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岁的周款新入职于一家公司,原本想着大干一场,却感觉处处受限制、受排挤。曾经在一家商贸公司的周周,也曾做到主管的、位置,只是因为家庭育儿问题,回归家庭,做了两年的全职妈妈,便真的与社会脱节至此吗?
面对苦恼的她,我推荐给她一本书——《影响力密码》。

这本书是王明伟老师所著,王明伟老师作为管理专栏作家、畅销书作者,10多年来一直做关于影响力提升方面的培训和咨询工作。
看了他的书,应对职场上的任何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那些职场上的困境,是每一个初入者都会遇到的。许多人觉得,是不是因为自己初来乍到,跟别人不熟悉造成的,但真实的原因是这样的吗?不是的!
管理专家王明伟在《影响力密码》中说道:我们初入职场经常被忽视,不是因为我们刚到陌生环境还不熟悉,而是因为我们不懂得用影响力密码去打开协作中的锁。
影响力密码有三个:场景化密码、多样化密码和系统化密码。
如何使用这三个密码,使得自己在工作中能游刃有余、如鱼得水、深得领导赏识呢?
一、场景决定影响力方法
面对的场景不同,需要的影响力方法和思路也不同。
1、一对一
指影响对象只有一个人。
在与他人进行一对一沟通时,发挥影响力的过程其实就是影响对方大脑的过程。
书中给到一些例子,譬如:问题学生成功影响老师。
心理学家和特教老师从一群被认为“无可救药”的问题学生中选12—15岁的学生,教他们与老师进行一对一互动时发挥影响力的方法:对老师微笑、与老师进行目光交流、在自己座位上保持笔直的坐姿、练习赞扬老师的语言等。
在运用这些影响力之后,问题学生与老师的积极互动接触从每周8次上升到32次,消极互动从每周18次下降到0次。
看来,有时候两个人之间的私下沟通,都会有着出人意料的收获。
每个人都是感性动物,当他(她)觉得,你与他(她)是唯一一种联系体的时候,彼此之间的感情便会拉近一些,影响也会更深远一些。
2、一对多
指影响对象是几个人或者很多人。
有时候,单凭一个人去影响一个人,效率太低,所以想办法利用影响对象之间的相互影响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书中也给了一个很有趣的事例:一个外乡人影响一群本地人。
国际慈善机构的工作人员——杰里,他需要执行一项任务:在6个月内改善越南某地区儿童影响不良的问题。
一个人要影响一个地区的家庭,想起来,太难了!
但是杰里最终成功了,他运用的方法便是:一对多的影响力方法。
先找出经济条件较差但营养状况良好的家庭,树立出标杆,找出这些家庭如何做到的。
然后,找出愿意提高孩子营养状况的家庭,举办免费烹饪班,让他们用有效的食材,做出营养丰富的食物。
最后,借助参加烹饪班的家庭的大力宣传,杰里的那套儿童膳食方法被越来越多的家庭接受,形成了良性循环。
最终,凭借他一人之力,在6个月的时间内,影响了越南265个村庄、220多万民众的膳食问题。
原来觉得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凭借着影响力的作用,就真的实现了。
二、组成自己的影响力工具箱,灵活而用
简单的场景,单一影响力工具就能完成,面对复杂的场景,需要组合使用多种影响力工具。
什么是影响力工具呢?有:心理学、脑科学、游戏理论、环境设计等。
心理学在影响力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如:
1、沉没成本偏见:因为大多数厌恶损失,总想着把之前的成本捞回来。
在舍弃前面投资,还是追加投资,这时候沉没成本便会作为影响力工具被决策者所利用。
2、锚定效应:所谓的锚定效应就是第一印象。这也是长得好看的人,总是会让人放下戒备之心,觉得长得好看的人,内心也是善良的。
3、从众心理:个人往往会受到群体决策的影响而遵从群体的决定。
三、针对不同的场景,用系统化的思路把多种影响力工具整合起来使用
这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
它需要三个步骤:
1、确定场景,确定需要发挥影响力的场景;
2、确定工具,收集针对该场景有效的工具;
3、选择系统,将工具整合成系统性地运用思路。
有时候需要“一对一沟通协作场景”,有时候需要“一对多跨部门协作场景”,这些都是我们确定系统的具体思路和步骤。
若想要在职场如鱼得水、游刃有余,不仅仅需要单一的沟通技巧,还需要根据情况,把沟通方法用合适的方式用系统的方式表现出来,才会更出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