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如果圈子不同,那就不要硬着头皮挤进去。
在体制内工作的我,曾经遇到过一个比较好“耍”的领导。这个领导没什么架子,经常拉着下属们一块玩;但是在工作上,领导却是能推就推、能不管就不管,而且每次遇有上级检查的时候,领导都是到处甩锅,让人很是无语。
虽然有点不赞同领导的这种做法,但是想到自己的发展进步,我还是积极主动向领导靠拢,但是时间久了,我发现领导根本就不待见我。
后来我才明白:圈子不同何必强融,领导压根瞧不起我,不想让我进入他的圈子,我又何必非要舔着个脸挤进去呢?真是自找没趣!
其实,在职场上生存,稍有性格的人往往混得比较好,那些没有自己的主见只知道迎合领导的人,虽能获得一时的青睐,但终究不可能长远。在电视剧《岁月》中,吴过为什么比不过梁志远,其根源就在这里。
02 一些小的问题,能不用人情就不要用人情。
我们都知道,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当前的社会环境仍旧是一个人情社会,在能力没有明显欠缺的情况下,谁的背景关系厚实,谁就能拥有更多的发展机会,尤其是在某些比较讲究“秩序”的体系里。
于是,有的人就为了构建所谓的“人脉”和“关系”,不管大事小事,都寻求别人的帮助,以增加联系、融洽感情。
这种观点有一定的道理,适用于某些特殊情况,比如和领导拉拢关系,但是芝麻大点个小事都寻求别人的帮助,这会让别人看低你的实力,从而漠视你的存在。
要知道,不管社会如何发展,人情往来建立的基础永远都是人们的个人价值,如果你不能为他人提供价值,那么你就不可能构建强有力的人脉资源。所以,要理性看待人情这个东西,只要把握住“价值决定一切”这个根本原则,就不会跑偏。

03 社交要有距离,不要什么事都和别人分享。
我们都知道,职场是一个利益交织和人际复杂的场所,没有利益冲突的时候,都很和谐,一旦遇有关键利害之争,都会极尽所能争取“上位”。
所以,聪明的职场人都知道,混迹职场一定要谨言慎行,尤其是人际交往方面,一定要有点心机和城府。那些说话不作考量,任何时候都满嘴大实话的人,肯定是要吃大亏的。
要知道,成年人的社交都讲究保持距离,这个“距离”不仅是个人隐私的需要,也是保持安全感的需要,更是尊重社交规则的需要。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有三种话一定要保持警惕:一是吐槽抱怨单位的话不要说,散播负能量的人往往没有好果子;二是涉及领导的话最好不要说,搞不好就捅了娄子;三是非议他人的话不要说,没有任何意义。
04 凡事留有余地,这不仅是气度,更是格局。
你作为领导,如果一个下属当众和“撕”了起来,搞得你非常难堪下不来台,你会利用手中的权力“挖坑”收拾他,找回自己的面子吗?
初尝权力刚走上领导岗位的人,可能会情绪上头,倾向于这种处理方式,以宣扬自己的地位和权威。但是,作为领导者,一举一动都备受关注,做事一定要充分考量利弊和影响。
下属顶撞,作为领导肯定要表达自己的立场和态度,采取一些必要的举措,不然顶撞的现象就会越来越多。但是,在内心深处一定不能太计较,一方面强硬压制会适得其反,另一方面会丢掉领导者的气度和格局。
要知道,领导之所以被称为领导,一方面是因为领导手中有权力,另一方面是因为领导能够理性看待问题。领导的气度和格局从哪里来?还不是从充分的利弊考量和长远的谋划打算而来。

05 太规矩要不得,要想走得远就要灵活变通。
大家可不要误会,这里的“灵活变通”可不是故意触犯规矩,甚至是违规违纪,而是劝告大家在做人做事上不要墨守陈规,要敢于创新和行动。
举个例子,你工作一直以来都还不错,今年也面临提拔晋升,但是和你竞争的人很多,领导也说今年的提拔只看工作实绩,这时候你该怎么办?
有的人可能会想自己工作干得不错,领导肯定会考虑自己的。实际上,这种想法是非常不可取的,聪明的人都知道,这时候一定要多向领导汇报自己的想法,尤其是想要进步的想法。
所谓的“灵活变通”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要认清规矩,不要太把规矩当规矩了,适当的时候要学会突破规矩;另一方面是要积极主动,遇有机会的时候,一定要主动争取,不可被动等待。
关注我【职场韬略】,获取更多职场智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