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年都有很多预测成都楼市未来趋势的文章,其实建树坦白地讲,毕竟大多数自媒体都不是房产政策的制定者,能预判不是具体政策怎么实施,而只能谈整体的趋势。
由于新政的出台,网上有部分声音认为:成都楼市价格是不是崩了,今后的政策管控只会越来越严,看跌成都楼市未来发展。
建树并不认同这个观点。看到严厉的管控政策,没有看到政策背后的实施目的,看到了短期的悲观情绪,没看到中长期向好的发展趋势。
限购限售限价的背后,是成都政府对楼市暗流涌动的炒作情绪的回应,“房住不炒”背后,是企稳的需求。到这里,建树直接抛出个人观点,成都楼市在未来3-5年内,将继续保持稳步上涨的趋势,但上涨过幅度会被严格管控。其中,新房价格会稳中有升,二手房则逐步向新房靠近。
支撑这个观点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新政只是开始,后期还会有严厉的管控措施,不过不必担心。
这次的新政对土拍、对法拍房、对超过报名人数的限售年限都进行了明文要求,并表达了对消费贷、住房指导价、代持代购行为的关注。后期如果不出意外,还将在这些关注点上明确要求,例如直接限制目前用亲戚、朋友名义购房的行为,甚至明文要求对住房首付款来源进行查询(部分银行已经开始),再不济直接简单粗暴要求首付比例提高。
看起来很严厉,但并不用过于担心。仔细研读这些政策,其实都是利好真正有自住购房需求的群体,试想:只要不急于出手,或者投资变现,那么所有的限售、指导价及其他约束政策都会与自己无关,最终只需要关注受政策影响的价格罢了。
市场更加清晰透明后,真正的供需相匹配,也能还原给购房者最真实的价格。在未来,无论是成都政府还是其他一线、新一线城市政府都不可能让楼市崩盘,在平衡土地财政、产业配套、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企稳是其最主要的目的。
土地财政的刚性需求成为房价企稳的重要因素。
房产的实质是资金的蓄水池,从宏观讲是政府增发货币的回收渠道(土地——房产),保证这个蓄水池的稳定是重中之重。对地方政府而言,尤其是像成都这种三级财政的省会城市而言,依靠土地财政获取财政资金收入(土地财政依赖度75.25%),再投入到相关基础建设、产业居住配套中,形成良性的循环。
而当前,成都的实际情况就是,在与一线城市、新一线城市争夺人才的赛场上,不能输也输不起的背后是巨量的财政资金投入,土地拍卖与成都楼市房价之间的平衡是成都政府智库关注的要点。
土拍是一级市场,新房价格对监管部门而言更易于控制,并不会出现大降,但二手房这样的二级市场由于受供求关系影响,市场行为影响较大,也成为了各类房产政策主要实施的领域,保新房、控二手就是目前成都楼市很清晰的监管政策动向。只要继续依赖土地财政,只要产业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那么整体房价一定会保持上涨的趋势。
成都向上的经济发展态势给未来楼市强有力的保障。
成都的发展向好是建树坚定看好中长期上涨的重要信心来源。无论是经济的增长速度,还是人口的净流入数量,甚至是人才质量的显著提升都让人看到了成都未来的希望。
我曾经说过,成都政府在下一盘很大的棋,其关键在于:与一线、新一线抢夺人才、吸引总部经济的同时,尽快聚集省内乃至中西部其他省份资源,发展的格局与阶段性的成果让人无不相信,成都未来将越来越好。
北上广深房价上涨的背后,除了经济高速发展、通胀预期加大外,更重要的是人才落户带来不断增长的购房需求,这是保证未来成都楼市长期稳定的重要因素。作为全国人口第四的城市,成都有足够的信心确保规划按照预定落地实现。
总之,新房企稳(2020年涨幅过快)的背景下,控制二手房市场价格良性发展是最重要的目的,如果以3-5年甚至更长远的目光来看,二手房价格逐步向新房靠近将成为一个不争的趋势。
其实,房产健康稳步上涨不是一件坏事,毕竟对于大多数普通人而言,房产才是主要的资产。
在成都这样的大环境背景下,普跌的可能性太小,在稳定的前提下,保持平稳上涨是一个最有可能实现的趋势。毕竟当前成都的房价并不是买不起,中优背景下,一环边1万出头的房源数不胜数,过去几年培养的畸形购房观(非新房不买)逐渐回归正轨,有什么理由不让人相信成都未来楼市健康向上的发展呢?
喜欢的朋友点赞+关注支持,建树杂谈:每日奉上。 |
|