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有过这样的经历:

当别人想找你帮忙,你又不好意思拒绝别人时,只能回复“收到”,但你内心却是千万个不愿意。
别看短短的“收到”两个字,其背后往往有着一大段一大段的隐藏内容,但是最终被发送出去的,却只有“收到”。
当客户提出种种要求,作为乙方,心中可能会有千千万万的疑问。比如,当客户要求设计师做出一个五彩斑斓的黑,设计师的内心里往往是崩溃的,他很想问一问客户,“黑就是黑,怎么可能五彩斑斓”,很想问客户“如果已经五彩斑斓了,又怎么可能是黑色”。
其实设计师也知道客户不一定就是刁难自己,客户只是在表达一种意境,而这种意境又很难直接用语言表达出来,但设计师同时也知道,如果他在此时提出过多疑问,客户就很可能会认为他不够专业,并提出更多要求。
而我们常常看到的是,长久与甲方打交道的乙方们,尽管心中有千言万语,最终回复的,仍然只是“收到”。
那么,客户是否喜欢这种只回复“收到”的乙方呢?毫无疑问,他们当然是喜欢的,因为当对方回复给自己这两个字,就意味着对方已经接收到了他发出的全部信息。接下来,客户要做的,就是安静等待乙方交出成果。

当然,这成果可能会令客户满意,也可能会令客户不满意,不满意了,继续提出要求,打回重做就是了。
但是作为乙方本身,如果每一次对方不论交待什么都只回复“收到”,却并不划算。
老王认为,当别人向你发出请求时,你只回复“收到”两个字,这其实是一种沟通不良的体现。对整体工作效率而言,沟通不良显然是个拖后腿的短板。
这种沟通不良并不是仅仅存在于甲方和乙方之间,也存在于职场上的方方面面。很多人与同事之间,与领导之间,也经常是这样,不论对方交待什么,都以一个“收到”结束交流。但是难道就真的达成了共识吗?倒也未必。
陈佳(化名),曾经是一个在职场上只喜欢回复“收到”的人。她遇到的事情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示。
在职场上,陈佳是那种力图做好分内之事,但是讨厌与人过多交流的人。她怕麻烦,也觉得工作就是工作,按领导交待的任务完成即可。
有一次,陈佳直属上级给她布置了一个任务,她没有多问,也没有多想,直接回复一个“收到”,就完全按照领导的指示去做了。

但是当领导收到工作成果的时候,几乎是震怒了,问,“你就拿这种东西给我?”
陈佳委屈地说,“我按照您吩咐做的啊!”
领导开始翻找两个人的聊天记录,结果发现,陈佳的确是完全按照他吩咐下去做的,问题在于,他吩咐的内容中由于笔误,带有非常明显的常识性错误。
领导哑口无言,压下了火气,没有多说什么。后来叫来另一位同事,重新完成了这个任务。
日子如往常一样继续,不久后公司进入换血期,陈佳直接被裁员。
你会不会和陈佳一样,认为她其实没有错,这个领导实在太小气了。如果你有这样的想法,说明你思想有问题,或者不成熟,请一定要重新调整。
没错,当时那个任务,的确是领导布置失误。然而实际上陈佳能够一眼看出问题,但她没有提出任何意见,而是直接按照错误地做了。
如果单从完成领导任务上来看,陈佳没有按照领导意图去完成任务;但如果站在领导的层面上,这件事只能有两种解释:一,领导认为陈佳智商堪忧,只会机械地接受公司派遣的工作,从来不思考和请示;二、领导认为陈佳根本没把工作放在心上。
老王认为,职场上,对任何领导来说,那些只会机械接受任务的员工,不仅没有任何提拔的价值,也会是公司换血过程中被淘汰的预备役。
还有,在职场上,那些只会回复“收到”的人,拒绝了进一步沟通交流的机会,也减少向领导展示自己的机会。
对于职场的我们,应该积极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与沟通能力,改变目前的封闭性思维。如果你不知道该如何提升,老王建议你:

1、大脑中要有知识或理论的储备,这是提升语言表达能力的基础。
语言表达本质上就是思考的一种输出形式。一个脑袋空空的人,即使能言善道,也只能是废话的堆积。
所以,职场上,你要经常学习,并把知识与理论转化到自己的体系中来,充分将它们激活,这样你会成为一个“言之有物”的人。《道德经》中有句话说得很好:事有君,言有宗。
2、通过刻意练习训练逻辑思维能力。
训练逻辑思维能力先从金字塔原理开始。所有的能力都是通过长时间刻意练习完成的。李连杰说过,为什么古代人武功这么高?因为古代人练武和现在上学一样。从幼儿园读到博士,至少需要28年的时间,你才可能在某一领域成为专家。
语言表达能力也一样,要花费时间和精力去刻意练习才行。老王认识一位有“口吃”的朋友,经过6年的训练,目前说话非常流利,吐字清晰。
3、大胆去实践,不要害怕被嘲笑。
对于一个想成功的人士来说,如果你没有被嘲笑过,说明你还没有进入成功的快车道。当刘强东没成功的时候,在网上天天有人骂他。现在刘强东成功了,那些骂他的人也闭嘴了。
所以,老王建议,不要在意别人的嘲笑和网上叫骂,当别人开始嘲笑和在网上谩骂你的时候,说明你已经进入成功的快车道,很快就能成功。现在社会上的名人、大咖在网上叫骂都是有目的、有营销性质的。既能蹭对方的热度抬高自己的身价,又能扩大自己的传播范围做免费的广告,两全其美。
老王认为,当你确定目标后,就要保持住自己的步调。所有异样的目光都不必在意,因为真正的高手从来不会嘲笑和讥讽别人。
写在最后
福楼拜说过,语言就是一架展延机,永远拉长感情。对职场人来说,语言表达能力,也是职场竞争力的核心部分,明确的语言取决于明确的思想。想让自己职场增加竞争力、增加更多砝码,请从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开始,不要做那个只会回复“收到”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