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员是公认的技术型岗位,我们喜欢以实力说话,俗称"人狠话不多",那么是否技术实力强就能在职场如鱼得水?
以前觉得只要技术过硬,在哪都是香饽饽,后来发现也不尽然,公司不是研究所,在研究所里你或许可以不求名利只追求科研技术成果,但在成熟的公司中如果你不懂得怎么为人处世、协调管理,那么你想要的升职加薪、功成名就只会离你渐行渐远。
在此转述一位有18年工作经验,目前已退休的老程序员。从实习生到上市公司技术总负责人,给大家分享一些前辈们觉得程序员在职场很受用的经验,如果你能恰当使用,可能比技术带给你的回报会更有效,献给已在&即将进入职场的你们。
文末老规矩,月底福利!码字不易!
如果觉得不错请点点赞!

一、程序员职场经验之为人处世
1.朋友圈:
不要总是一个人闷在家里,一下班就往家赶,这叫做“闭关锁国”。无论是在学习阶段还是工作阶段,我们应该多出去走走,看看外面的世界发生了什么,有了什么样的变化,多结交一些朋友,交一两个挚友,建立并完善自己的朋友圈。
说的朋友圈可不是手机中的微信朋友圈,是现实生活中结交一些脾性相投、坦诚相待的朋友,无论是做技术还是做其他的都可以,哪天有可做的事情,大家互利共赢,比如我第一次创业的时候,就是和一群外面认识的朋友们做技术外包,有人专门做技术,有专门找渠道拓展业务,最后成功积累了第一桶创业金。

2.主动跟上级沟通:
不管上级风格如何,是严厉型、和蔼型、放羊型我们都要定期或者不定期找上级沟通工作任务的想法和意愿。认真倾听上级对自己的看法,设法获取他的指导。职场中你最重要的资源其实就是你的直接上级。
记住一句话:在职场不光要“低头拉车”,还要“抬头看路”。

3.倾诉对象要选好:
在职场上难免会遇到波澜,适当的倾诉是可以的,但倾诉对象要想好,不要幼稚地把人事部门当成你的倾诉对象,站在老板的角度想一想,他会怎么看你的倾诉内容。

4.做好正事,少做杂事:
如果一个员工做杂事做得非常好,那上司大概率会每次遇到同类杂事都会委托他去做。如果一个员工贴发票贴得不好,但是核心业务每次完成都很出色,大概率领导会把更核心的事情交给他做。

5.正确看待升职:
有些人巴不得每个季度都能升职,其实对于升任新的职位,未必是好事,更高的职位意味着更高的要求,因此对备选人员要么在原岗位已经能力有余,要么时间精力有余,能听懂吗?

二、程序员职场经验之代码和项目
1.学习以实用为主:
新手上路总是有着不错的冲劲和忧患意识,想多学习一点东西来提高自己,这点是没有错的,但很多新手程序员上来就啃Linux内核源码,算法导论等“底层知识”,这其实不太对。
我的建议是在初中级时先聚焦学习你用到的知识,人的精力有限,对于初中级来说底层知识不是指行业的基础知识,因为这时候学习这种底层知识对你并胜任工作并没有太多的帮助,例如你搞前端,你研究编译原理对你的工作帮助不大。
但是到中高级时,这些底层知识却又对你进一步进行性能、稳定性优化、行业技术方向判断有重大作用,这个时候需要进行专项突破,当然你觉得自己确实时间精力比较充裕,那随意。

2.开源:
现在的年轻人可能没有经历过,程序员随时会失业的悲惨境地。但是即使是在最黑暗的时期,凡是做开源项目的,总能在第一时间又找到工作。只要确保你写的开源代码和你心仪的工作相关即可。不管你信不信,这个市场很大,前景也广阔。

3.日志:
日志这个东西在没出现问题时不怎么起眼,但一旦出现问题要调试和排错时,它就格外重要了。
这个亏我印象很深刻,那次是距离项目提交的前几天,当时我是第一次主导项目,因为我在程序中基本没有加什么日志,当时在测试的时候没有发现什么问题,因为在测试的情况中,很多种数据是非常难模拟出来的,只能测试常见的几种可能性,在这几种情况下没有发现问题,在线上出现了问题,由于当时在功能中没有加什么日志,导致非常难地去寻找问题的所在点,结果项目逾期了,还好甲方好说话,宽容了几天才解决。
从此之后,一直都保持一个习惯,研发时必定写好日志。

4.善于借助工具:
事事亲为很累的,能坐车为啥还要用脚走呢?简简单单一个工具却能解决非常复杂的问题,自己在那里一行一行地码上去很费时费力的,你以为优秀的程序员都是脑子比别人快吗?不见得,但他做起事来效率肯定要高。

(嗯,这套工具也不错,拿在手里有底气,看谁还敢怼我测试!嗯?)
5.风险计划:
当你主导项目时,建议培养风险意识,要有风险计划,哪怕很简单一定要有,比如项目延期风险,应对策略加强进度管理,项目超支风险加强成本管理,项目质量风险,加强质量监控。

三、程序员职场经验之长远习惯
1.各大博客:
我之前只是遇到问题才会上博客去找找参考,但我发现很多优秀的职场员工都在边工作边写博客,比如说C**N上面的敖**、兔老大R****MQ等人,因为坚持写博客,自己的职场及生活都得到了不错的加分加持。
以及说某些一线大厂,技术部门会要求员工每周或者每个月都要写一篇技术博客,然后分享给同事们。通过写博客,你会加深自己对技术的理解,同时与许多大佬或者粉丝的互动也会收获很多,甚至还有额外的收入。
程序员不要封闭在上班的圈子了,外面的世界更加精彩。

2.合理的职业规划:
进入职场后一定要做职业规划,程序员不是敲代码的机器。
第一年太多东西不懂,你可以一切听从老大的安排,敲敲代码,看看数据库,测试自己和别人的代码;但是第二年,你还是这样吗?不可能的,一年的经验你完全可以入行了,是时候该学习怎么进行需求分析,怎么设计数据库,怎么写各类文档,怎么写更好的代码?这是高级程序员的要求。
其次,我要说一点,你的职场规划一定要合理,我个人不太建议定什么五年十年的职业规划,不切实际,为什么?
- 1.五年十年太远了,除了九年义务教育外,我很难想象出有什么事情是大多数人都能坚持这么多久的,如果坚持不了,这个过程中只会跟你更多的挫败感。
- 2.你现在的水平是否能够在技术迭代日新月异的当下预想到五年十年后?恐怕很少有人能做得到,那么这个规划的意义又在哪里。
个人建议,职业规划三年之内最好,这是最为合理的,你肯定能知道现在以及未来一段时间里,什么东西对你是有帮助的。

3.保持学习:
小编承认,大家的压力都很大,白天要开会、要和产品经理撕逼,晚上要测试要改bug,回去还要研究新技术,这样下去谁的发量能站得住脚???
我比较喜欢一句话:“难就对了,舒服是留给Si人的。”虽然形容有些过分,但从长远来说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我见过很多老程序员,刚进入公司时他们会这些那些技术,两三年后还是只会这些,比如说我主导项目时去请教他们关于新技术的问题,他们只是告诉我说“这个听过啊,但以我的经验,之前那个技术能做就可以了。”

一定要等到技术明摆着不能做了才尝试新技术吗?说白了,他们停下了学习的脚步,而我带着自己团队去不断尝试和学习,不到3年的时间,在新的技术领域,这些老师傅就已经真的“老了”。
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卷旧人,内卷严重的趋势下,但愿卷的不是在座的各位。

————————————————
关注我!持续更新更多有用内容!
如果你想学习更多知识请关注我!
你一定不会失望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