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职场上35岁有竞争力的人很稀缺,大部分都是平凡的打工人。
如果35岁还是基层员工,还没混成管理者,在职场上会很容易被人歧视,说你能力不行。
向下,比不了年轻人的活力和激情。
向上,比不了同龄人的能力和价值。
职场就如同江湖一般残酷,并不会对你很友好。
35岁没有价值,没有核心能力,会是很尴尬的分水岭。
但是,职场中没有核心竞争力,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都是生活的常态化。
并不是所有人35岁都能混的顺风顺水,也并不是所有人35岁都是管理者。
没有竞争力不要紧,最要紧的是职场心态。
我们可以短时间内做咸鱼,但也要做一只有改变的咸鱼。
没有核心竞争力,就要努力锻造属于自己的价值点。

第一,学会构建个人背书。
举个例子。
同样是35岁做基层,小A在500人的互联网公司,小B在阿里巴巴。
如果你是HR,你会优先考虑谁?
要学会构建自己的行业标签,你的背书可以是平台,可以是领域,可以是专业。
再说个例子。
以前单位空降一个领导,大家都以为是老板家亲戚,因为不知道他到底怎么进入公司的。
后来有次聚会,老板说你们以为A总是谁?自己去百度搜索下他吧,美的A总。
好家伙,百度前两页都是A总个人荣誉和项目经历的品牌新闻。
这就是个人标签,这就是个人背书。
第二,要有锻造团队管理的能力。
如果员工只知埋头苦干,那他真的会很难得到发展,很可能只会是个员工。
如果既有员工做事能力,又有团队管理思维,这样的员工往往能成为有领导力的人才。
35岁的中年期,单单靠专业技能仅能维持平稳,如果没有团队思维和意识,是很难有大发展大提升。
还是那句话,竞争力不是天生的,十年磨一剑也并非偶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