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中有很多的困惑,996职场生活,匆匆忙碌中,无所发展去向,无论是实习生、职场新人还是职场老手在面对职场的种种问题时,都会有很多困惑,不知如何应对……下面,和游某一起看看职场问题出现时,该如何解决吧。

实习——初入职场老碰壁

初入职场的实习生,最大的坎儿是技能、经验、人脉的不足,以至于想要开展一项工作时处处碰壁。初来乍到的新人面对完善的企业系统,希望一展身手,取得领导和同事的信任和肯定无可厚非,所以大小事都愿意尝试,不想放过任何让自己出彩的机会。但此时,“菜鸟”们不论业务能力还是沟通能力都无法承载他们的心高气盛。
该阶段对我们而言最重要的是适应和学习。首先,要适应所在企业的“软环境”。每个企业都有其企业文化工作方式,作为新来的员工,应在此阶段体会、了解企业的文化与氛围。
其次,要适应企业内部人际交往的“规范”。如果新员工所加入的企业规模较大,那么学会如何与他人沟通,如何逐级请示,如何在企业内部调动资源完成任务,如何安排工作……这些都是初入职场很重要的一课。
最后,要在接触各个部门同事的过程中,学习他人的办事技巧、风格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提升自己的实力,增加留任的筹码,不然,就可能“倒”在入职门前。
新人——疲于应付惰性强

在度过令人亢奋和新鲜的实习期后,留下来的大多数人会正式走进工作岗位,成为企业必不可少的一份子。工作两年左右,对于本职工作,职员能做出一些成绩,得到领导赏识;偶尔的一些小纰漏也会被领导大度地包容。
这时他们会自我感觉良好,认为自己能做很多事情,做什么事也都游刃有余。但是,碍于眼界和经验,实际上此时员工的工作内容并没有什么改变,多数工作任务也没有什么挑战。在日复一日、无惊无险地重复眼前的“自己的事”中,他们容易出现惰性而怠慢工作。
此时的他们其实是遇到了学习的瓶颈期。不愿意突破自己的工作范围学新知识,就容易丧失工作激情。学习热情的减退成为了他们这个阶段最为突出的坎,表现为重工作、轻学习,只要完成工作任务,就容易有借口将学习任务一拖再拖。
这个阶段,关键要做到潜心学习,适当给自己制定一个能在一两年内能实现的学习目标,还要开始培养主人翁意识,主动为企业发展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要是意识到不时刻提升自己的能力,很容易在激烈竞争的环境中被淘汰。
元老——职业精神做表率

已在单位工作十几二十年的老员工,不论是当上主要领导的,还是仍然在“金字塔”中层发光发热的,都对工作有了新的思考。他们会回顾自己过去的工作经历,有什么收获、有什么遗憾、自己做的事情有什么意义等等。这时,如何转变职业态度,重新定位,则成为最重要、最需要跨越的坎。
处在这个阶段的职员,最关键的个人素质是反思能力。在一个单位工作超过15年,陪伴着组织的成长与发展,员工身上也烙下企业的印记。此时,应理解和感悟到企业给自己的回报与信任,了解到升职加薪已不是最重要的,兢兢业业、恪守职业精神才是最为人尊敬的工作态度。
对于没到达高位的普通老职员来说,调整心态尤为重要,不应再计较职务高低,而是将所悟、所感、所学分享给新老同事。通过对自己职业、生命历程的积极反思,老员工要了解到每一份工作的存在都会为社会发展带来贡献,减少对工作的抱怨,把精力投入到企业发展和新人教导当中去。如果还心有不甘或埋怨,只会让自己成为组织里的“消极分子”,惹人烦也影响同事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