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者:“王老师,我向CFO连续建议,都被他否定了。但我给的建议都是我以前经历过的,都是对的。”

老王:“你的建议有数据依据或出处吗?”
咨询者:“没有。我只是按照我以前的经历,给CFO一个可行的建议。”
老王:“你们C FO是对的。因为如果你在向领导建议时,没有数据来源,或者文件出处的话,你的领导不会相信你说的是对的。这不是你领导的问题,是你平时工作或说话不严谨,没有做到有理有据……”
以上这几句对话,看似很简单,其他背后的逻辑值得职场人去深度思考的。
老王是打工人的时候,曾经向领导汇报过公司股权变更的问题,当时被领导要求说出《公司法》的哪一条款或者“会计”相关规定的哪一条。老王当时就懵逼了,连夜研读《公司法》,并且向律师付费咨询,并要求标注清楚出处……
第二天,老王虽然搞定了工作,但这个事情对老王的刺激很大。因为以前工作没有在意这些,但在以后的工作中必须更加严谨。你以为的以及你听说的,都不足以支撑你的工作,必须拿到第一手的数据或者文献出处。
自从那件事后,老王要求所有人向老王汇报工作或给老王建议时,一定要给出依据或出处,不然请闭嘴。

也正是这种用数据说话的思维方式,让老王养成一个好的工作习惯。并且也让老王蜕变成另外一个“老王”。遇到问题,不是先开口咨询别人,听别人怎么说,而是查阅资料或文献资料等。
老王认为,懂得在工作中运用数据的人,总是能够比别人事半功倍,因为数据意味着可视化结果,同样意味着逻辑分明,任何问题如果仅仅用文字来说明,都是虚空地描述,只有当引入数据时,一切问题才都变得清晰明朗起来。
这也是为什么任何一个行业相关的论文,都会将数据作为一个重要的部分,就是因为只有引入了数据,才能把问题说清楚。而在日常工作中,如果一个下属在向上司交代工作时,可以时刻将数据挂在嘴边,那么上司必然会对该下属的工作给予充分的信任,因为数据是不会骗人的。
事实上,在现代职场中,能够熟练运用数据的人并不多,而那些对数据能够自由使用的人,往往能拥有比其他人更高的薪水,在公司受重用的程度也相对较高。尤其大厂人员,在他们看来,如果你说话没有数据,你就是在吹牛。
老王认为,用数据说话是职场中非常实用的一种能力。
小高,一家互联网公司的运营经理,她在数据使用方面十分得心应手。在某次公司内部的竞选中,她依靠数据赢得竞选的胜利,成为公司的运营经理。
小高成为经理后,遇到第一个调整就是:公司在下一季度的计划中,决定启用A计划方案完成下一季度的指标,一切已经准备就绪。但是由于小高当时查阅了很多行业内的资料和公司以前的数据,她发现A计划并不理想。她自己在私下整理了一套B方案,如果实行B方案,那么公司下一季度就可以将成本节省5%同时在效益上提高10%。她反复分析和演练B方案,认为其并没有任何漏洞。

由于小高在公司没有决策权,又加上不能得罪领导的代价来展示自己。而小高一直在思考,同行竞争激烈,如果按照这个A方案与另一家同类型公司竞争,公司势必损失很大。
小高越想,越认为应该把自己的方案向领导沟通。那么,该如何来沟通呢?既不能让直属领导没有面子,又能为公司节约成本。小高思考后,最后带着方案私下找领导交流。最后领导认为小高的方案可行,但需要简单地优化一下。
小高听完后心里明白:如果领导当时就完全使用小高的方案,只能说明自己能力有问题,如果在小高的方案的进行“优化”,既显示自己能力不错,又保住了自己的面子……
在直属领导对小高的方案“优化”后,带着小高一起去说服公司高层更改计划。
到了向高层汇报方案那天,公司高层仅仅给小高15分钟的时间来说服他们更改方案。
为了能抓住这15分钟的黄金时间,小高直接将几个表格播放给他们,里面有她做的几个折线图和柱状图等等,清楚地显示A方案和B方案在成本上的差异和预期效益的差异。小高将A方案的任何一组数据都拿来跟B方案进行比对,其中,B方案有比A方案优势之处,但也有比A方案劣势的地方。之后,小高又分析了几处优劣势之间的对比,最后的结论是以公司的角度,B方案比A方案的利润多出3个百分点,而在前景预期上,B方案比A方案多出了10个百分点。
最后,小高的计划通过了公司高层的举手表决。由于小高的出色表现,董事会直接破格提升小高,小高又晋升为公司副总监……
职场,不怕你没有能力,就怕你能力不够。从小高的案例来说,虽然晋升成为经理时间很短,又晋升了副总监,但是小高的工作能力和公司方式得到公司高层的认可。
老王认为,对于每个职场人而言,熟练掌握数字技巧都能提升职场竞争力,获得更多赏识与机会。那么,该如何做呢?老王给你3点建议:
1、数据是最清晰的表达方式。

时常有职场人向我询问,该如何做到简明又有条理地向上司汇报工作。因为有不少职场人都因为在汇报工作时表意不明而遭到上司的训斥,被当场赶出办公室的也大有人在。其实,答案就是运用数据。
尽管我们鼓励职场人与上司多做交流,但这种交流并不是可以完全不顾任何技巧,如果在交流中说出很多冗长而无意义的内容,只会给上司增添负担与厌恶,久而久之,这样的员工很难得到重用;如果你在和领导交流过程中,多使用数据,你的领导自然就会对你刮目相看。
2、将工作任务数据化。
除了可以有效说服领导,其实对一个职员来说,数据最大的用处还是用来整理自身的工作。如果没有一个清晰的数据,那么一个职员很可能忙碌很久都只是瞎忙,但只要有数据跟上,自己便有了工作上的依据和目标,做起事来思路就会更加清晰,效率也会提高许多。
聪明的领导在布置工作时,时常都会使用数据,将布置下的工作直接量化,这样员工工作起来就有了明确的目标,不会变成一团乱麻。但并不是所有领导都喜欢使用数据,也有一些领导只是布置下去一个大致的范围,至于工作流程则需要员工自己掌握。这时候,就需要员工自己对工作进行量化和细化,而不是凭感觉去工作。
3、运用数据做工作总结与比对分析。
一些人不喜欢使用数据,根本原因是他们不喜欢计算,认为计算是一件劳费心神的事情。这时候,能够做好数据对比分析的人就尤为突出,因为做对比分析需要的就是大量的计算,一份优秀的数据分析能够直接令后面的工作事半功倍。
写在最后
对任何的行业来说,数据分析都是不可或缺的一项,即便是与艺术相关的行业也同样如此。因此,老王建议,职场要培养自身的职业竞争力,就应当加强对数据的掌控能力,这样,你和你同事的区别自然就显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