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猫叔 来源:大麦研习社
如果说职场中我们需要找到一个方向,那么这个方向到底有哪些维度呢?
01
选择的机会
选择是机会,但很多时候也是痛苦的来源,比如选择错了之后的附带效应;比如选择多了时候,容易陷入比较和迷茫。那我们为什么要去选择不同的行业、不同的职业呢?不可以不选择么?
在人类漫长的历史里,绝大部分人应该不用选择自己的行业、职业,从出生开始,注定了以耕种为主,偶尔做些手工业,这是绝大部分人的终极宿命。
像读书考取功名这件事,是属于极其少数人的路径,不是普罗大众的选择。或者说那个时候绝大部分人是没有选择焦虑的,因为根本不用选择。
随着经营规模的扩大和经营活动的丰富,各种手工操作,如金属加工、纺织、制陶、酿酒、皮革加工等活动逐渐增多,操作者经验日益丰富,制作技术不断改进。
又农耕,又畜牧,又进行各种手工制作的人越来越难以胜任,于是有人脱离农业或畜牧业生产而转入手工业的专门化发展。专职的手工业者逐渐增多,手工业最后从农业活动中分离,成为一个独立的生产部门。历史称“第二次社会大分工”。
也就是说分工造成了效率的提升,诞生了各个行业。

而随着近代工业革命以来,机器代替了人,生产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分工也越来越多,效率越来越多,行业也越来越多。
行业发展到今天,同样是食品行业,可以细分到休闲食品、预制食品、奶制品、酒水饮料、冲泡调制品等等。
在行业细分的同时,行业中的组织也在发生变化,从家庭作坊变成了企业化经营。在企业化经营的内部也不断开始创造分工,创造越来越细分的职业。
比如制鞋行业,在一家制鞋手工作坊里,几乎全部是制鞋工人,只有一个工种,只有一个职业。只有老板会承担一些招募员工、出纳计算等一些其他事情。
这种只有一个工种局面,随着分工开始出现分化。比如大家熟悉的“销售”职业,企业最初是没有营销类职业的,包括市场、广告、活动、销售等等,只有制造产品的,少部分兼职从事服务工作,随着产品的丰富,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简单的服务已经不能满足销售目标,开始有人专门从事服务的岗位,来最大程度分析客户,匹配客户需求,维护客户关系,销售这个职业慢慢也诞生了。
到目前,一家制鞋企业可能需要的职业非常多了,包括设计、生产、车间管理、采购、渠道、市场、销售、客服、运营、供应链、财务、人力、行政等等,有一些大型的集团化企业,仅仅人力还会细分为招聘、培训、绩效等等。
至此,我们的选择机会也越来越多了。而每种选择的背后不仅仅代表着一种工作内容,也代表着一个人的劳动总收入,更代表着一个人能力和视野的二次塑造。同样是销售,地产行业的置业顾问、医疗行业的医药代表、金融按行业的理财经理……这些不同行业的销售有着非常大的差异。同样是从事大消费行业,但是做设计、还是做广告、或者做人力等不同职业,带来的职业体验也是截然不同。

02
行业的维度
正因为这种差异,才有“男怕入错行”(女性大范围从家庭走入职场后也是一样)的论断。
因为选择什么样的职场几乎是人的第二次投胎。对于改变人命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职场选择中,第一个维度是选择行业。
我们刚刚分析了,行业是一种社会化分工,不同的行业代表着完成不同的社会任务。
只要有社会问题的地方,有用户痛苦的地方,在技术、市场规模达成之后,就会有相关的行业,比如想吃饭、想旅游、想看看等等。
行业可以大致分类三大类行业,一类行业是基于人类生活运作的行业,比如“衣食住行用、通信娱乐教育健康金融公共服务”等。这是和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行业,
第二类行业是基于第一类行业诞生的辅助行业,也就是诞生了服务行业的行业,比如设计行业、机械设备行业、仪器行业、软件行业、材料行业、包装行业、广告行业、零售行业、贸易行业、猎头行业等等。这类不直接面对消费者的行业,可能与人们日常生活有点远,但是这里面有很多金矿般的企业。
第三类行业是基础动力行业,包括能源、科技等事关各个行业的基础行业。
这三大类行业,是我们选择的第一步,是我们在社会分工中贡献自己价值的起步。

03
职业的维度
在选择了行业之后,我们要去选择职业。
每个行业的运作方式不一样,可能会有不一样的职业类别,比如,汽车制造行业需要运进原材料,还需要运出去汽车成品,这个时候汽车制造行业就有采购与供应链管理这个职业。但是金融行业由于是虚拟行业,不需要运进原材料,也不需要运输成品,一般来说就没有采购与供应链相关岗位。
这样的例子很多,即使每个行业都需要营销职能,但是不同的行业运作逻辑不同,营销的职业设置也会有所差别,比如房地产、汽车这样客单价极高的大型消费品可以设置销售岗,但是像食品就很难设置销售岗,只能设置不固定的促销员,或者大客户团单销售,因为食品客单价过低,如果安排一对一销售会导致成本过高,更多依赖广告、活动等品牌驱动。
但是剔除了这些差异,岗位还是呈现一些相同因素,主要分为产品类、营销类、职能类三大类职业,其中产品类分为设计、制造、采购与供应链等小类别,营销类分为渠道、市场、销售、客服、运营等,职能类分为财务、人力、行政等。
不同行业的名称可能会有差异,比如制造类岗位,在互联网行业,制造出产品的是程序员,写代码的人员。在科技行业,是研发与技术员。在汽车制造行业,是各个工种的工程师或者操作工人等等。
虽然名称各有差异,但是一个职业的总体运作逻辑就是三大类:产品类、营销类、职能类。
职场定位中,选择职业是我们在选择行业之后考虑的第二个维度。

04
企业的维度
在选择了行业、职业后,这两个维度的交叉,就有了我们定位的方向。
比如选择地产行业、设计职业,那就是地产设计方向(包括住宅设计、景观设计等);比如选择保险行业,销售职业,那就是保险经纪方向,比如选择教育行业,设计方向,那就是课程设计方向等等。
但是具体落实到这个方向要在具体的每一个企业里。
比如我们上面提到的地产设计,不同规模的地产公司的设计水平与风格不一样,带给一个人的锻炼平台也不一样。
比如行政这样的职业类别,在很多企业里面属于辅助支持类岗位,并不是很重要,因为一个企业重要的价值链还是产品和营销两端。但是对于一些大型的企业集团,经常会有和政府、协会、机构等合作对接,这里面行政接待类岗位,就变成了极其重要。
这些是企业的差别。
所以,在选择了行业、选择职业、确定方向之后,我们要看行业中的重点企业有哪些,充份了解所在城市的这些企业情况,找到匹配的要求。

职场定位是职场发力的前提,就像一个人开始出发之前,要看看去哪里,确定之后再选择交通工具。
职场定位更是开启了命运的巨变,只不过在这个转弯的路口没有人为你敲锣打鼓,显得有些平淡无奇。但多年之后,回顾过往,你会发现你不同的定位,影响着不同的人生轨迹。
尽管职场定位如此重要,但是很多人选择之前还是随遇而安,之后陷入迷茫调整,错过自己的黄金发展周期。或者对行业、职业望文生义,比如认为销售是没有价值的工作,行政的工作听起来更像管理者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