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上周,微博热搜被雅思大作文“内卷”的考题刷屏。从去年火到今年,现在甚至出现在雅思考试当中,“内卷”实实在在称得上是出圈了。
作者:乔一,北森人才管理研究院签约作者
本文共2300字,阅读约需4分钟
“内卷”一词,原本源于美国人类学家吉尔茨(Clifford Geertz),指一种社会或文化模式在某一发展阶段达到一种确定的形式后,便停滞不前或无法转化为另一种高级模式的现象。

内 nei 卷 juan
图源:百度百科《2020年度十大流行语》
而如今,“内卷”应用于网络用语,指的是同行间竞相付出更多努力以争夺有限资源,从而导致个体“收益努力比”下降的现象。可以看作是努力的“通货膨胀”。(该名词解释来源:小鸡辞典。)
比如,你今天可以996,那我明天就能007;你家孩子报了三个补习班,那我得报四个。
01
职场内卷化怪象
现如今,不知道有多少职场人,一遍抨击着“996福报”论,一边又深陷其中,不可自拔。
内卷化表现
(1)低阶职场内卷化表现:下班时间到了,同事之间互相观望,“你不动,我不动”,“你若动,我看看领导是不是动了”。
(2)中阶职场内卷化表现:无意义的会议越来越多,汇报材料从10页飙升到30页。一边喊着“追求极致”,一边干着美化PPT的活。
(3)高阶职场内卷化表现:领导原本只要一个预选方案,对方突然拿出三个。为了让领导的决定合理化,大费周章,只为“流程”正规化。
2020年10月,36氪曾发起一份关于“职场内卷”的调查问卷,340份受访者中,有超过9成的人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内卷。
同时,问卷调研结果显示,在内卷化如此严重的职场环境中,推动大家持续工作的动力是:生活、经济压力!
说到底,人在职场,身不由己,大家都是为了生活。
02
围城内外,无处不卷
作为一线城市的互联网人,我们常常会羡慕在老家县城做公务员的朋友,钱多、稳定、离家近。
但当我们和老家的公务员朋友聊天时,没想到,也是哀声连连,24小时响应工作已是常态,日常执行公务、对内对外关系处理等,对个人情绪消耗也非常大。
我们一合计,觉得另一位在高校当老师的朋友一定是最轻松的。
结果中午拉的微信群,到晚上才回复:快失业了。虽然是开玩笑,但是也能感受到她的压力,科研压力、学校转制、学生事务等,也并不轻松。
一圈聊下来,无论是创业者、公务员、大学教授,还是国企领导、传统企业高管、互联网员工等,都在传达同一个声音:内卷太严重,日子不好过!

关于职场内卷化,究其客观原因,主要有两点:
1)受经济大环境影响,职场人不敢随便辞职;
2)职场资源和蛋糕有限,为了争取更多的红利,部门、同事之间天然具有竞争关系。
当然也存在部分职场人自身的原因,例如:
1)职场惰性严重,不思考解决问题,忙于做表面功夫;
2)受自身局限和观念影响,导致知识退化、专业局限严重,无法跟上公司及岗位的需求变化。
其实,无论是被动还是主动,从入职的那天起,每个人就不可避免的陷入了职场的囚徒困境。
03
职场内卷化如何自救?
关于囚徒困境,已是老生常谈,不再赘述,在之前的文章里也为大家详细解读过。(具体参见:终于有人把内卷和囚徒困境讲明白了)
然而谈到囚徒困境,就不得不提到它的解决之道:重复博弈。
简单点说:就是这次博弈结束后,博弈双方还将继续发生别的关系。
最典型的例子:八九十年代港片中的黑社会马仔被抓之后,从来不敢供出同伙(单次博弈),是因为他们知道,社团的报复(二次博弈)比警察的处罚要更恐怖。

所以,解决职场内卷化的最好方式,其实不在内部,而在外部。
例如,996违反劳动法,一旦开始严查、大力打击和处罚,相信没有企业敢冒天下之大不韪。
但是,在外部条件不满足的前提下,作为个体我们还能做些什么呢?
1)向上管理不是一件坏事
提到向上管理,很多就会想到拍马屁,其实并不尽然。
毕竟领导的资源也是有限的,在内卷化十分严重的职场环境中,能够第一时间把握领导的意向,获得领导的资源支持,不但有助于个人工作的顺利开展,工作成果也更容易被领导看见。

要知道,连孔子都为公孙文子“举贤不避亲、举亲不避嫌”,举荐自己家臣做卫国大夫的行为点赞。
试问,作为公司管理者,如果只有一个晋升机会,在部门员工表现没有显著差异的情况下,他为什么不给自己熟悉和信任的员工?
2)出圈,跳维打击
降维打击,是我们目前非常熟悉的一个词。来自刘慈欣的《三体》,是指外星人使用“二向箔”将太阳系由三维空间降至二维空间的一种攻击方式。
在这里,提出另外一个概念:跳维打击。

《西游记》中有一章,地府使者奉命捉拿孙悟空,孙悟空说:“我老孙超越三界,不在五行,已不伏他掌管,怎能敢来勾我?”
所谓的“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就颇有点“跳维打击”概念,也可以理解为另一种形式的“出圈”。
当市场竞争已经一片红海的时候,埋头杀进去绝对不是理智的选择,真正智人,会寻找另一片蓝海。

职场竞争也是如此。
追赶过程中,我们应该避开相互模仿式的工作模式,更应该避开与别人的长板进行直接竞争,应该挖掘自己的真正优势、思考未来的发展方向,将有限的时间用在提升自我技能、增加个人市场竞争力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