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一档职场观察综艺《初入职场的我们》正在热播。
格力集团老总董明珠也贡献了自己的综艺首秀,参演嘉宾包括张翰、张萌、杜海涛等一众明星。
而节目中的实习生们也全都很优秀。
除了董明珠在节目中“金句频出”之外,云酱也从节目中总结了3个职场真相,一起来看看!
01
职场看重的是你是否合适,
而不是曾经有多优秀
节目的第一期,分别有5名实习生到董明珠所在的格力集团面试,4名实习生来到张翰的影业公司面试,这几名实习生本身就是从近千名候选人中脱颖而出的。
无论是学历还是能力都有目共睹。
最终通过董明珠面试的是来自上海交大的本科郑茹心,但她却不是这4个人中最优秀的。
论学历,来自哥伦比亚的在读研究生宋佳昌肯定更合适,他拥有华盛顿大学教育学和经济学双学位。不仅如此,宋佳昌还曾在《最强大脑》中有过优秀表现,在6万多人报名的情况下仍然一路冲进入前四强。

论能力,郑斐然有在美国工作的经历,现任家族企业市场部总监,小小年纪,做事却很果敢,大家都称她为“小董明珠”。
而令大家意外的是,她在面试第一轮就被淘汰了。
在筛选简历环节,学历无疑是简历的加分项。但是一旦到了面试环节,你的能力是否与岗位匹配才是面试者最关心的部分。
这也告诉了我们一个职场真相:企业招聘的永远不是最厉害的那个人,而是最合适的人。
好比《初入职场的我们》里的候选实习生们,无论从学历和能力来说都非常可圈可点,但是最终获得董明珠认可的是几个人里看起来最不“亮眼”的郑茹心。
同时在张翰的面试现场也是一样,就读于世界顶级名校还上过《奇葩说》的学霸苏眉月获得了张翰经纪人珊姐极高的认同,她认为这个小姑娘说话滴水不漏,又聪明,特别适合做访谈类节目的主持人。
可惜张翰招聘的岗位是运营管理、艺人宣传和艺人经纪,这三个幕后岗位对于苏眉月来说,显然是她不擅长的。
因此最终也被淘汰了。
02
职场需要钝感力,
随时迎接变化
在张翰组实习生第一次实习考核时,轮到实习生张安汇报时,考核题目由原本统一的“了解公司的情况及问题进行汇报”,临时更换为情景模拟“向剧组推荐合适的艺人”

这突如其来的换题也让实习生慌了神,最终因为她准备不充分而表现欠佳,被打了零分。

节目播出后,引起广大网友热议,有人认为这是张翰在存心“刁难”实习生。
在第五期节目中,张翰也解释了自己临时换题的用意。
因为他已经提前看过三个人的策划方案,他认为张安更适合做经纪人,如果按相同的标准来考核张安的话,对她来说“是真正的不公平”。
因此,他选择因材施教,临时换了考题。

抛开张翰的“良苦用心”,实习生张安的表现在职场中很常见,可以说代表了很大一部分群体。
我们经常能听到「感觉自己没做好」、「对方是不是对我有意见」、「好尴尬,在大家面前出丑了」等等声音。
当出现紧急情况时,容易陷入自己的小情绪里,节目中张安就因为慌乱最终忍不住哭了起来。其实这也是在考察一个人的临场应变能力。
在职场中,临时出现变故的情况经常会发生,如果我们不培养一些“钝感力”,会错失很多成长的机会。
学会临场应变,迅速调整自己的状态,随时接受新的挑战,才能在职场里快速成长起来。
03
结果导向是第一要义,
别陷入「努力误区」
在节目开始的面试环节,节目组分别安排了几把标着4000到10万的椅子,让实习生们自己选择坐哪一把,也就代表了实习生的期望薪资。
其他的椅子很快就被选完了,而剩下的是那把月薪10万的椅子。选择落座的是一名00后的留学生梁坚洛。
同时他表示,并不是因为只剩下这把椅子才选择,而是一开始就奔着10万月薪去的。
看到这想必很多人都傻眼了,你一个00后的实习生凭什么?
不过梁同学本身确实很优秀,他就读于全澳第一的墨尔本大学商学院,主修市场营销和商业管理。虽然还没毕业,但曾经在宝洁实习时就策划落实过某电商品牌的宣传计划,还在百威少年挑战赛中获得过季军。
同时他还留意到董明珠办公室里悬挂的班车地图,认为“员工是受重视的”
但董明珠的一句话还是让现场的人陷入了沉默:大家希望到格力来学习这点固然好,但也要知道自己能为格力带来什么。

这是非常典型的“结果思维”
老板不会看你做了什么,而是你做成了什么。
就算你强调自己有多努力认真,为某个项目熬夜加班,但如果项目的成果不如人意,那你再努力也只是感动了自己。
因此提醒了身处职场的每个人,凡事都以结果导向。
把精力放在对达成结果最关键的环节上,不要庸庸碌碌做无用功。
04
《初入职场的我们》还在热播中,从这档节目里,我们无论处在职场的哪个阶段,都能或多或少看到自己的影子~
张翰和董明珠也向我们提供了很多作为老板的视角对事情的看法和处理方式,非常值得职场人学习!
再给大家总结上文提到的这3个职场真相:合适比优秀更重要、结果比过程更重要、解决问题比情绪更重要。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