐步退出市场。
每个人都可以上大学,高考只不过是个分流的形式而已。



当然,高考的重要功能依然存在,因为它可能更多承担筛选高智力人才的功能。(筛选985,211人才)。
非985,211,双一流的其他大学生,本质上没有区别。
普通二本学生就业的形式大概率还不如职业技术大学的学生。
大量的智能设备升级,智能网络搭建,智能系统维护将有职业技术大学数以千万计的技能型人才去承担。
智能蓝领拿高薪是铁板钉钉的事情。



[size=1.176em]第四类:懂人性也懂机器的“人机对话”型人才
这类人才不一定是工科理科生,不一定懂科技,不一定有实操技能。
但是这类人的艺术感悟能力,心理把握能力,情绪调动能力等能力很强。依托于这类人,理工科技术人才们的思维架构可以和现实社会中的“人的需求”有效地链接起来,让机器更懂人,也让人更懂机器。两者和谐共生。
这类人才的具体岗位还无法准确描述,但一定会有这种人的存在。



————————————
看了此文,有啥感想,欢迎评论区讨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9

主题

3774

帖子

7733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733
发表于 2021-8-4 08:52:52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发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210

帖子

6297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297
发表于 2021-8-4 08:53:12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什么是2035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376

帖子

6627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627
发表于 2021-8-4 08:53:44 | 显示全部楼层
2035年70%的职业都可以杜绝庸俗社交,未来职场有四类人更易胜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9万

帖子

1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46380
发表于 2021-8-4 10:17:39 | 显示全部楼层
哎,看着很无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9万

帖子

1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45453
发表于 2021-8-4 11:36:02 | 显示全部楼层
很有道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9万

帖子

1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46086
发表于 2021-8-4 12:48:36 | 显示全部楼层
学到了,哈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10万

帖子

1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46717
发表于 2021-8-5 09:00:43 | 显示全部楼层
很有道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10万

帖子

1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47152
发表于 2021-8-5 10:24:11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主题

10万

帖子

1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47720
发表于 2021-8-5 11:49:49 | 显示全部楼层
哎,看着很无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

免费联系电话

400-8855-271

客服QQ:2524604571

服务时间:周一到周日8:00-23:30

关注我们
  • 关注官方微信

  • 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