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地一同学也是朋友打来电话,吐槽一些单位和工作的事情。
他的情况早有所闻,跟领导和同事合不大来,意思有点出淤泥而不染的味道,别人要么是嫉妒,要么是错误。
我都不用听他说那些芝麻绿豆的事情,主要责任主要在自己身上。
作为职场中人,置于集体和大众,其实也是江湖社会,首先是一个如何融入和团结协作的问题。如果这一点都做不到的话,就算你再能本事能耐,我也不看好有多大发展。除非自己甘愿如此无欲无求,问题又不是,还想有更好的空间,这才觉得浑身“本事”无处施展,反而大事小事到处碰壁。
作为管理者,谁也最怕遇到类似的下属。自命“不凡”处处冒头。比如单位班子做出的某个决策,单位同事开展的某项工作,他认为不对,便去与之“争论”。我一听到这种差点就懵了。我直接反问,你怎么认为你坚持的就一定是“对”的呢?如瞎子摸象,同一个东西,在不同的人那里呈现的情况可以天壤之别。下属和领导各自站的角度和高度都不同,掌握的信息量也不同,做出的决定和判断也完全可能不同,所以你以为的“对”真的未必是“对”,这还只是其一。
其二,江湖社会的复杂恰恰就在于存在中间地带,不是有的人认为的非黑即白,非对即错。就是同样的事情,在面临不同的条件和境况之下,也完全可能采取不同的策略去应对,所谓此一时彼一时也。最后一点,即便是真的“不对”,反正是领导的决策,可以提出不同意见不采纳保留就好,过后出了后果打板子下来也拍不到你,更不用去没事给领导添堵,给自己找不自在。混职场不难,做到两点就可以了,集体感和执行力。
想要脱颖而出,先得融入集体,否则非但达不到效果,强行冒头,只会枪打出头鸟。没有群众基础及其认可的“才能”,只是自我感觉良好。先做人,再做事,就是这个道理。跟领导过不去更是“自裁”行为,在我看来,愚不可及,在单位能过得好才怪了。
执行力的强弱,是我判定一个人是否具备职场伦理的标准之一。没有很强执行力,也当不好一个管理者,士兵都没当好,怎么当将军。懂管理即是懂人性,需要设身处地将心比心。事实上,执行力不强,也难以得到上司的肯定和赏识,等于自己断了自己的路。
说一千道一万,人得有适应能力和自知之明,在没有能力改变境况之前只能去适应,更要知道自己的定位,在其位谋其政,多余的不用操心。当然我也明白一点,人与人之间有个磁场问题,我就经历过,跟一个直属领导就是合不来,这种情况下,只能明哲保身,静待机遇。同时打好群众基础,获得口碑支持。如果连领导和群众都不待见的话,那只有两个选择,要么改变,要么忍受,再不就辞职走人算了。不过去到另一个地方,情况照旧。
昨晚跟朋友说了一个小时,不指望他能听进去多少,跟他说以后也不想再听到这样的吐槽,也没准人家在背后说我没原则、老油条,无所谓。正如我跟他说,在单位,做好自己的事就得了,没事跟同事吹吹牛,碰到领导说几句好话,大家都开心,不好嘛?现在都过不去,也别指望将来过得有多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