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职场上的人形形色色,有圆滑世故的,也有低头做事的;有善于交际的,也有把话聊死的;有……。总有一些人自信地认为,只要自己能力超群,勤勤恳恳,总有一天能等到出头之日。确实,硬性条件不可少,但软性操作也不能缺呀。你且看职场上的这些人,能力不差的老实人混得大多一般般,干起工作来倒是一丝不苟,干得天昏地暗,堪比“劳模”,但好事仿佛永远轮不到自己头上。反倒是看似能力不咋地,但交际能力超群的同志,常能啃着香饽饽。
能力很重要,为人处事也一样的重要。一个人再怎么厉害,也敌不过一群人的努力,三个臭皮匠还顶得过一个诸葛亮呢!人是社会动物,空有一身能力还不够,还要能在所处群体里混得开、混得好,才能从小头头混起,逐渐成长成领导者。不然就只能像只“老黄牛”一般继续耕耘,围着自己的小磨盘一遍又一遍地转圈圈,心中无数委屈不知该如何发泄。

相信大家对“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这句话都有些印象。李广此人乃汉朝名将,是匈奴人畏惧的“飞将军”,精于骑射,立下了赫赫战功。照理说,这等历经三朝的战神,立下的汗马功劳毫不逊色于卫青和霍去病,那为何没有像这两位一样,获得极大的封赏和重视?后人对此进行了诸多猜测,并根据史料加以推敲,认为是因其性格使然,李广此人自小内向性情直不溜丢,对结交朋友一事不甚上心,痴迷于行军打仗。“硬本事”倒是积攒了不少,确实也因此获得了一定的肯定,但咱们平心而论,这么大的成就不给点回报也难以服众啊!但要想在官场上再进一步,可就费劲了,他太缺少能扶持他走上高位的朋友了。
卫青当上了大将军,李广和卫青又处得不是那么好。公元119年的漠北之战,大将卫青讨伐匈奴,李广请当先锋,卫青不许,要求李广带偏师带兵绕道东路。东路崎岖难走,李广因此迷路没法支援大军。这便是导致李广被朝廷问责,羞愧自杀的导火索。窃想想,李广倘若平日和卫青私交慎笃,能力也不差,卫青当时若是允了李广的请求,不把进攻单于主力部队的机会交给年轻的公孙敖,没准历史的结局会被改写也不得而知。
当然,这不过是愚拙的个人感慨,卫青当时身为主将,应当也是对李广和公孙敖的能力进行了充分考量。只是此想法与今日主题挺应景,便扯出来说说。
职场看似透明,但不少时候并不讲人情、也不讲道理。硬实力确实必不可少,但交际能力也不应被忽视,这是个锦上添花的好能力,在关键时候能助自己一臂之力。人脉资源这种东西,好好经营总是不会吃亏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